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偉,李鑒,黃照光,郭常盈,徐春雨
(南陽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南陽 473004)
基于“雨課堂”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方偉偉,李鑒,黃照光,郭常盈,徐春雨
(南陽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南陽 473004)
結合在地方二本院校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中的體會,根據(jù)《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出了基于“雨課堂”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包括加入“雨課堂”班級、基于任務單的課前預習、基于“雨課堂”的課堂交互、基于復習任務單的課后提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等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基于“雨課堂”的課程教學改革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與應用能力,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雨課堂;信號與系統(tǒng);PowerPoint;微信
近年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使信號與系統(tǒng)技術的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如社交機器人、航空航天、智能語音、地震檢測以及氣象預報等?!缎盘柵c系統(tǒng)》作為電類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內(nèi)容繁雜,理論性強,學時緊張[1]。如果僅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式面對面教學(Face-to-Face),仍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按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向年齡和知識水平相似的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授課[2],不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效果較差。這就迫使我們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適合時代發(fā)展的人才,此時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公司和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2016年推出的一款免費教學工具,它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通過將復雜的信息技術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課前預習、課堂教育、課后復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立師生溝通通道,教師可以將帶有MOOC視頻、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的微信客戶端,并及時收到學生的反饋信息;課堂上能實現(xiàn)實時答題、彈幕互動、及時采集課堂數(shù)據(jù)等,以提升課堂教育的效率[3];課后推送復習試題,對學生的疑問實時解答,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坝暾n堂”將師生在課前、課上、課后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全程連接,實現(xiàn)教學全周期的數(shù)據(jù)采集。
以15通信1班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作為改革試點,將“雨課堂”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的工作包括:加入“雨課堂”班級、課前預習、課堂交互、課后提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雨課堂”教學之前,需要在電腦端下載安裝“雨課堂”軟件,手機微信端關注“雨課堂”公眾號,安裝方法參考文獻[4]。說明:“雨課堂”不同版本間,其功能及顯示方式會有所不同,本文教學改革實踐過程中使用的“雨課堂”版本為1.1.4。
1.1 加入“雨課堂”班級
打開“雨課堂”微信公眾號,點擊“我的”,進入課程,教師點擊下方的“我要開課”,設置課程“信號與系統(tǒng)”,設置班級“15通信1班”,點擊“完成”,則完成創(chuàng)建班級,如圖1所示。而后點擊已創(chuàng)建的課程,進入“學生管理”界面,點擊“邀請”會生成一個二維碼和邀請碼,如圖2所示,學生用微信掃描二維碼或者在雨課堂微信公眾號內(nèi)輸入邀請碼即可加入該班級。待學生掃碼加入后,教師可在“我的同學”標簽下查看已加入的學生名單,以完成課堂點到功能,如圖3所示。
1.2 基于任務單的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
任務單中的預習任務應該結合課堂教學的重點、有針對性和開放性,可結合海量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來設計,以激起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并能達到回顧已學知識點的目的。
(1)在上課之前教師在Office的PowerPoint中的“雨課堂”界面內(nèi),制作課前預習PPT,如圖4所示。所制作的PPT可根據(jù)需要插入題目、慕課視頻、網(wǎng)絡視頻等,以多形態(tài)、豐富的PPT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圖4 電腦端PPT制作界面
(2)PPT制作完成后,點擊“微信掃一掃”,使用手機微信掃描顯示的二維碼登錄,如圖5所示;而后點擊“上傳試題/手機課件”,把已經(jīng)做好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前預習.ppt”同步至手機微信端。
圖5 電腦端PPT登陸界面
圖6 增加語音注釋
(3)點擊同步到微信公眾號“雨課堂”界面的PPT,點擊“按住說話”(圖6),為每頁PPT增加語音注釋,完成后點擊左下角箭頭,點擊“確認”(圖7),將PPT發(fā)布至“15通信1班”。
(4)而后點擊發(fā)布的“信號與系統(tǒng)-課前預習”PPT,實時查看各學生的預習、答題、反饋情況。教師可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疑問,及時解答;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信息調(diào)整后續(xù)上課內(nèi)容,在學生疑問大的知識點精講、慢講、細講。
圖7 發(fā)布PPT
圖8 學生預習情況統(tǒng)計
1.3 基于“雨課堂”的課堂交互環(huán)節(jié)
上課前,教師制作上課要用的課件“信號與系統(tǒng)-上課.ppt”,可以插入題目等,如圖9所示。教師在制作上課PPT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在預習中所提出的疑問,對PPT做有針對性的修改。
圖9 PPT中插入題目
(1)上課時,教師在電腦端打開該課件,在“雨課堂”界面點擊“開啟雨課堂授課”,屏幕彈出課堂二維碼及暗號(如圖10),學生掃描二維碼或輸入暗號進入《信號與系統(tǒng)》課堂;此時老師手機可作為遙控器,遙控電腦正在播放的PPT。老師點擊圖10所示右邊的“開始上課”,則學生手機端可同步播放教師上課演示的PPT。
圖10 課堂二維碼及暗號
(2)教師演示課件過程中,遇到插入題目所在PPT頁時,點擊右下角“發(fā)送此題目”(如圖11),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答題時限(如圖12),此時學生手機端可同步顯示此題目,老師手機端可顯示倒計時,及學生提交答案情況(如圖13);待答題時間到,教師可點擊圖13右下角“課堂紅包”對答題正確的學生發(fā)紅包,如圖14所示,增加課堂趣味的同時,鼓勵學生積極答題、認真聽講。
圖11 PPT演示中的題目
圖12 設置答題時限
圖13 教師查看答題情況
圖14 教師發(fā)放紅包
圖15 課堂效果 查看
(3)學生聽課過程中,可在自己手機端任意一張PPT右下角點擊“不懂”以標注,課后教師可查看每位學生標注的情況,以做針對性輔導;教師開啟“彈幕”功能后,學生可以點擊手機右上角“+”選擇發(fā)送彈幕進行課堂互動,可以多條彈幕同時出現(xiàn),讓教師實時看到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增加課堂趣味。
1.4 基于復習任務單的課后提升環(huán)節(jié)
對于課后復習環(huán)節(jié),相關任務應以問題測試為主,以單選題選、多選題、判斷題、計算題等形式,讓學生對課堂上學過的知識進行測試和評價。課后習題的推送方法與課前預習的推送方法大致相同:教師在電腦端PowerPoint中的“雨課堂”界面,點擊“新建試題”,設計測試題;而后點擊“上傳試題/手機課件”,把該試題同步到教師的手機端;在手機端點擊該試題,并點擊左下角的向上箭頭號,把已經(jīng)做好的試題推送至學生手機微信端。
1.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1)課堂授課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課堂授課結束后,教師可查看學生課堂表現(xiàn)情況,如圖 16(a)、16(b)所示,方法為:在手機端“雨課堂”公眾號界面依次點擊“我的-課程-信號與系統(tǒng)-第四章連續(xù)系統(tǒng)的頻域分析”。在圖16(b)中點擊“查看彈幕”可以查看上課過程中學生發(fā)過的所有彈幕內(nèi)容,如圖17所示。
(2)課后測試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待學生做好測試題后,教師可查看學生答題情況,如圖 18(a)、18(b)所示,方法為:在手機端“雨課堂”公眾號界面依次點擊“我的-課程-信號與系統(tǒng)-《信號與系統(tǒng)》第4章測試”。
圖16
圖17學生發(fā)布彈幕情況
圖18
圖19 具體的學生測試情況統(tǒng)計
對于學生的測試結果,教師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答案的正確率,從而確定哪些問題是容易出錯的,同樣,哪些知識點掌握地較好。同時,教師可以將詳細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個人郵箱,對學生的具體參與情況和答案等進行仔細的研究,如圖19所示。
程當中,詳細講解了課前、課上、課后各個環(huán)節(jié)使用“雨課堂”授課的步驟及優(yōu)勢,從課堂教學的效果看,“雨課堂”不僅為師生提供完整立體的數(shù)據(jù)支持、自動任務提醒,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習興趣?!坝暾n堂”中的限時測試是一個很好的督促學習的方法,然而“雨課堂”的測試也存在著習題題型少、學生必須時刻聯(lián)網(wǎng)等弊端。值得肯定的是,“雨課堂”確實讓課程教學變得更加生機煥發(fā)、充滿活力。
本文將“雨課堂”融入《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的教學過
[1]徐春雨,王豫峰,郭常盈,徐國清.《信號與系統(tǒng)》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現(xiàn)代計算機,2016.01.
[2]于天貞.國內(nèi)基礎教育翻轉(zhuǎn)課堂實踐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
[3]黃成龍.雨課堂讓教學更輕松[J].科教文匯,2016.12:27-28.
[4]臧晶晶,郭麗文.滴水成雨—走進雨課堂[J].信息與電腦,2016(8):235-236.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in the teaching of signals and systems in local colleges,proposes a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based on signal and system courses using rain class application.The proposed method adapt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al and System course,takes into account the problems that a student have in their studies,and conforms to the training target of applied talents.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parts:how to join the rain class;the preview part based on task list before class;classroom interaction part based on rain class;after-school promotion section based on review task list;and data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section.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rain class can help stimulat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can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point of knowledge,improve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and obtain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Rain Class;Signal and System;PowerPoint;WeChat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ignal and System Course Based on Rain Class
FANG Wei-wei,LI Jian,HUANG Zhao-guang,GUO Chang-ying,XU Chun-yu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yang 473004)
1007-1423(2017)25-0025-05
10.3969/j.issn.1007-1423.2017.25.007
南陽理工學院2016年本科專業(yè)核心課程改革專項研究項目(No.HXKC2016067)
方偉偉(1986-),女,河南南陽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通信信息處理
李鑒(1976-),男,河南南陽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通信技術
黃照光(1998-),男,河南周口人,南陽理工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16級學生
郭常盈(1977-),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通信與信息處理
徐春雨(1983-),女,河北蔚縣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為通信與嵌入式系統(tǒng)
2017-08-15
201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