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
摘 要:民族音樂是我國各個民族人民表達思想感情以及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的載體。對于幼兒園教育來說,民族音樂可以作為有效的教學資源來促使幼兒園開展音樂游戲和表演等,從而豐富幼兒園的課程教學形式,使幼兒在初步獲取音樂方面知識的同時,引導幼兒在具體的審美實踐中感受和體驗美,最終提高幼兒的審美素質和藝術素養(yǎng)。
關鍵詞:民族音樂 幼兒園教育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教師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較淺
許多幼兒園音樂教師在概念和認知水平上對民族音樂教育知之甚少,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利用民族音樂資源來對幼兒進行符合其身心發(fā)展水平的教育。此外由于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較淺,所以許多幼兒教師在幼兒音樂教學中不重視對民族音樂資源的利用,同時也沒有認識到民族音樂資源對幼兒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教師對民族音樂資源的有效利用,幼兒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fā)揚民族音樂中一些好的內容。[1]
2.教育內容忽視了本土化
基礎教育的改革和推進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教育的本土化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幼兒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在選擇民族音樂資源時,經(jīng)常會選擇一些以國家、省市統(tǒng)一的幼兒園藝術教育課程標準來進行,這就使得幼兒教育具有很強的依賴性。這樣不僅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失去了對音樂教育內容進行積極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主體意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將本體文化與民族音樂教育分割開來。[2]
3.在教學中不注重民族音樂的滲透
現(xiàn)階段很少有幼兒園將民族音樂作為學校平時活動的廣播音樂,這就說明幼兒園在教學中不注重民族音樂的滲透。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認識到滲透教育的積極作用,認為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滲透并不是課堂教育的主要內容,將滲透教育單純的看成了一種活動。此外為了追求教學質量,許多幼兒教師只注重學生掌握了那些基本的技能,而不重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了怎樣的熏陶,所以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的滲透教育是遠遠不夠的。
二、利用民族音樂資源開展幼兒園音樂教育的措施
1.根據(jù)幼兒的特點收集和學習典型的民族音樂作品
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之前,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專業(yè)優(yōu)勢,根據(jù)幼兒的特點來收集和學習一些較為典型的民族音樂作品。在收集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假期時間和自己的社會資源,深入到鄉(xiāng)村或者民族聚集地去了解和學習當?shù)乇容^典型的民族音樂作品,并將其帶回到幼兒園。當教師在將這些民族音樂資源運用到音樂教學中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作品的文化特點、民俗民風等進行簡單的介紹,并指導幼兒來表演民間舞蹈以及比較流行的童謠等來互相學習。當然,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舞蹈或者童謠來說,教師可以請一些民間藝人到幼兒園中來,并參與到幼兒園音樂課程的教學中來,增進幼兒對這一文化的認識。其次,在對民族音樂資源進行整合和重新改編的時候,幼兒園則應該聘請專家與教師一起進行,使得作品更加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如,在“潑水節(jié)”、“三月三”等特殊的民族節(jié)日中,教師可以組織孩子們深入到民族聚居地去參加他們的活動,并從活動中來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從而為教師教學的開展提供第一手資料。
2.利用游戲的方式將民族音樂素材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來
幼兒的學習特點決定了其教學模式不能是單一化的,而應該是多元化的。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并認識到不同形式教學模式的教學側重點應該是不同的。而要想開展多元化的而教學模式,教師則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處理好音樂素材,根據(jù)不同音樂素材來選擇不同的音樂活動模式,從而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游戲教學是最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游戲來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學到知識,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社會性品質。
如,在學習壯族歌曲《板凳龍》時,教師可以設計與《板凳龍》音樂相關的游戲來讓幼兒體驗,并讓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逐漸的學會唱這首歌,當幼兒學會這首歌以后,教師則可以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的內容來進行表演。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使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提高其身體的協(xié)調性,最終幫助幼兒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力和表現(xiàn)力。
3.引導幼兒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
民族音樂是廣大少數(shù)民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所以教師在音樂教學中利用民族音樂資源來引導幼兒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
如,在音樂教學中,當幼兒愿意進行個性化表達的時候,教師則應該抓住這一契機,來改變自己已經(jīng)設計好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可能的減少對幼兒“標準動作”的指導,不要太多的干預幼兒的行為,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進行表達,給孩子留足自由創(chuàng)作的時間和空間。但是當幼兒在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幫助時,教師則應該及時的介入到幼兒的表演和創(chuàng)作中去對其進行指導。這樣才能夠在釋放幼兒天性的同時,讓民族音樂更好的彰顯出其內涵來。
4.將音樂教育與其他教育結合起來
幼兒園教育和其他階段的教育是不同的,其教育內容應該是全面的,具有啟蒙性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與其他領域的教育內容相互滲透,并通過多種活動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驗和理解作品。此外,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對民族知識的學習和了解,不僅能夠使幼兒對民族音樂形成一個更加全面和直觀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將抽象化的內容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內容,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提升幼兒生活中藝術活動的質量,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表達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在幼兒園教學中利用民族音樂資源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幼兒園教師要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有計劃、有組織、有意識的開展幼兒民族音樂教育。這樣不僅能夠促進民族音樂的發(fā)展,還能夠在繼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實現(xiàn)民族文化的大繁榮。相信,在今后不斷的探索和學習中,一定能夠讓每一個幼兒在民族音樂文化的懷抱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文爍.幼兒園民族音樂教育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W市部分幼兒園為例[D],碩士論文,山東師范大學,2014年
[2]黃曦.民族民間音樂資源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碩士論文,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