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艷
山東省濱州市技術學院
“組合體三視圖繪制與識讀”的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教學設計
劉敬艷
山東省濱州市技術學院
組合體三視圖是《機械制圖》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習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基礎,根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和教學實踐的需要,對此內容進行了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模式的設計,把工作過程引入課堂教學,按照這樣的模式,對《組合體的三視圖》進行了設計和探索,實現(xiàn)教學和實訓的一體化,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不斷完善,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組合體;工作過程;課堂教學模式
《機械制圖》是中職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一直沿用的是以知識結構為中心的學科體系,偏重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基本上是按照大學培養(yǎng)科學型人才的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面對文化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來說效果很不理想。姜大源教授提出的按照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模式創(chuàng)設實踐工作情境,構建以過程邏輯為中心的知識體系,即以實際應用的技能和方法的習得為主、以適度夠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為輔,是當今培養(yǎng)職業(yè)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前期我在《零件圖的繪制與識讀》中進行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組合體三視圖是在學完三視圖的概念和形成后第一個物體三視圖的課題,它是在立體和平面之間建立聯(lián)系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建立和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基礎,更是學習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基石。由于中職生沒有經(jīng)過高中階段立體幾何的學習,對立體的認知能力較弱,針對這一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設計了以下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各種類型組合體的結構特點。
2.熟悉不同類型組合體三視圖畫法。
3.熟悉游標卡尺的使用方法。
4.掌握組合體尺寸的標注方法。
(二)能力目標
1.看物畫其三視圖。
2.看三視圖構思物體形狀。
(三)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
2.在模型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3.在分組練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表1 組合體三視圖教學情境設計
學習情境在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前提下,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設計。下面依據(jù)中國勞動社會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機械制圖》教材和習題集,對組合體三視圖進行了設計。如表1。
現(xiàn)在常用的教學方法一般是老師用模型或多媒體講解幾個例題,然后學生完成習題集上的作業(yè),由于理解不到位,很多學生只是機械的記憶,知識難以深化和拓展。按照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指導思想,讓學生自己制作模型、測量尺寸,然后畫其三視圖,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融“教、學、做”為一體。
以疊加型組合體為例介紹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教學內容學生活動時間1制作疊加型組合體模型:教師活動1.講解疊加型組合體概念、類型和結構特點2.發(fā)放任務書、模型材料、制作工具,圖紙1.聽講2.讀任務書,分解任務,制作模型45分鐘備注分組教學:一般分6個小組,根據(jù)每一步的工作特點分配小組成員的任務。指導量具的使用畫草圖;量尺寸;記錄10分鐘2 3 4 5畫草圖測量模型尺寸畫模型三視圖標注尺寸評價、總結巡視指導講解方法和要點總評、總結畫三視圖標注尺寸學生自評、互評10分鐘10 15
切割型組合體、綜合型組合體等形體也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把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學習過程置于工作過程,使制作技能、繪圖技能和投影原理有機的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就感,同時在對自己加工的模型進行測量時,也練習了量具的使用,同時在分工合作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
這種教學模式,老師是整個工作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引領者,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自我學習的能力、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都會得到提高。
成績考核分過程性考核和作品考核兩部分。過程評價按學生自評、小組內互評和老師評價進行,作品的成績由老師評定,最后的綜合評價由老師根據(jù)過程評價的結果和作品成績給出小組成績和每個學生的最終成績。
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教學范式對于《機械制圖》教學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通過自己制作、自己測繪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xiàn)了“教、學、做”合一,為進一步的機械設計也奠定了基礎。
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竊以為《機械制圖》和《CAD繪圖》進行優(yōu)化整合,手繪和計算機繪圖交叉進行,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1]姜大源.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中國特色的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J].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