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軍
摘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為大學體育教育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微課就是體育教學者在機遇面前大膽嘗試的結果。本文在微課概述、微課對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思考,旨在幫助教學者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大學體育 微課使用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7-0167-01
微課是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為學生打造的自主學習平臺。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隨時隨地都可輕松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微課可以通過學生的移動終端實現(xiàn)自主學習的需要,是順應教育發(fā)展大勢的一種方式。
一、微課概述
微課是教師將知識重點做成視頻,以直觀的方式供學生在課外學習的教學模式。微課包括課堂教學視頻、相關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素材課件、練習測試等內容,教師通過某種方式將這些內容進行有機組織,打造了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社區(qū)。微課的特點包括:精致化,通過剪輯,將傳統(tǒng)45分鐘的課程精簡為10分鐘左右視頻,供學生隨時學習。內容精細化,因為教學視頻較短,所以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知識重點經過有序組織全部納入視頻,所以必須做到精細化。強調雙向交流,重視師生互動。資源可重復使用。學生既可以在課前預習,也可以在課后練習。
二、微課對師生雙方具有重要意義
因為教學視頻力求精簡,這倒逼教師必須在教學目標把握、教學方式、語言表達等各方面做到精益求精,同時也要對視頻制作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讓教師更加重視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學生由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轉為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使其可以做到隨時隨地學習,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三、體育微課的設計原則
(1)要力爭使微課精致化。微課必須短而精,才能吸引學生,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上、各環(huán)節(jié)的精細上下工夫,力爭將之控制在10分鐘左右。
(2)設計要突出重點。體育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體育微課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其特殊性和差異性,使微課盡量做到面面俱到。
(3)教學內容應把握教學特點。微課必須要注意內容選擇問題,選的內容要像“三步上籃”一樣,必須是體育教學中比較常見的。
(4)設計要注重課程的體系化。教學目標要具體且可量化,教學辦法要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強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重視學生的學習反饋。
四、微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學生體育需求調研應用。為了掌握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在開始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將課程知識要點結合當下體育熱點或者學生們感興趣的內容制作成微課,通過網絡在學生間傳播,可以從學生對微課瀏覽量以及留言掌握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從而界定課程內容的合理性。同時,也可以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參與度。
(2)體育課程設計應用。有著強大的信息技術做支撐的今天,體育微課可以作為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重要補充形式,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比如,針對學生對體育課“有意思”的要求,就是要將課程設計得趣味性濃厚;體育課在原先是分為室內、室外形式舉行的,后期可以進行適當融合后進行;可以將室內體育課通過微課設計為教學雙方的交流課,讓課堂自由且學習氣氛濃厚。
(3)體育課程教學應用。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事先將學生感興趣的體育內容導入微課,使學生在觀看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將體育課上復雜的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制作成直觀的微課,組織學生觀看,使他們在進一步學習中,掌握課程知識。
(4)體育課后輔導應用。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學生群體,這個群體中的每個個體是不同的,每個個體的學習能力也是有差異的。同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在有限的時間內不可能讓每個學生都掌握講解的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將課堂知識點制作成微課,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在課下學習,以掌握課堂上沒有學會的知識。對于學會的同學,也可以起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5)體育課程分享應用。教師可以將課程制作成微課,鼓勵學生在朋友圈內分享,吸引更多的同學和朋友參加進來,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鼓勵學生讓喜歡體育舞蹈的校友通過觀看微課,進一步發(fā)展體育舞蹈社團;也可以通過讓學生邀請校友觀看以籃球為內容的微課,發(fā)展籃球社團,讓學生業(yè)余生活豐富起來。
五、結語
微課可以實現(xiàn)學習方式上的個性化定制,學生學習更具有主動性。微課不僅帶來了體育教學形式上的變化,而且?guī)斫虒W內涵上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區(qū)別、有針對性地教學,可以查漏補缺;還可以使體育教學資源使用最大化。微課在實現(xiàn)大學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的同時,實現(xiàn)了教師互聯(lián)網思維在教學實踐中應用。這種形式使大學體育課程更加生動和活潑,同時也可以助推大學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謝銘.普通高校實施體育俱樂部制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以商丘師范學院體育課程改革實踐為例[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2(12):132.
[2]張原平.俱樂部教學在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探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2,7(22):67-69.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