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團委書記兼職嚴重且待遇落實不到位。按照《州教育局、共青團大理州委關于加強新形勢下中學中等職業(yè)學校共青團工作意見》相關規(guī)定,具備教師資格的團委書記允許適當兼課,但兼課原則上不超過學校同學科教師滿課時量的一半。團委書記任職年限在評定職稱時等同于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年限。團委書記的考核要以共青團工作作為主要內容,考核結果和工作成果作為評聘職務和工資分配的重要依據。團干部工作中獲得的團內、隊內的榮譽和研究成果享受同級教育行政部門表彰的同等待遇。團干部參加職稱評定計算工作量時,要將團的工作以一定比例折算成相應的工作量。但受師資力量的實際條件限制,彌渡縣的中學團委書記全部為兼職,而且88.9%的教師雖兼職團委書記,但主要從事的是其他方面的工作。大部分的團委書記在滿課時量上課,只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或者加重自己工作量的方式開展團內活動,但團內的工作量不能折算、不能享受相關待遇,故團的工作干好干壞一個樣,主動作為和應付了事一個樣,嚴重影響了團員意識教育和團員隊伍質量的提升。
(二)中學共青團的經費來源受限及活動時間受限影響活動開展的次數及質量。有55.6%的中學團委依靠學校經費支持來開展團的活動,但在9所中學的實地走訪中,77.8%的校長表示學校的工作經費并不寬裕;44.4%的中學團委需要自籌資金和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在對8個鄉(xiāng)鎮(zhèn)團委的走訪中,100%的鄉(xiāng)鎮(zhèn)都從每年兩萬元的鄉(xiāng)鎮(zhèn)團委工作經費中傾斜至少25%支持中學團委開展活動,但也只能補助一年兩次的團員納新、五四青年節(jié)活動及“兩紅兩優(yōu)”表彰。在實地走訪中還發(fā)現,一是中學生的作息時間排得比較緊湊;二是有住校生和上晚自習的中學團的活動組織得更多,而不上晚自習的中學團委因學生在校時間少或者下課后不敢多留學生在校內等原因團的活動組織得較少。
(三)班主任在嚴把團員入口關,控制數量提質量方面的作用發(fā)揮不明顯。做好中學共青團工作,班主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一個中學團委只有三五個人,但要從幾千人的學生中間發(fā)展優(yōu)質團員,大部分得依靠班主任的中間力量。但從問卷調查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是:班主任對中學共青團規(guī)范化建設的認識不到位,對學生入團的資格條件和入團程序的把關不嚴直接影響了團員質量的提升。在學生入團年齡的把握上共有49.8%的班主任選擇了初中入學就可以發(fā)展團員及14周歲以下的也可發(fā)展兩個選項,說明班主任對《團章》本身學習不夠或者是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不嚴,搞變通。在學生團員的問卷中,有31.4%的團員在選擇入團方式上是“老師讓加入”;在根據自己了解,班上同學入團的基本情況方面選擇前三位的是綜合素質好的先入、學習好的先入和班主任推薦的先入。說明班主任的影響力在團員發(fā)展中的作用極大,如何利用班主任的影響力往團員發(fā)展控制數量提質量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是今后需要著重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四)團課培訓的效果還未顯現。應該把團課培訓分為兩個部分,入團積極分子的團課培訓和已入團的學生團員思想政治素質提升。根據相關要求,學生在提交入團申請后,需要接受不少于8課時的團課培訓。根據走訪和問卷調查的結果,9所中學的團課培訓都沒有滿8課時;而且團課培訓在團員意識教育方面的效果不明顯。對于已經入團的學生團員,團課這個概念更很少出現在組織生活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教師團干的原因。中學團委班子成員都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要在空余時間備團課,還要在學生空余時間組織入團積極分子培訓,時間和精力影響培訓的次數;另外教師團干部對團的知識鉆研不深,學習不夠,很多教師團干到要上團課了才從網站上搜尋點資料,導致所備團課的質量不高,更談不上圖文并茂的PPT,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培訓效果不明顯。二是中學班主任的原因。對團的憧憬和向往、入團前的思想教育工作通常都是由初中低年級的少先隊組織承擔,而班主任兼任中隊輔導員的情況占大多數。但實際中,在初中低年級雖然有少先隊組織,但基本沒有少先隊活動,造成團隊不銜接。此外,中學團組織也沒有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對本班即將入團學生和已經入團的學生團員意識教育的引導作用。在平時的班隊課上有意識地著重引導學生加深對共青團的認識和了解,有利于提升團員質量保持整體先進性。三是學生團支部的作用沒有發(fā)揮好。學生團支部應該積極組織好本班團員過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組織好本支部的團課學習,但目前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作用沒有明顯區(qū)別,共同參與班級管理的現場普遍。
(五)入團“難”的氛圍還沒有形成。嚴把團員入口關是提升團員質量和保持團員隊伍整體先進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入團太容易,只要申請的都能入團,或者隨隨便便都可以入團,何來先進性可言。一是入團資格審查不嚴。存在不夠年齡的學生被發(fā)展為團員的現象和綜合素質不夠優(yōu)秀的學生被發(fā)展為團員的現象,導致有11.7%的團員認為有的團員不如非團員優(yōu)秀。二是入團申請書和志愿書把關不嚴。在實地走訪中,我們發(fā)現:60%的學校存在同一個人的入團申請書和入團志愿書內容一模一樣;同一個團支部的幾個團員入團申請書和志愿書內容相近,雷同度90%;入團申請書和志愿書中自己對團的認識、對共青團的向往、如何努力爭做一名合格的團員等自身所感所悟內容較少,更多的是照抄照搬團章內容或是網站下載的空洞文字;所寫入團申請書和志愿書篇幅過于簡短,有的只有半頁紙,沒有端正入團態(tài)度。班級團支部和校團委沒有盡到審核的義務,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把這些學生吸收為團員,造成了入團標準太過于簡單。三是入團程序把關不嚴。按照中學共青團規(guī)范化建設相關要求,團員發(fā)展按照少先隊推優(yōu)、自愿提交申請、資格審查、團課培訓、筆試或面試考核、合格者公示7天、支部委員會討論、支部大會表決通過、入團儀式(宣誓、佩戴團徽、頒發(fā)團員證)等9個程序辦理。但實際操作中,有的學校因沒有提前規(guī)劃團員納新方案,出現省略步驟的情況。四是合理控制團青比需要一個過程。團員比例過高,體現不出團員的先進性;團員比例過低,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彌渡縣從2014年起實施一年兩次團員納新,準備利用三年的時間逐步將初中畢業(yè)班學生團員占學生比例控制在30%以下,高中畢業(yè)班學生團員占學生比例控制在60%以下,把優(yōu)秀學生吸引到團組織中來。
(六)中學團組織服務團員的能力不強。都說團組織要成為團員青年遇到困難時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在現有的中學團組織中,服務團員的內容不夠豐富,不能很好的根據學生實際特點、靈活創(chuàng)新的開展活動,不能吸引學生參加,更談不上實現活動服務和教育學生的目的。在針對中學團委書記的調查問卷中,某些活動學生團員參與率、積極性不高的原因方面,有44.5%的老師認為是缺少激勵措施,33.3%的老師認為是活動內容不能滿足學生需求,22.2%的老師認為活動形式單調,不符合學生口味。在針對班主任的調查問卷中,也有31%的班主任認為團員對團組織的歸屬感“一般,團員很少主動找團組織”及“較弱,在不少團員腦海里基本沒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