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來勤
近讀《禪堂公案錄》,有《禮物》一節(jié)甚為有趣,茲錄于后: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xù)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蔑他。最后,禪師轉(zhuǎn)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么這份禮物屬于誰呢?”那人回答:“屬于原本送禮的那個人。”禪師笑著說:“沒錯。若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p>
這不由得使我想起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一件舊事。
有一次,去車站,因時間來不及,就拜托一位朋友載我去。當(dāng)我們開上正確的車道時,突然間一輛黑色轎車從旁邊停車位沖出,正好擋在我們車的前面。
朋友立即踩剎車,車子滑行了一小段路,還好閃開來車,兩車之間的距離就只差個幾厘米!這輛車的司機(jī)瞪著眼睛,兇狠地甩頭,并且朝著我們大喊大叫。而朋友只是微笑,表現(xiàn)得很友善,對那家伙揮了揮手。
于是,我問他:“你剛才為什么那么做?那家伙差點撞了車,還可能導(dǎo)致我們傷亡!”
這是當(dāng)時朋友告訴我的話,現(xiàn)在我把它總結(jié)歸納為“垃圾車定律”。他解釋說:“許多人就像‘垃圾車。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棄滿了垃圾:充滿了沮喪、憤怒、嫉妒、算計、仇恨,充滿了傲慢與偏見、貪心不滿足、抱怨、比較,充滿了見不得人好、愚昧、無知、煩惱、報復(fù),充滿了失望。隨著心中的垃圾堆積又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我們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們身上丟……所以,無需介意!只要微笑、揮手、祝福他們,然后繼續(xù)走我們自己的路就行!千萬別將他們的垃圾接收了,再擴(kuò)散給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或其他路人。”他的行為和禪師別無二致,令我醍醐灌頂!
我明白,這里的底線是:快樂。成功的人絕對不讓“垃圾車”接管自己生活當(dāng)中的任何一天!
是啊,人生短暫,絕對不要浪費心思和精力在這些日常的生活小事上!所以,仁愛對待與你以禮相待的人,不用去理會那些“無理取鬧者”,更不要去理會那些把生活、工作上的“垃圾”借機(jī)潑給別人的“無理取鬧者”。不接受他們送來的“禮物”,看他們能奈何我?
朋友告訴我,生命有90%由自己決定,關(guān)鍵是看你如何利用它!我們完全可以天天過著心里沒有垃圾的日子!
這又讓我想起另一則《禪堂公案·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p>
噢,原來只要自信留意,生活中處處充滿禪意;只要用心思索,凡人也可以悟出禪意,成為禪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