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紅
摘要: 注意能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 較強的注意能力是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注意和興趣具有正相關性,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提出學習目標和要求,把握教學速度和難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注意的穩(wěn)定性,強化基本技能訓練可以改善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和轉移,提高注意能力水平。
Abstract: The attention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intellectual factor, and strong attention ability can ensure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learning tasks. The attention and interest hav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arouse students' attention to learning content. To propose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and to grasp the speed and difficulty of teaching, are helpful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ttention sta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basic skill training can improve attention span, distribution and transfer of attention,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attention ability.
關鍵詞: 注意;興趣;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注意能力
Key words: attention;interest;mathematics teaching;training;attention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2-0258-02
0 引言
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動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體,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的特點,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轉移是注意四個基本維度。集中注意力能保證人更清楚、更完善地認識事物,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
注意能力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人的注意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對所學知識的吸收程度。對學生的學習而言,較強的注意能力是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
在數(shù)學教學中,由于學生數(shù)學基礎知識薄弱,而數(shù)學知識具有系統(tǒng)性、嚴謹性等特點,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課堂效率不高,學習成績不理想。因此設法使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最關鍵,那么如何培養(yǎng)提高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注意能力呢?下面就談一談在教學中幾點做法。
1 激發(fā)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注意。
教學實踐表明注意和興趣具有正相關性。學生對所學內容有興趣就會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分散。
在引入新課教學時采用有趣的問題或故事,智力游戲等形式,學生就會產(chǎn)生較濃厚的興趣。例如講等比數(shù)列求和公式,用“國王數(shù)麥”的故事趣味性引入,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再如講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設計動畫課件演示“日全食”,并讓學生用準備的兩個圓形紙片相對運動模擬“日全食”,思考運動過程中兩圓位置關系,通過動手動腦開始新課學習,學生就會興趣盎然。再如講指數(shù)冪時,教師拿一張白紙對學生說:“這張0.2mm厚的紙對折41次的厚度是多少?有6層教學樓高嗎?能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m嗎?”學生感到很驚奇,教師這時指出:“學了指數(shù)冪,你就會算出厚度是439804.651公里,也就是說超過了月球和地球的最遠距離406700公里?!边@樣學生就會期待著學習如何計算指數(shù)冪,創(chuàng)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就能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也要不斷地運用新穎的、富于變化的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應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帶著豐富的情感主動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在融洽的師生關系和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對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 提出學習目標和要求,把握教學速度和難度,培養(yǎng)學生注意的穩(wěn)定性
教育心理學認為注意的指向性與學習的目的性密切相關,學生知道了某項學習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他們就會集中注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學習活動中,甚至用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把注意力穩(wěn)定地集中在學習活動中。因此我們在講授新知識,特別是新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與以前學習的知識有很大不同時,要向學生說明新知識新在哪里?有什么應用?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要達到什么學習目標?強調新知識新概念的重要作用,提出學習要求。例如,在學習概率與統(tǒng)計時,通過實例指出這是思想方法特殊的一類數(shù)學知識,在科學研究和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學好它首先要學好排列組合的知識,最基礎的是要學會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這樣學生在學習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時,盡管感到很容易,但是注意力也十分集中。
教學實踐表明,合適的學習速度是學生保持穩(wěn)定注意的重要條件。教學速度超過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活動緊張,知識不能及時理解,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到學習內容上。相反如果教學速度過慢,學生在思維過程中有“閑暇”,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其它地方,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備好課,準備充足的教學材料,并在教學進程中根據(jù)學生的掌握情況隨時對教學速度作出調整,恰當?shù)卣莆战虒W速度。
同教學速度類似,學習難度對學生注意力的穩(wěn)定也有重要影響。學習的內容太難,學生的大腦很快就疲勞了,難以集中注意力;所學知識太容易,學生就會產(chǎn)生松懈或厭煩心理,同樣也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不斷開辟學生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使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保持長時間穩(wěn)定的注意力,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好。endprint
3 通過基本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和轉移
注意的廣度是指注意范圍的大小,是一個人同一時間內能注意和清楚地覺察到的事物數(shù)量。注意的廣度大,學生能把握數(shù)學問題的核心本質,能夠較快地找到簡潔合理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速度和質量。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注意觀察數(shù)學問題的結構,培養(yǎng)整體把握問題和材料的習慣,可以培養(yǎng)和改善學生注意的廣度。例如在學習棱柱時,通過讓學生觀察棱柱的頂點,棱,底面,側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認識棱柱的結構特征和性質,形成棱柱是一個多邊形沿著一定的方向平移形成的幾何體的概念,對于解決有關棱柱的問題非常重要。
注意的分配指的是有目的地把注意力分配到幾種不同的事物或行動中去。注意的分配水平取決于幾種活動的性質、復雜程度和熟練程度等條件。注意的分配在數(shù)學學習中關系到解題的成敗,學生在解題是往往由于注意的分配不周,顧此失彼,例如學生在解決一些條件較多或復雜的問題時,只注意到其中的某些已知條件,而忽視另一些條件。教學中要加強基本技能訓練,使學生達到解題熟練,自動化分配注意力的程度。例如求函數(shù)的定義域,實際上就是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組,有對數(shù)的真數(shù)代數(shù)式要大于0,有分式的分母代數(shù)式不等于0,偶次根式下的代數(shù)式要大于等于0,學生一旦建立起上述注意分配的反應系統(tǒng),解題的速度和正確率就會大幅提高。
注意的轉移是一個人主動地把注意轉移到另一個活動,注意轉移能力的強弱,反映了人的機敏性和靈活性。學生在解數(shù)學題目時,需要較強的注意轉移能力,根據(jù)解題需要及時轉移思維方向,一招不行,再想一招,從不同角度思考、探究、完成解題任務。例如在聽課時,要緊跟老師的講課進程,對暫時不太懂的問題采取存疑策略,不要糾纏不清,急著弄懂,否則耽誤聽課,得不償失。
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一題多解,一題多問等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可以培養(yǎng)注意轉移能力。例如問題已知x、y≥0且x+y=1,求x2+y2的取值范圍,采用二次函數(shù),三角換元,基本不等式,線性規(guī)劃,解析幾何等多種解法,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注意轉移能力。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最好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聚精會神的學習?!痹跀?shù)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注意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得到發(fā)展,數(shù)學學習成績就一定會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唐瑞芬,朱成杰.數(shù)學教學理論選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璋梅.一題多解與一題多變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苑教育,2011(3):48.
[3]徐有標等編.數(shù)學教學與智能發(fā)展[M].光明日報出版社,19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