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
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中指出,絲路精神在于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chuàng)新之路、文明之路。這些表述不僅表達出中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開創(chuàng)新型全球化,促進世界經濟繁榮發(fā)展的真誠愿望,而且傳遞出中國價值理念,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自信。中國的思想界應深刻領會習近平主席講話的內涵意蘊,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一帶一路”故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行穩(wěn)致遠,邁向美好未來。
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制度優(yōu)勢的堅實支撐
過去100年西方國家展示出輝煌的發(fā)展成就,但是走到今天西方國家出了問題,西方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而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堪稱奇跡。這種飛躍式的發(fā)展進步,有力證明了中國道路的成功,也證明了中國發(fā)展模式和思想理念的先進性。
2016年以來西方發(fā)生的一系列事情,進一步證明曾經被認為是人類終極制度的西方民主制度,正呈現(xiàn)出衰敗的跡象。由此帶來的問題是,西式民主制度已經老了,它還能不能自我糾錯?西式民主制度衰落之后,世界會向哪里去?
在很多美國人的眼里,美國夢也在褪色。2016年民調顯示,52%的美國人感到美國夢難以實現(xiàn)。今年3月特朗普在美國國會演講中說:9400萬美國人沒有在工作、超過4300萬人處于貧困之中,超過4300萬人依靠食品救濟度日。9400萬人沒工作,這個數字相當驚人,占美國3.2億總人口近1/3,而且這些人多半只是喪失了找工作的信心,因而靠社會救濟生活。
與美國情況相反,多數中國民眾對自己國家的發(fā)展狀況是滿意的。全球最大獨立公關公司愛德曼今年1月發(fā)布2017年度“愛德曼信任度晴雨表”報告。在對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qū)3.3萬名民眾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中國受訪者對本國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在對制度的信心方面,西方國家出現(xiàn)了制度信任危機,受訪者對西式民主制度“系統(tǒng)性”地喪失信心;即使處于社會頂層的群體,也對本國制度失望,對未來感到迷茫。據報道,這是愛德曼公司第17次發(fā)布年度信任度調查報告,涉及對本國政府、企業(yè)、媒體和非政府組織4個方面的信任度,中國已連續(xù)數年成為全球信任度綜合指數最高的國家。
這些調查并不能說明與政治制度有關的所有問題,但至少可以說明一點: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度一定有其短處,中國的制度一定有其長處。尤其在西方國家明顯走下坡路的時候,中國沒有理由像國內某些公知那樣,唯美國模式馬首是瞻。
堅定文化自信,扭轉意識形態(tài)領域西強我弱的局面
西式民主是否已是西天落日,這將由歷史來回答。我們今天要回答的問題是,怎么把中國的路走好,行穩(wěn)致遠。
改革開放已經近40年,我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將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新的時期,我們要解決“挨罵”的問題,即確立中國道路的正當性,讓中華文明得到世界的尊重。就是說,到2049年中國夢實現(xiàn)之日,也將是我們不同于西方的中國道路和中華文明得到世界普遍認可和尊重之時。
當前,必須看到,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在所謂“軟實力”方面還是西強我弱的局面。扭轉這一局面是十分艱巨的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必須從現(xiàn)在開始就嚴肅認真去做。中國和西方在經濟實力上的一進一退,已經使西方模式和西方話語的影響力大大衰減。中國思想界需要思考的是,在今天西方模式和話語力量出現(xiàn)衰落的情況下,如何才能增強中國文化自覺和自信,扭轉意識形態(tài)領域西強我弱的局面。在對話語權的爭奪上,在發(fā)展道路和國家安全這樣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我們不僅要表明立場,還要敢于亮劍,堅定捍衛(wèi)中國道路的正當性。中國一路風雨走到今天,從一個積貧積弱的窮國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強國,我們沒有什么可回避退讓的,也沒有什么可膽怯諱言的。
我們要以事實和分析告訴人民,新中國68年來經歷了什么、創(chuàng)造了什么、收獲了什么,要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激發(fā)和增強追求中國夢的正能量。我們要向世界表明,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從另外的起點和路徑,同樣抵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點。
堅定文化自信,需要闡述清楚幾個認識問題
第一,中國不可能復制美國模式。姑且不說美國民主已經變質,不值得追捧,就算它仍然是健康的,也不應該去追捧。美國有其獨特的發(fā)展道路和文化政治形成的土壤,這種模式完全不適用于中國的發(fā)展。中國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十分有限,發(fā)展空間也受限,不像美國夢形成和展開的年代,有廣大的中西部甚至整個世界作為其發(fā)展空間。如果十幾億中國人也像美國人一樣信奉個人至上,不講社會整體利益而只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中國社會就會弱肉強食、互相殘殺,陷入混亂、災難和戰(zhàn)爭。
為了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下,讓13億人能有比較體面的生活,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共同富?!边@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才能實現(xiàn)幾代中國人所追求并為之奮斗的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否則,中國人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xiàn),或者只成了少數人的夢想。
第二,美國模式不適用于中國,也不適用于其他發(fā)展中國家,而中國正在找尋的出路,對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卻有積極的借鑒作用。今天的世界人口已突破70億,到2050年可能升至100億,如果不能解決貧富差距過大且越來越大的問題,地球將不可承受。如果13億中國人能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wěn)步發(fā)展,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中國就能給非西方世界樹立一個好的樣板,中國道路就能走出世界意義。而這是與中國原本就有的和諧、大同乃至天下的觀念不謀而合的。所以,堅持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目標,也是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共命運、建立“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把中國夢和發(fā)展中國家人民追求幸福的夢聯(lián)系在一起,意味著我們在走好自己路的同時,還應當為應對人類共同面對的挑戰(zhàn)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endprint
第三,當今世界,中國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西方模式在全球金融海嘯中遭受重挫,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終結?,F(xiàn)在,東西方思想界都在反思現(xiàn)有的制度模式。這當中,中國模式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對非西方發(fā)展中國家越來越具有吸引力。但中國模式也不盡完美,有些方面還很脆弱,面臨著國際國內各種嚴峻的挑戰(zhàn)。終結了“歷史終結論”的中國模式能否經受住歷史的考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能否順利實現(xiàn),這是中國思想界必須認真思考的大問題。
中國道路的成功,不但證明了我們的制度優(yōu)勢,而且其背后承載的中國理念、中華優(yōu)秀文化對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世界發(fā)展也具有積極意義。因此,我們要對自己的道路、理論和制度堅定信心,還要有文化自信和話語自信。中國到了建立一種話語體系的時候了。這個話語體系要對世界的故事給出中國的說法,還要把中國的故事講出世界意義。
堅定文化自信,絲路精神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智慧
中國崛起的最大意義不是能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而是結束了唯西方模式馬首是瞻的時代。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而且也要具有世界意義。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伊恩·莫里斯在其著作《西方將主宰多久》中講,人類1.6萬年的發(fā)展曲線都非常平緩,只是到了西方統(tǒng)治世界的時代才一下子陡然上升。在這種陡然上升的曲線下,我們比祖先的生活好多了,但是陡然上升的曲線是不可持續(xù)的,這也說明西方發(fā)展模式存在問題。也許以后作為一種新的可持續(xù)的文明,它應該是比較平緩的發(fā)展曲線,而這可能就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責任和貢獻。
為什么新的可持續(xù)的文明將出自中國?從文化層面講,未來中國對世界有更大貢獻的就是我們的發(fā)展理念。從歷史看,自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來,所有的國際體系,包括權力中心的轉移,都是排他性的、零和的、你死我活的。過去幾百年來,每一次西方大國的崛起,都是一部血腥的戰(zhàn)爭歷史。這背后的一個文化原因,就是西方的二元論認識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贏就一定輸,你死我才能活。也正是因為這種思維,美國不相信中國能夠和平崛起,對中國崛起感到壓力,產生了戰(zhàn)略焦慮,千方百計從硬的和軟的方面對中國進行遏制。
但中國文化不是這樣。中國文化是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沒有強烈的排他性,不信奉叢林法則,不會以排斥他者來證明自己的正當性。中國理念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不同文明、不同國家、不同發(fā)展道路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借鑒、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今天,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發(fā)展理念比西方發(fā)展理念更具包容性和先進性,是一種更高明的哲學和認識論,也是更開放的大國情懷和全球視野。
中國今天構建“一帶一路”,就是在“互利共贏”理念的支持下,尋求加強國際合作,促進世界經濟繁榮。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絲路精神在于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西方國家總是指責別人搭車,中國不但歡迎別人參與,而且歡迎別人搭車。搭我國發(fā)展快車的國家越多,受惠的國家就越多,我們可以整合、帶動和運籌的資源就越多,整體發(fā)展動能就越大,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就會越大,對世界人民的貢獻也會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將會不斷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不斷提升。從這個意義說,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是中國實現(xiàn)和平崛起的具體途徑,也是中國在世界經濟和政治治理領域發(fā)揮影響力、推動建立反映發(fā)展中國家利益的21世紀國際秩序的重要舞臺。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ōu)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這是對中國文化、中國價值理念最好的詮釋。在和平崛起的過程中,我們要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理念變成一種自主的、自為的價值,向世界提供一個新的價值體系。以我們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事業(yè)偉大進程中的敢為、能為、善為和有為來告訴世界,像中國人這樣做,社會就會有一種更好的內部關系,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世界就會有一種更好的國際關系,使國與國之間關系得以改善,世界各國人民所追求的公平正義崇高目標得以實現(xiàn)。這就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和軍事上的,而且是文化上的。這個文化是一種與西方大國崛起時不一樣的理念和行為方式。在國內,要建立共同富裕的和諧社會;國際上,則要建立共贏發(fā)展的和諧世界。如果這樣,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xiàn)之時,中國道路將彰顯出世界意義,中華文明也將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尹 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