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承華
教學過程,是由一個個的教學時間、空間單元組成,對于這些時間、空間單元,我們可以稱之為點,正是這些眾多的點組成了教學過程的完整場面。課堂中的授課者或聽課者,觀察的視角不同,面臨的點便不一樣。即使觀察的點一致,不同的觀察者也會得到不同的體驗。這些體驗或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通過交流,都會為各自的發(fā)展提供方向。有鑒于此,作為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育工作者,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筆者在工作中對別人、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多了一份關注與思考。
一、預設問題引領,點撥理解方向
學生成長過程中,由于生活環(huán)境、家庭背景、興趣愛好不同等因素,造成了每個學生在接受知識時,都不可避免地帶上獨具一格的學習特性,使得學習目標的達成時刻考驗著教師的教學智慧。根據(jù)教學目標,結(jié)合學生實際,通過預設問題引領教學過程,進行學習能力的訓練,成了不少教師的首選。這樣,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入預設問題,成為了筆者的觀察點。
在聽黃老師試教《可貴的沉默》時,其中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音樂導入,齊讀課題后,進入學生自學課文環(huán)節(jié)。這時,黃老師說: “請大家打開課本,自讀課文,并想想課文的哪些內(nèi)容自己還不理解?”四分三十秒后,黃老師說:“下面請你圍繞課文內(nèi)容,提一個你最想解決的問題,寫在下發(fā)的卡紙上,看哪個問題最能引起同學們的思考?!比缓髮W生書寫、匯報,黃老師引導歸納。
二、自我變革訴求,強化詞語積累
詞語的理解、積累、運用,是語文學習的目標之一。只有在積累了大量的詞語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準確地理解字里行間所反映的意思,感悟作者表達的意圖,把握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并使此情感融入并震撼心靈。這樣,學生的接受、品味、欣賞能力在閱讀理解中才能 不斷提高。于是,在閱讀教學中,以何種方式提高學生對文字的分析、感悟、運用的能力,是教師面臨的考驗,需要教師對知識點進行了自我建構(gòu),對傳授知識的方式有了強烈的自我變革訴求。
三、發(fā)掘朗讀樂趣,豐富情感體驗
充滿感情的朗讀能檢測學生對文中蘊含的情感是否感同身受,所以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的目的,首先是要養(yǎng)成學生讀書的良好習慣。但是,教學的現(xiàn)場卻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充滿著變數(shù),需要教師在瞬息萬變間,敏捷地抓住契機,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學生去發(fā)掘并體驗朗讀的樂趣,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
李老師在教學《風箏》時,進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文章人物情感教學環(huán)節(jié),他讓學生把體會到人物情感的句子劃下來讀一讀。
生(匯報):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喊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師(出示“翩翩起舞”):你怎么理解這個詞?
生:輕快地跳起美妙的舞蹈。
師:這樣的場景,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呢?
生:很美;輕柔;輕柔地隨風飄動,非常美。
師:我們通常用這個詞語來形容什么?
生:樹葉;蝴蝶;人的舞蹈;孔雀。
師:對呀,此時的風箏輕飛曼舞,像蝴蝶、孔雀一樣,柔美、飄逸,帶給孩子們多少快樂啊。請你再來讀一讀,讀出風箏的自由,讀出孩子們的快樂吧。
生(學生讀了一遍,教師導入其他內(nèi)容):朗讀。
此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把握了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語句的意思,感悟句子中蘊含的意境,引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讓學生對人物的情感體驗得到升華。但令人遺憾的是,指導學生在了解人物的情感后,教師引導學生朗讀一遍后便導入了其他的內(nèi)容,致使學生沒能將風箏的飄逸美、孩子們的快樂讀出來,弱化了學生情感的體驗,學生語感能力的提升被打了折扣。所以,教師要在教學中適時引導學生進行形式多樣的感情朗讀,使學生在豐富的體驗中更好地領悟人物的行為、情感。
四、聚焦問題結(jié)點,自我知識重構(gòu)
俗話說,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找到結(jié)點,打開,一切便迎刃而解。課文內(nèi)容往往是作者情感訴求的體現(xiàn),很多時候會有一個情感的聚焦點。聚焦點可能是課文里的一句話,一個詞語,抑或是課文里沒有明確的句子或詞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的內(nèi)容概括為一個詞語。這就需要教師在把握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難點的的基礎上找準教學的聚焦點(切入點),突破了此結(jié)點,其他問題的解決就變得輕而易舉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