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芳
寫作,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是語文教師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也是語文教師共同的難題。隨著信息化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及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頒布和實施,小學生的寫作普遍發(fā)生了變化。就目前而言,小學生的寫作仍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增強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筆者在多年語文教學及研究的基礎上,就小學高年級學生寫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此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產生問題原因,并提出可行性的解決途徑,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當前小學生寫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寫作興趣不高,寫作畏懼心理嚴重
在整個小學階段,寫作興趣不高是小學生普遍存的現(xiàn)象,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于寫作存在著畏懼的心理,不管是平時寫作練習還是單元檢測、月考,學生感到最頭痛就是寫作。據平時的測練分析,學生失分比較嚴重的是寫作這部分,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2. 寫作題材普遍缺乏
從整個小學高年級學生的作文來看,學生的寫作題材總體表現(xiàn)比較缺乏,題材比較陳舊、單一,缺乏新意,沒有與身邊的生活緊密結合,也沒有體現(xiàn)身邊的生活,與目前的新課程標準不符合、沒能全面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
3. 文字組織能力不強
縱觀學生的作文,大部分學生都會出現(xiàn)錯別字、語句不通順、行文不流暢的現(xiàn)象,也有一些學生在表詞達意方面存在問題,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現(xiàn)象大有存在,網絡語言嚴重,文字組織能力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4. 作文個體情感表達簡單、失真
學生的作文在情感方面缺少真情的自然流露,個人情感表達簡單,有些出現(xiàn)成人化、空話、套話的現(xiàn)象,沒有把小學生原本的天真本質,應有兒童天性的思考表現(xiàn)出來,失去了作文的原有韻味,與新課標作文理念背道而馳。
二、解決小學生寫作問題的基本對策
1. 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消除寫作畏懼心理
要解決小學生寫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就是要建立他們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對寫作有強烈的欲望,從而把興趣轉化為多寫,樂寫的行動上,使學生在對寫作濃厚興趣基礎上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從而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對寫作的畏懼心理,現(xiàn)實了學生寫作心理的良性循環(huán)。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途徑進行有目的、針對性的訓練, 如學習《桂林山水》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用自已的語言把見過的山或者水用中肯的語言表達出來;或者引導學生把形容山、水的一些詞語、詩句寫成一段話;又如學習《少年閏土》時,要求學生選擇身邊的親人,把外貌、神態(tài)用文字描寫出來,這樣有針對性引導學生進行短文訓練,學生樂意跟隨著教師的思維、方法進行訓練,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心理上就不會感到寫作的壓力,從根本上消除了對寫作畏懼心理。
2. 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題材
題材是寫作的源泉,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睕]有題材,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多數(shù)在寫作的時候,都感到無題材可寫,導致他們難于完成寫作任務,難于寫出“得意”之作。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對題材的收集、處理,并且多開展一些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寫作題材的積累提供一個寬廣的平臺。如開展六一藝術匯演、植樹活動、雷鋒精神伴我行活動等校級活動;或班際拔河比賽、講故事比賽、班際跳繩比賽等班級活動。這些活動開拓了學生的思維,增長了他們的見識,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很好的題材,實現(xiàn)了學生對原始題材的積累,為學生在寫作中提供了豐富的題材選擇。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校外的社會生活,學會觀察校外發(fā)生的人和事,指導學生用不同的思維、視角去觀察社會上的人與環(huán)境,人與人等現(xiàn)象,用特獨的思維去思考,以此豐富寫作題材。
3. 加強語文基礎知識訓練,提高語言文字組織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語言的文字組織能力是關鍵的一環(huán),對于學生來說,寫作的過程就是對語文綜合知識的運用過程,是對已有的知識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的過程。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扎實與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作文質量。在常規(guī)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通過一系列可行性的途徑,夯實學生的語文基礎。例如在平時注意學生對生字、生詞理解,并對它們進行造句,初步學會運用,對語文語法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以避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減少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錯別字、病句,修辭或者語法錯誤,提高學生作品的質量。又如在平時教學中進行句子的縮小、擴充針對性訓練,有效地實現(xiàn)了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的提高。
4. 提倡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對情感真實表達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手段,是人類吸取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徑,因為書籍是人類知識和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于學生而言,閱讀也是寫作的基礎,清朝詩人孫洙說過,“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已充分說明閱讀對寫作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既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也要提倡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強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完善了學生的寫作技巧;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結合自身閱歷、知識,對文本有著不同的理解,獲得獨特的審美體驗。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是學生對作品的真實理解。對于學生寫作過程中情感表達失真、簡單的現(xiàn)象,教師應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學會放手,不應在教師的思維框架中進行過多的干預,讓學生真正的對作品進行體驗。正如新課標理念所倡導的那樣,“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學生的寫作中,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已的真實情感,以此豐富作文內容,突出作文的主旨精神。
責任編輯 黃博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