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淺倉的某個土豪迷妹,給他寄了一整箱果中貴族——牛油果!
單吃牛油果很膩呀,這就使淺倉不得不買些其他水果,來搭配著一起吃,結果一不小心買多了,那些誘人的果子,瘋狂地招蚊子!
于是,淺倉只好邀請整個編輯部,去他家吃水果沙拉(……)。
大家本來不想去,畢竟淺倉的房間有點亂,據(jù)說他還有個昵稱叫“亂室佳人”。但是想想牛油果……
到淺倉家后,大家愉快地吃起了水果沙拉,嗯,主要以牛油果為主……
吃爽了之后,大家癱在地毯上,主人淺倉提議道 :“炎炎夏日,不如我們干點有意義的事情吧?!?/p>
眾:“好啊,好??!”
不知道其他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想的是,來一場大家可以展示各自體態(tài)的那種事情……于是我也跟著捧場:“來啊,來?。 ?/p>
可是,為什么這件事情居然是:討論各種水果的吃法、口感、價格、相關故事、甚至顏值!
我:“?。俊?/p>
看見他們熱烈探索著水果的前世今生,我插不上話,感覺自己特別不像個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于是我趕緊記下這些小知識,并寫給大家看!不用謝!
1.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櫻桃號稱“百果第一枝”,初夏就能吃到,算是第一批成熟的水果,而且皮膚好、顏值高,可以說是水果中的愛馬仕了。
三千年前的《禮記》中已有“仲夏之日以會桃先薦寢廟”的記載,這里所指“會桃”即櫻桃。在西周時,中國就開始栽櫻桃啦,最開始是因為黃鶯喜歡吃這種果子,所以古人們叫它“鶯桃”。因為這種水果種植不容易,運輸也很難,長得也好看,所以特別名貴,基本上用于祈福和祭祀,只有神明和皇帝祖宗有資格吃……
后來到了唐朝,種植業(yè)發(fā)展起來了,櫻桃產(chǎn)量提高了,不僅可以被皇帝們的祖宗享用,皇帝自己也可以一飽口福了。有時候皇帝高興,大臣的工作表現(xiàn)又好,皇帝就會將櫻桃搭配著奢華的餐具,賞賜給下邊的員工們,這可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啊,簡直光宗耀祖!差不多相當于你在幼兒園,拿到老師獎勵的大紅花了!
而若是有民間百姓能吃到一顆櫻桃,哎我去,那簡直幸福得冒泡,就像放暑假,就像你的愛豆親了你一口!
2.水果里的高級干部——葡萄
大家聽過一句繞口令嗎?“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你們肯定覺得很好笑對不對?覺得此人多半有毛病對不對?但是,在千年以前,這真的是現(xiàn)實!
在古代,葡萄相當名貴,而且很少見,所以有錢買葡萄的土豪,是不舍得把皮吐掉的……而沒錢買的吃土boy,就會假裝自己在吃葡萄,還“噌噌噌”地吐皮……是不是相當裝bility!
葡萄在古人眼里,有很強大的功效,據(jù)說吃了它,提氣強身,解餓增肥,益壽延年……是不是想想就很有食欲!
據(jù)《大唐新語》記載,唐高祖李淵有一回請客,排場搞得還蠻大,桌上擺著不少葡萄,那可就相當于擺著金元寶呀!別人都趕緊抓著往嘴里送,甚至直想打包!
而在此時,有一股清流——侍中陳叔達,他抓到了葡萄居然不吃,緊緊攥在手里,生怕別人搶。
李淵問陳叔達咋回事,他頓時就哭了,說他媽患口干病,就想吃葡萄,但一直沒地兒買去,也買不起……李淵被其孝心打動,趕緊賞賞賞、送送送,不就是葡萄嗎,朕多的是!
唐代《云仙雜記》里還有個故事,說的是宰相楊炎在家正準備品嘗葡萄,心里感覺很爽,心一爽就智障……他對著葡萄許諾:“汝若不澀,當以太原尹相授。”人間有皇帝,水果里也有王侯,葡萄僅憑“不澀”這個條件就當上了地方高級干部,身份相當于正局級,顯不顯赫、棒不棒!
3.又是媽媽們愛吃的水果——柑橘
柑橘是我國本土產(chǎn)物,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在故里寫下了《橘頌》名篇。
而下面關于柑橘的這個故事,感覺又是一個心機boy……
在三國的時候,有一個叫陸績的人,是一位很有名的科學家哦!
這個天才兒童,在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江西拜訪袁術。
袁術有錢哪,拿出柑橘來招待他們,陸績就悄悄地往懷里藏了兩個。結果臨行時,大概是過于緊張,柑橘從他的衣服里掉出來了……
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做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柑橘嗎?”
好尷尬有木有!
但是男主角是天才兒童啊,他人帥路子野,才不怕這種小場面!他十分鎮(zhèn)定地回答:“母親喜歡吃柑橘,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p>
袁術大驚,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于是對陸績大加贊賞,還賞了陸績許多柑橘……陸績成年后,博學多識,通曉天文、歷算,曾作《渾天圖》,注《易經(jīng)》,撰寫《太玄經(jīng)注》。
這個故事通過柑橘告訴我們,有孝心誰都了不起!
4.共果不分離——梨
這個水果呢,畫風比較清奇,皮膚十分質(zhì)樸,跟一般紅彤彤的那些妖艷水果不一樣,透著一股村姑的氣息,大家都很喜歡它——它就是梨。
梨子長得就很良家婦女有木有!個大水多,價格也便宜。你看電視時,會發(fā)現(xiàn)里邊的果盤十有八九都會放梨子充數(shù),而且可以吃很久,無聊時還可以比賽數(shù)梨子身上的雀斑,可以說性價比是非常高了。
清代才子紀曉嵐是乾隆皇帝的愛卿、寵臣,皇帝每次干什么都會帶著他。
有一次,倆人微服私訪,走得口干舌燥,路見一棵梨樹。紀曉嵐摘下一個梨子,急不可待地自己吃了起來。
乾隆可不開心了,這家伙居然吃獨食?這么不懂得分享嗎?!他便問道:“孔融四歲就能讓梨。愛卿得梨為何連客套話都沒有,張口自己便吃了?”
紀曉嵐一愣,隨即巧妙地解釋說:“梨表離也。臣奉命伴駕,不敢讓梨?!鼻÷犕?,又說:“那咱們分吃了也好哇?”紀曉嵐說:“哪敢與君分梨(離)呀?”乾隆終于沒有怪罪他。
(眾:不愧是紀曉嵐,有教科書一般的機智?。?/p>
5.長相清奇的——桃子
這不是說的桃夭的小編桃子醬啊,她那叫長相清秀!
這個長相清奇呢,是指桃子……不知道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反正我覺得它長得有點像……圓鼓鼓的屁股……
(眾:簡直不忍直視!冊子你還讓不讓人好好吃桃子了!)
然后接下來,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個勇士。
有一次,他們?nèi)齻€人坐著說話,齊相晏嬰走過他們面前時,他們是粗人嘛,就忘了站起來行禮……
晏嬰回到家以后,想想就好生氣哦!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物了啊,他們居然不給自己行禮,哼!然后,他一傲嬌,就去齊景公面前,說那三位勇士“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幼之禮,內(nèi)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敵”,建議齊景公除掉他們?nèi)耍⒍ㄏ铝艘粋€計謀。
景公聽了晏嬰的話,立馬派人給三勇士送了倆桃子,說是要論功行賞,獎給最勇敢的兩個人。
三人只給倆桃,這就是故意要搞事的節(jié)奏啊!
果不其然,三人先是一番爭搶,而后一番謙讓,最后愧疚之下,紛紛拔劍自刎。
這就是成語“二桃殺三士”的由來。
冊子敲黑板?:通過以上故事,可見好好工作、有孝心、懂禮貌、好好學習、能言善辯、謙讓的重要性!怎么樣,這一期的內(nèi)容是不是炒雞正能量?!是不是很值得表揚?!
不要表揚,要支持!《億萬年星光》《為你藍的那片?!坊馃釙充N中,“暗戀屆的扛把子”明開夜合力作《于塵埃處》即將上市,大家多多支持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