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五四運動本有廣狹兩義,一般所謂狹義的五四運動即指1919年的學生運動,而廣義的五四運動,常與新文化運動同義,有更寬的上下時限。通常單說新文化運動時,不致與五四學生運動相混;但若說五四運動,則又常指代新文化運動。甚或可以說,五四就是新文化運動的標識。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一個“會合的歷史運動”,也是一個有中心主旨并自具體相的運動。一個同質性的五四形象,既是在無意中形成,也包括時人和后人的構建。從相對宏觀的視角觀察辛亥革命與新文化運動的關聯(lián),探索后者究竟是外來沖擊的反應還是自我的覺醒,并考察民初新舊之爭怎樣發(fā)展為向“文化”開戰(zhàn)、一體兩面的正本清源努力如何兼容破壞與建設,以及學生運動與新文化運動的相互影響等面相,進而從后五四時代的認知去檢視新文化運動的遺產(chǎn),可以看出五四已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標識。
(摘編自《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3期,作者:羅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