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月
摘要:德育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也是小學教育的靈魂。德育工作致力于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以樹立善的理念,造就美德為根本目的,要實現(xiàn)這個目的,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協(xié)作努力。本文從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家庭教育與德育工作結合的途徑兩大方面進行闡述。家庭和學校在德育溝通中都各自擔任重要的角色,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促進德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家庭;學校;德育;教育
我們熟知的莫言先生在瑞典文學院領取諾貝爾獎的演講中,曾向我們講述了影響自己一生的八個“母親故事”,也再次佐證了:母親在人一生教育中的指引作用。良好的學校教育與和諧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一定會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位家長,我認為:
一、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關系
1、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當一個人出生以后,他第一個生活環(huán)境就是家庭,也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家長則是啟蒙之師,是一個人從小到大接觸教育的第一任教師,并且它會伴隨著人的一生。因此,家庭教育又稱“家教”、“扎根教育”。據(jù)資料記載:“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占70%,學校教育占20%,社會教育占10%?!笨梢?,家庭教育占據(jù)了絕對的比重,其中,家庭教育的重點是以品德教育為主,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因此,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教育,沒有良好家教的小孩子,即使學校教育再優(yōu)秀,一生也難有大成,因為他沒有良好的根基。德育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
2、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陣地,家庭有教育的職責和義務。教育是傳承社會文明,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主要途徑,學校教育則是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教育的任務就是:通過教育教學,提高中小學生的知識水平、知識面,思維方式,提高智力水平,以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但是,孩子千姿百態(tài)的性格、習慣卻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有義不容辭的教育職責和任務。《三字經(jīng)》里有這樣一句:“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惫湃苏J為教育孩子的責任來自于“家教”和“師教”兩個方面,短短的十幾個字,就把對子女教育責任分明。盡管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育那樣系統(tǒng)規(guī)范、專業(yè)集中,但是它在孩子身心發(fā)展上起到的定勢作用,這一點也是學校教育遠不能及的。
3、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共擔重任,不容忽視。學校教育是重點,家庭教育是基礎,社會教育則關系著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方向,同樣不容忽視。一個人從出生到發(fā)育、成長,都離不開教育,教育隨生命的開始而開始。俗話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孩子在家庭和社會這個大染缸中要學會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家庭教育與德育工作結合的途徑
學校把德育工作擺在首位,可見,德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靈魂,是孩子一生健康成長的養(yǎng)料。要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結合多年的教育實踐,我認為:
1、家長學校。通過家長學校對個體家庭進行指導和幫助,建立良好的家庭道德觀念,提升學生家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個人素質。通過家長學校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夠使家長們認識到自己平日教育子女的利弊,使家庭教育更科學、更規(guī)范。家長學校在學校德育工作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只有不斷地加強學習,才能形成與學校教育一致的德育觀念,才能積極配合學校開展的各項工作,家長學校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
2、設立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是是構建家長和學校交流的橋梁和平臺,是學校辦學的參謀機構,家長委員會成員大力支持學校工作,責任心強;善于聽取意見、辦事公道,贏得廣大家長的信賴;在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定的帶頭、引領作用。家長委員會和學校攜手,針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問題,協(xié)助學校做好德育等工作。同時,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進行監(jiān)督,及時向學校提出意見和改進的建議,與學校共同推進素質教育。家長委員會完善教育體系,與學校形成合力,促進學校工作健康有序地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3、召開家長會。家長會是當前學校與家庭極為普遍的一種溝通方式,為學校與學生家長提供了面對面、心與心交流的平臺,各年級每學期至少召開兩次家長會。班主任教師利用家長會,讓家長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面了解本班學生在學習成績、德育狀況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是家長了解孩子的窗口。
4、搞好家訪工作。家訪工作是教師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具體體現(xiàn),成功的家訪有利于優(yōu)化家庭教育,有利于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
5、創(chuàng)建班級網(wǎng)站。隨著網(wǎng)絡的普及與運用,創(chuàng)建班級網(wǎng)站,巧用“家校通”,更便于老師與家長交流、通告有關情況。在班級網(wǎng)站中,教師開設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欄目版塊,對學生、學校、家長、老師進行正面宣傳,體現(xiàn)“和諧教育”的精神。
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只有通過學校、家庭雙方的互動交流、相互支持、互樹威信,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德育的發(fā)展。精神成長的富足,定會蕩滌著孩子的心靈,定會終生受益匪淺,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雙管齊下,合力推進德育教育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吳錦驃.[M]《家長學校教材》(初中卷,小學卷)蘇州大學出版社.
[2] 李洪曾.[M]《現(xiàn)代家庭教育心理研究文集》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
[3] 吳增強.[M]《現(xiàn)代學校心理輔導》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