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東
進入暑假,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被一些夏令營廣告刷屏。軍事營、游玩營、英語邏輯思維營、科普營……不同類型的夏令營讓人應接不暇。
夏令營發(fā)展至今已風靡全球,成為集學習、健身、娛樂、休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青少年度假方式。夏令營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許多父母認為,利用暑假參加夏令營活動,是對孩子校內生活一個很好的補充。
最早的夏令營約于1885年發(fā)祥于美國。在中國,夏令營于建國后出現(xiàn),經(jīng)歷了一段漫長的發(fā)展期。
中國少先隊建隊之初,第一批少先隊員到蘇聯(lián)去參加黑海夏令營,這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中國夏令營。當時的夏令營是由國家出資的公益性活動,是免費參加的。由于經(jīng)濟條件所限,一般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秀學生才能參加,具有獎勵性質。
1992年,由日本方面提出建議,在內蒙古草原上舉辦了一場中日草原探險夏令營。夏令營中暴露出來的中國獨生子女在生存方面的諸多問題,被作家孫云曉所意識到,他所撰寫的《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引發(fā)了上百家傳媒參與的大討論。
在這場大討論逐漸淡去之后,國內夏令營的組織者不再只是學校、教委等教育部門,能參與到夏令營中的學生也逐漸增加。這時,真正意義上的大眾化夏令營才開始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批收費低廉的夏令營活動。曾經(jīng)有全校參加一個夏令營的情況出現(xiàn),且“吃苦”夏令營風行。
夏令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利用它來提高孩子的許多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是都市里很多孩子所缺乏的。夏令營的出現(xiàn)應運而生,它的問世,正是為都市孩子提供了一個優(yōu)質的鍛煉平臺,這也是社會文化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
夏令營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孩子們通過一種不同于學校和家庭的生活,想嘗試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尤其在夏令營一起訓練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能積極參與,獲得了很大的樂趣和幫助,這是書本上和課堂上所沒有的,感受不到的。
夏令營提高了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夏令營活動在父母不參與的情況下,都是由孩子們自主進行自理生活和解決困難,這對于終日在嬌生慣養(yǎng)的“小皇帝”“小公主”還是第一次。所以參加夏令營的孩子自理能力都普遍得到提高,對他們的成長也是很有益處的事情。
通過優(yōu)秀的夏令營,為孩子們提供拓展視野、鍛煉意志品質、學會優(yōu)良習慣、挖掘心理力量、堅持不懈直至成功的機會,并讓青少年們在團隊中磨練、在磨練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恩、在感恩中勵志、在勵志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