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銀芳
在新課改的倡導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學輔助作用的實現(xiàn),來極大彌補傳統(tǒng)語文板書教學的不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生動性、趣味性以及涵蓋范圍的提升與擴大。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下來共同推進語文教學改革的開展,促進語文素質教育目標的早日達成。為此,選取小學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多媒體語文教學作用的分析,共同探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直觀呈現(xiàn),助于理解
小學生傾向于形象思維,對于語文中的一些抽象知識可能會難以理解。這些課文,即使學生會讀會背,對于其中的一些片段,也可能不理解。這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靜態(tài)轉變?yōu)閯討B(tài),具體形象地再現(xiàn)課文中的事物,就能幫助學生更加直觀認識和理解內容,從而進一步深入探討分析內容。
如《日月潭》一文,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個課件,通過視頻或圖片來展示日月潭的地理風貌,展現(xiàn)日月潭那迷人風姿、令人陶醉、流連忘返,讓學生在頭腦中和內心里充分感受到日月潭那山清水秀的美妙風景,仿佛置身其中。伴隨著緩緩的背景音樂,學生心中微微蕩漾,喚起對臺灣同胞的思念之情。同時調動小學生多種感官共同參與,集中同學們的注意力,也可以使記憶力得到提高。
二、激發(fā)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大刺激就是學習材料的興趣。”多媒體課件可以使學生置身于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
比如《小熊住山洞》這一課,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想象住在木房子里的動畫,并展示山洞那陰冷潮濕的情景和木房子里干燥明亮的優(yōu)勢,形成鮮明對比,使學生更加容易明白應該住在木房子里。再通過有情感地朗讀課文,使他們明白小熊沒有造木房子的原因,是看到美麗的森林,舍不得砍掉樹木,破壞森林,為了保護美麗的森林。這個時候再展示一些人類亂砍濫伐造成的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河流污染等諸如此類的照片,使學生內心觸動,進而從行動上保護環(huán)境,樹立環(huán)保意識,從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啟發(fā)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當代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隨著國家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創(chuàng)新越來越重要。以往舊式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代學生,特別是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fā)展智力,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參與教學。知識是無限的,而想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比如教授《荷花》一文,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荷花的全景、近景以及荷花的各種形態(tài),伴隨著悅耳的旋律,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仿佛置身于荷花之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朗讀結束后,請同學在音樂旋律中說一段自己對荷花想說的話。這樣使同學們一下子就進入了作品的意境,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并很快融入到文章中。又如《烏鴉喝水》一文,播放這一課文后,繼續(xù)展示有關烏鴉反哺的故事,使學生對烏鴉的認識更加全面,不僅要學習烏鴉的聰明,還要學習烏鴉的孝順。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使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串聯(lián)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在思想上有更高的認識。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應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不要忽略教學節(jié)奏的安排。因為大量信息在簡短的展示中爆出,學生本身的接受能力思考能力有限,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注意力難以集中,索性直接放棄。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過程,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注重積累。同時還要重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動。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創(chuàng)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重點項目之一。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能夠幫助教師突出課堂教學重點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多媒體在互聯(lián)網(wǎng)豐富信息數(shù)據(jù)庫的支持作用下,能夠為師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更為廣闊的教學信息資源,突破了語文課本教學的限制,對于開拓學生視野、拓寬教師教學思路都有著極大的幫助。由于多媒體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結果,涉及到了科技、教育各個領域。因此,對于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研究也不能止步,更不能將其片面地看做是科技或教育界的事情。要在社會科技發(fā)展的導向下,加強科技、教育各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各方面作用的發(fā)揮來共同推進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研究,為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鄧 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