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林多
這個周末,我終于讀完了《狼圖騰》。此時的心情,用個現(xiàn)代詞匯來形容,叫作“心塞”。沒錯。當那昔日翠綠的額倫草原逐漸沙化,當草原狼不再歸來,當小狼結(jié)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我真的很心塞。
狼,作為幾千年額倫草原的圖騰,一直都是那里的人敬畏的對象。它教會了人太多。細想草原上人們的生活,幾乎與狼十分相像。
草原上的人們堅貞不屈,維護著草原的生態(tài)和平。然而,這一切卻毀在了包順貴與外來民工的手里。他們?yōu)榱双@取利益,殘忍地去掏旱獺幼崽,讓一直繁衍生息的老洞成了空洞;他們瘋狂地殺狼,讓狼群消失殆盡;他們更加殘忍地把狗打死,僅僅是為了吃狗肉……
小說的主人公陳陣,因為好奇掏狼窩,得到了一只小狼崽,為了防止被小狼咬到,陳陣不惜把小狼的牙掰掉。小狼漸漸長大,它渴望回到狼群。然而,由于它是在還沒有睜開眼睛的時候,就被陳陣抱走,因而,狼群并不一定認這只小狼,而且有可能把它咬死。再加上這只小狼已經(jīng)沒有了狼牙。因此,陳陣就一直用一條鐵鏈拴著它。
狼對自由和尊嚴的渴望強烈得驚人,在本就身負重傷的情況下,小狼依然拼命地沖撞鐵鏈,只為回歸狼群,幫助群狼作戰(zhàn)。久違的狼嚎喚起了小狼內(nèi)心深處的本性,骨子里的傲氣與血性被徹底激發(fā),這,在狼看來,比生命更重要。小狼一次次試圖掙脫鐵鏈。終于,在一天早上,陳陣不忍再看它難受的樣子,用半根鐵釬結(jié)束了它的生命。
我知道,陳陣是為了成全小狼的心愿——獲得自由,以及給它一個屬于草原狼的尊嚴,讓它像一條戰(zhàn)死的狼,靈魂可以飛向騰格里。
在小狼的事情上,陳陣與畢利格老人,第一次有了爭執(zhí)。這大概是因為漢人與蒙古人對“愛”的理解不同吧。陳陣認為,為小狼養(yǎng)老送終是對小狼的愛,而畢利格老人則認為,保留狼的尊嚴與自由才是愛。陳陣再三決策后,決定讓小狼以戰(zhàn)士而非病號的名義死去。也只有這樣,騰格里才會接受小狼的靈魂,否則,小狼即使死去也得不到自由。
我想,正因為愛,才要學會狠心,才要學會放手。
小狼死后,民工更加猖狂地殺狼,導(dǎo)致最后老鼠泛濫。
二十年后,當陳陣回到草原,草原上的人們,早已不是“馬背上的民族”。人們騎摩托車放羊,連孩子都有了槍……嘎斯邁家門前的最后一點草原也終被黃沙埋沒,蓋起了瓦房。
讀到這里,我們或許真有必要思考一下,科技的發(fā)達真的都是有利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