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澤中二
【導語】
《千與千尋》并不僅僅是一位少女跟隨父母闖入異鄉(xiāng)的奇異冒險,還代表了一代日本長輩囑托年輕人的警示之夢。它好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個童話故事里折射出的是對整個人生和社會的反思,幾乎每個年輕人都可以在這個故事里讀出自己的理解。
荻野千尋
千尋可以說代表著所有將要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承受不知何去何從的惶惑感,笨手笨腳地嘗試著進入社會這個大機器,成為有用的一員——影片中,不愿工作、好吃懶做的人將會變成待宰牲畜或煤灰;面對名利、物質等誘惑的挑戰(zhàn)——影片中,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婪,不停地吃,變成了豬。
白龍
與千尋形成對照的人物有白龍。小白先生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賑早見琥珀川,從他一開始放棄了自己的名字,跟湯婆婆學習魔法的時候,理想與欲望之間的界限便模糊了,到最后,他決心重拾自己的名字,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回歸平凡的生活……這個過程也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完成的人生功課。
無臉男
另一個以千尋為參照的人物,則是那個大家都很熱衷于討論的無臉男。無臉男是一個有著殘缺心理的人,他孤獨、被人冷落,當強制改變自己成為周圍人愿意接受的形象時,卻發(fā)現自己更加孤獨、空虛。然后,他被各種各樣的欲望所左右,只有吞下河神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欲望回歸到最初的單純時,才是真正的自己。影片中,他與千尋形成的對照主要在于:當千尋以一個小工的身份勇敢地融入“油屋”生活的時候,無臉男遲遲徘徊在“油屋”之外;在無臉男發(fā)現大家喜愛金子的時候,他學會了巧妙地利用人們的貪婪來填補自己空虛的滿足感,而對于這個社會的種種規(guī)則,千尋的態(tài)度則是冷靜地面對,腳踏實地。無臉男不愿再承受空虛孤獨,于是迫不及待地將各種食物甚至人吞下去,形成一個虛假的龐大的“自我”——可以說,這是對現代人更加真實的寫照。
【小結】
整個電影想要表達的內容可以歸結為四個字:勿忘初心。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社會的整個產業(yè)發(fā)展壯大,人卻永久性地失落了?!边@是現代化最大的危機。也就是說,在整個社會機器日益成熟運轉之際,我們作為個體的人卻有淪為這部機器的螺絲釘的危險,而使得自己作為“人”而擁有的特質被遺忘和忽視。整個故事可以說是對將要進入成人社會的年輕人的警示:你要成為社會里有用的一員,同時你還不要迷失了自己!
觀影解讀
孩童看過《千與千尋》,會感動于千尋拯救父母的艱辛歷程,成年人看過《千與千尋》,會感嘆動畫中驚人的想象力??梢哉f,任何一位觀眾都能透過這部影片找到自己。
一、經歷過的事情是不會忘記的,只是記不起來而已
千尋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但最后還是在白龍的幫助下回憶了起來;白龍也在千尋的幫助下,記起了自己的名字。歲月有時會帶走很多東西——孩童時期的天真無邪,讀書時期“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無憂無慮,青春時期敢哭敢笑的無怨無悔……當歲月的腳步漸漸踏過這些記憶,也悄悄帶走了記憶中的影子。但是,你還是原來的你,那些天真無邪、無憂無慮和無怨無悔都只是被歲月隱藏,只等待你把它們記起、找回。
二、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影片中有一句話講:“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鼻ぜ词乖俨簧岚?,也要回到自己的世界中去;帶著錢婆婆給予的人生啟示,千尋勇敢地開啟拯救父母的冒險;在經歷過種種之后,千尋終與父母團聚。如果我們能把人生中所有的相遇都當作是久別重逢,我們就不會害怕分別,也就學會了珍惜。
三、不勞動則成為豬
這不能不說是宮崎駿給我們開的一個真誠的“玩笑”,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變成了豬,白龍也告誡即將離開的千尋千萬不要回頭看,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人,不僅不能沉迷于物質的享受,還應該勞動,一味地留戀過去,貪圖安逸,一不小心就會迷失自我。
經典臺詞
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是我已在路上。
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地跟你說了再見之后,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這世上有一條路無論如何也不能走,那就是歧途,只要走錯一步都會粉身碎骨。endprint
作文評點報·作文素材初中版2017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