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習總書記“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向全世界宣示了中華民族建設質量強國的決心和意志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國家質量工作相關部門的大力推動下,中國的質量誠信體系開始走上一條從濫觴至勃興的建設之路。
而時光之手也忠實地記錄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過程中或濃墨重彩、或寓意深遠的的每一個節(jié)點和畫面——
1990年代,起步
1988年12月29日,為了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促進技術進步,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標準化工作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的需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并于1989年4月1日起施行。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這一國家大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宗旨就是為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996年12月,國務院正式制定了旨在提高我國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和服務質量總體水平的《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
2009~2013,推進
2009年,是中國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歷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年份。
為了提升企業(yè)質量誠信意識,營造良好消費環(huán)境,黨中央、國務院下達了關于在全國開展“質量和安全年”活動的部署。這一年的6月16日,由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工商總局共同主辦的“質量和安全年”質量誠信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主題為“鑄質量誠信、樹消費信心”,相關政府部門領導,經濟界著名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的企業(yè)界代表匯聚一堂,共同就提升質量誠信意識和增強全民消費信心進行研討。時任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在開幕式致詞中表示,質量誠信是關系人民生命安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關系社會和諧的重大責任問題,是關系經濟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要推動我國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必須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必須關注質量、狠抓質量、提升質量。
討論中,時任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司長孫波則就國家質檢總局加快產品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作了重點介紹?;舅悸肪褪歉鶕|量誠信體系建設工作規(guī)劃和政府推動、企業(yè)主動、統(tǒng)籌規(guī)劃、分布實施的工作思路,國家質檢總局將用3年時間,建立體系完整、責任明確、運行高效、監(jiān)管有力的質量誠信體系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快產品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步伐。
主要措施有五個方面,一是強化企業(yè)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促進企業(yè)誠信經營。二是完善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規(guī)章制度。三是建立國家質量信用信息網,加快信息數據庫建設。四是以食品等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產品為重點,促進質量信用分類監(jiān)管。五是加強質量誠信宣傳,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信息網絡等,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推進廣大企業(yè)和全社會不斷增強誠信意識。
2010年11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等單位和企業(yè)代表,在北京召開落實企業(yè)質量主體責任與誠信建設座談會,共同研討落實企業(yè)質量主體責任和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措施。在這次座談會上,國家標準委正式發(fā)布了《企業(yè)質量信用等級劃分通則》國家標準。企業(yè)質量誠信體系建設自此有了國家標準。
2012年1月11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歷時兩個多小時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明確要求加快質量法治建設,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會議原則通過了經由國家質檢總局牽頭、14個部委共同制定的《質量發(fā)展綱要(2011~2020)》。
時隔數年,親身參加那次會議的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還能清楚地記得,參會的副總理和國務委員都一一發(fā)言,每個人都強調要重視和加強質量工作。溫家寶總理更是特別強調了質量的重要性,并從8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一要嚴格企業(yè)質量主體責任;二要強化質量安全監(jiān)管;三要加快質量法制建設;四要加強標準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工作;五要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六要大力實施名牌發(fā)展戰(zhàn)略;七要完善質量工作體制機制;八要加強質量文化建設?!?月6日,國務院向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正式下發(fā)了《關于印發(fā)質量發(fā)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從那以后,質量誠信體系建設開始勃興于中華大地。
3月2日,國家標準《企業(yè)質量誠信實施規(guī)范》起草組成員和咨詢專家、相關行業(yè)協會和單位的30多人進行了集中研討,聚焦和梳理了標準定位、主線和主要意見,起草組在此基礎上又召開了3次技術層面的標準研討會,4月初完成了征求意見稿。 4月17日,《企業(yè)質量誠信實施規(guī)范》開始在網上征求意見,并于當年的12月31日正式對外發(fā)布。
4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向直屬檢驗檢疫局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認監(jiān)委、標準委等各直屬單位,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快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單位健全質量信用評價體系,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監(jiān)管,完善質量信用獎懲機制,加大質量失信懲處力度,全面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自律守法的社會環(huán)境。
2013年11月23日,中央文明辦首次將質量誠信納入“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這是中央文明辦、國家質檢總局合力推動誠信建設的重要措施,對于進一步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引導和動員全社會樹立質量誠信意識、推動建設質量強國具有積極意義。
2014年至今,建設質量強國
2014年5月10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提出,要“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總書記“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向全世界宣示了中華民族建設質量強國的決心和意志。
不久后,國務院即印發(fā)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guī)劃綱要(2014—2020年)》。其中提到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要是指政務誠信建設、商務誠信建設、社會誠信建設和司法公信建設四部分內容。而商務誠信涉及到14個領域,質量誠信體系建設便是其中之一,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點誠信建設內容。
2014年9月15日,以“質量、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質量(北京)大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指出中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必須推動各方把促進發(fā)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經濟質量效益上來,把注意力放在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上來,牢固確立質量即是生命、質量決定發(fā)展效益和價值的理念,把經濟社會發(fā)展推向質量時代。并且強調要緊緊抓住質量誠信這個“牛鼻子”,加快建立質量失信“黑名單”制度。
2016年3月8日,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機械工業(yè)聯合會、中國輕工業(yè)聯合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yè)聯合會等部門和單位在北京召開落實企業(yè)質量主體責任與誠信建設座談會,共同研討落實企業(yè)質量主體責任和加強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的措施……
責任編輯 李菡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