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茹娜/Peng Runa
圖1 張仃 兒童勞軍
圖2 張仃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
張仃先生是中國藝術設計事業(yè)的重要奠基人,也是一位民族風格設計大師,張仃的設計作品不僅實現(xiàn)了功能與審美,更賦予設計受眾濃郁的民族藝術體驗。鑒于此,本文擬分析張仃藝術設計作品的民族風格特色和特色形成的原因,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教正。
張仃先生藝術設計作品的民族風格特色從設計的主題和內容與中國現(xiàn)代史同步,民族書畫藝術精神在設計中的自然流露,質樸真誠、喜聞樂見的民間美術情懷,以及理想化的裝飾意境之美4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下面將分而敘之。
張仃不封閉于專業(yè)技術的探索,而是將自己的藝術追求融入歷史的宏大進程中,融入社會、民族的廣闊圖景中,他注重藝術創(chuàng)作與人生相統(tǒng)一,其設計作品的主題和內容與中國現(xiàn)代史同步,凸顯了關懷人生、關注時代的激情,這是張仃設計作品民族風格的突出標志。
在抗戰(zhàn)是時代最強音的20世紀30年代,張仃的設計以反對、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的侵華戰(zhàn)爭為主要內容。他創(chuàng)作了《獸行》《日寇空襲平民區(qū)域的賜予》等大量反帝愛國主題的宣傳漫畫,尖銳地批判侵略者的惡行,并通過《戰(zhàn)爭病患者的末日》《收復失土》等作品預示侵略者自取滅亡的必然結果,有力地喚起人民抗戰(zhàn)的勇氣與決心,對抗擊侵略起到了助力作用。解放戰(zhàn)爭時期,張仃為延安革命根據(jù)地大生產(chǎn)運動做的包裝、展示等設計向世界開啟了一扇傳播根據(jù)地政治、軍事、文化之窗。他創(chuàng)作的宣傳畫《實行民主改革》、《人民翻身興家立業(yè)》、《兒童勞軍》(圖1)、《保衛(wèi)果實學習文化》等作品,以民主政治改革運動、生產(chǎn)運動和土地改革等民族革命生活為題材,生動地反映了20世紀40年代中國民族革命的歷史面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共和國成立初期,張仃主持的開國大典、國徽、共和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會徽、“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紀念”郵票(圖2)等一系列國字號設計,運用具有鮮明工農(nóng)兵文藝審美特質的視覺符號,如光芒四射的五角星、高高飄揚的紅旗、顆粒飽滿的麥穗、堅實有力的齒輪,以及天安門、領袖像、燈籠等,呼應時代的激情和民族精神的激揚。十年浩劫后的中國處于面臨歷史性轉折的關鍵時期,張仃主持完成了首都國際機場大型壁畫群和動畫片《哪吒鬧?!罚▓D3、圖4)兩項在國內外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設計巨作,前者展現(xiàn)了“文革”后中國文藝創(chuàng)作的復蘇和欣欣向榮的精神面貌,被視為中國思想解凍的一聲春雷,被清華大學鄒文教授譽為“在中國文化專制的黑暗結束的背景上作了壯麗的開光”[1];后者塑造了一位讓人耳目一新的,機智勇敢、矯健活潑、有思想、有情感、有尊嚴的中華民族英雄形象,成為第一部受邀參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jié)的華語動畫片。
圖3 張仃 大型壁畫《哪吒鬧海》局部
圖4 張仃 大型壁畫《哪吒鬧?!肪植?/p>
張仃的設計通常帶有強烈的國家意志和主流意識形態(tài)色彩,凸顯了對歷史任務、時代精神、人民呼聲和主流價值觀的真切關懷和深度融入,由此賦予作品歷史的價值、民族的內涵和溫暖的情懷。他用自己的設計情懷和創(chuàng)作智慧去呼應民族的情緒感覺,去追求美麗的人格、美好的人性與人生的精神,這種永恒的追求讓其設計有了更加崇高的目標,讓其作品能夠在每個歷史時期都產(chǎn)生較為廣泛的歷史影響,甚至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也為其設計作品的民族風格增添了獨特的靈性。
張仃精于繪畫,他曾被中國漫畫奠基人葉淺予先生贊為“漫畫界的中堅力量”[2],被吳冠中先生譽為“中國山水畫發(fā)展史中的里程碑”[3],他晚年在焦墨山水和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梢院敛豢鋸埖卣f,張仃在繪畫領域的成就絲毫不遜色于設計領域的成就。
作為一位精通民族書畫藝術的設計大師,張仃的設計風格明顯有別于術業(yè)有專攻的設計師。其中,最為顯著的區(qū)別在于民族書畫藝術精神在設計中的自然流露。這種自然流露首先從書畫用筆在設計中的“跨界”運用——設計作品中“線”的形態(tài)充分體現(xiàn)出來。中國民族書畫以線條美為上,以線條來傳達民族藝術的精神,將線條視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和民族特有的生命形式。與設計作品中常見的扁平工整無變化的、等粗細的輪廓線截然不同,張仃的設計非常注重具有民族書畫藝術筆力、骨氣與神韻的“線條”的運用,其作品中的線條不是靜態(tài)的紋飾,而是與民族藝術的精神和民族審美心理的律動取得和諧一致,盡管形式質樸單純,其精神內蘊卻無限豐富。如在他的《裝飾》創(chuàng)刊號封面設計中(圖4),具有民族書畫視覺邏輯的線條所引發(fā)的深沉雋永的審美體驗就遠遠超出了作為一個構成單位在設計中的運用。他以線條的長短、粗細、曲直、方圓、濃淡、枯濕、肥瘦、剛柔、進退變化,激發(fā)“運動”的聯(lián)想,暗示高舉“衣食住行”四面彩旗之龍舟的氣勢與動向,由此活躍生命的意識,深入細微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意趣與精神。其次,張仃的設計布局與構圖也顯現(xiàn)了從中國書畫藝術位置經(jīng)營的審美經(jīng)驗中獲得的啟發(fā)。如《裝飾》封面設計中對龍舟背景大面積的“留白”處理,與中國畫中“計白當黑”的色彩美學修養(yǎng)相一致;《開國紀念》郵票設計中對時空局限性的突破,有中國繪畫散點透視的學理淵源;而他在展示設計中的造景與布局,也常常會體現(xiàn)出中國畫“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虛實美學趣味??梢?,民族書畫藝術對張仃的設計趣味與作品的風格特色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作為中國民族藝術精粹的書法與繪畫藝術,積淀著明顯的民族、社會內容,并在視覺語言與美學趣味上體現(xiàn)了民族的審美心理與情感,帶有民族精神的印記,呈現(xiàn)出鮮明的地緣文化特征。張仃在設計中流露出的民族書畫藝術精神,是他對民族藝術自尊與自信的突出表現(xiàn),也讓其作品從內在的韻味到外在的視覺不由自主地向民族文化的“視覺語言系統(tǒng)”靠攏,賦予作品敏銳的情思、蓬勃的生氣與民族心靈的默契。
張仃出生于民間美術資源豐富的陜北地區(qū),早在幼年時期,家鄉(xiāng)的民間美術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種子,培植了深厚的民間美術情感,不僅促使他成為中國民間美術的“守望者”,更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的設計風格。張仃的設計作品自然真誠,質樸清新,與浮華的視覺語言絕緣,體現(xiàn)了民族的喜聞樂見和廣大人民的審美情趣,這與民間美術質樸無華、貼近生活的素樸美不約而同地相似。
圖6 張仃 民間剪紙紀念郵票
圖7 張仃 全國漫畫展覽會宣傳畫
圖8 張仃 解放區(qū)青年代表團徽記
張仃對民間美術具有比同時代人更為開闊的視野。作為學院派大師,他不僅提出“民間藝術是工藝美術之根”的著名觀點,用盡一生去探究民間美術的價值,保護扶植瀕危的民間美術作品、作者和技能,還通過設計的巧思賦予民間美術時代的新鮮氣息,改變人們對民間美術的偏見,以及對宮廷藝術和民間美術“文”與“質”、“雅”與“俗”的狹隘界定,并由此形成自己淳樸真摯、深沉渾厚的民族風格。如在共和國成立初期主持的一系列出國展覽設計中,他引用民間石刻的審美趣味設計黑地金線的《搗練圖》背景墻來烘托展廳里的絲綢展品,引用剪紙的造型語言來點綴展館外長廊上的燈籠和紅色鏤空的展品說明“掛簽”,引用皮影的藝術形態(tài)來裝飾分割展廳空間的立式隔扇。他的每一次引用都不是在設計中簡單生硬地“添加”民間美術元素,而是將民間美術作為一種表現(xiàn)民族審美心理的符號,通過探究符號背后的民族精神、民族氣質與審美感情所獲得的體驗與靈感來拓展設計的空間,讓設計與民族審美心理的律動取得和諧的一致,讓作品中的民間美術元素在最合適的位置、以最恰當?shù)男螒B(tài)充分發(fā)揮其文化價值內涵,由此凸顯設計的民族文化屬性。他設計的民間剪紙紀念郵票(圖6)即是一個有力的證明。作品僅使用與中國民間美術色彩觀相一致的朱砂、青蓮、翠綠、鈷藍4種具有樸素、穩(wěn)定特質的單純色彩,來配襯精心選擇的公雞、駱駝、壽桃和教子4件陜北剪紙作品,以最簡潔明快現(xiàn)代的方式,恰到好處地烘托了民間剪紙藝術的原始風格,強化了設計的民族情調。張仃的民間美術情懷并不只局限于視覺領域,還深入到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等學科范疇,因此,他能夠以作品為媒介在觀者的認知與情感范疇映射出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與情感喜好。如他在20世紀50年代為首屆全國漫畫展覽會設計的宣傳畫(圖7)就引用“公雞戰(zhàn)五毒”的民間典故,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生活與人情風俗,將漫畫在當時社會的功用與意義,以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形式、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
以人民為創(chuàng)作根基的民間美術,這種類似于“俗語”“土語”的視覺形態(tài),有深厚的歷史積淀、頑強的生命力、生動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質和特定的視覺確認族群范疇。張仃在設計中對民間美術元素的開闊視野,藝術地搭建了設計與百姓之間溝通的橋梁,有效地引起觀眾的聯(lián)想與共鳴,并賦予作品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文化生活氣息。
理想化的裝飾意境之美是張仃設計作品的另一個顯著特征。張仃的設計作品呈現(xiàn)出濃郁的“裝飾風”。他曾經(jīng)從藝術學、民俗學、人類學的角度探究“裝飾”的內涵,不僅歸納提煉出“先放后收”“以大觀小”“方中見圓”“奇中寓正”4條裝飾法則,賦予設計作品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感,還將自己所有的情感想象和意志理想注入其中,通過裝飾化的設計手法,搭起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橋梁,建立合乎人類需要的、和諧理想的美好形態(tài),讓觀者在面對作品時,由富有裝飾意境之美的形式進入到理想化的精神生活中。換言之,張仃設計作品中的裝飾風格有別于純粹的“美化設計”之意圖,其“裝飾風”是他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種方式,其設計作品的裝飾意境帶有理想主義的情懷,是他對現(xiàn)實世界理想化的再現(xiàn)。
張仃理想主義的設計情懷從他對脫離社會創(chuàng)作的無比憎惡感,從他作品中飽含的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與寄托的熱切理想體現(xiàn)出來,他主持設計的大型動畫片《哪吒鬧?!肪褪且徊抠x傳統(tǒng)以新生的理想主義的寄懷之作。影片集濃郁的裝飾意境之美和浪漫主義的神話想象于一體,突破了視覺的約束和時空的限制,從代表人物的形象塑造到場景的穿插和時空結構的處理,多方位兼容了繪畫、戲曲、音樂等各個領域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精粹。他在設計中以史詩般壯美的、紀念碑式的裝飾意境來表達自己的社會感情,直指壓迫者的丑惡,與世界構建起一種新型的關系;他以飽滿的情感再現(xiàn)心目中理想化的精神領袖形象,匯集中華兒女的全部優(yōu)秀品質,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氣節(jié)、威武英勇的,如初生嬰兒般具有蓬勃朝氣和無窮生命力的民族英雄。張仃為中國解放區(qū)青年代表團設計的徽記(圖8)也是一件將自己的絕對精神和理想訴求蘊含于裝飾的意境之美的設計佳作?;沼涍x取中華民族精神結晶的鳥圖騰——鳳凰,作為“意”的表現(xiàn)與“境”的營造之對象,用形線合一的裝飾手法與意匠化的象征手法努力表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觀點與理想?;沼浾w感覺完整、飽滿、淳厚、生動,富有力度,氣魄非凡,從熊熊烈火中重獲新生、鳴唱奮飛的鳳凰直觀可辨地表達了頑強的意志與生命的“力之美”,強有力地感染著觀眾的精神領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發(fā)揮了喚起解放區(qū)軍民不畏艱難、英勇抗敵的頑強精神的社會功用,具有典型的時代氣息。
張仃用理想化的裝飾意境寄托他對民族命運的強烈關懷。其設計作品的“裝飾風”既是一種感性的藝術抽象,亦是一種理性的精神訴求,是他對當時世界的體認與把握,與特定時期的先進世界觀相一致,與民族的主流思想、情感、愿望密切呼應,是特定時期先進文化的衍生物與物化存在方式,其裝飾之美不只是一種藝術手段或圖式,還兼具社會的功能與文化符號的功能,是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和民族特質的理想化的裝飾風格。
張仃先生是中國藝術設計民族風格探索的先行者。他在藝術設計領域取得的成就有力地表明,唯有具備民族特色的設計,才是最為國際化的設計。在探討其設計作品的民族風格特色之后,筆者認為,以下4方面因素是張仃先生藝術設計作品民族風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位設計師,張仃對民族精神和時代需求有著準確的理解與把握,他并不將自己孤立地作為一位專業(yè)技術人員而存在,而是自覺地將個人的專業(yè)特長融入民族精神和時代需求之中,這種融入有助于設計境界的提升,讓其設計有了明確的情感歸屬和強大的精神支撐,由此在作品中烙上深深的民族“印記”。如20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他的設計作品通常流露出面對民族危亡的憂患意識和“以國家之務為己任”的政治覺悟,這是他對那個時代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自覺觀照。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他的設計作品又以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寬廣視野,廣泛吸收人類優(yōu)秀藝術成果,來彰顯一種兼容并蓄、昂揚進取的時代精神,這是他對當時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觀照??梢?,民族精神在張仃的設計中發(fā)揮著難以估量的意識主導作用,對民族精神和時代需求的自覺觀照正是張仃藝術設計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識別性、濃郁的民族風格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大多數(shù)人眼中,搞藝術的人是不大愛讀書的,但張仃卻是一個例外。從他發(fā)表的近百篇文章來看,其閱讀面不僅涵蓋了藝術史和藝術技法等專業(yè)知識,還包括了古今中外文史哲等諸多學科領域的積累。這種廣泛全面的知識積累讓他能夠將各方面信息融會貫通,站在一個較高的角度去進行設計構思,批判地吸收民族優(yōu)秀藝術遺產(chǎn),從而賦予作品文化的內涵。此外,廣泛的藝術興趣也對張仃設計民族風格的形成發(fā)揮著重要影響。藝術接受之廣,讓他能夠通過對各門類藝術的縱橫比較,探究不同歷史時期和不同地域藝術風貌之異同,進而對形式美的規(guī)律形成更加客觀與深刻的認識,也有助于他突破僵化的固定模式,打通各種約束與界限,以開廣的藝術視野博采眾長,讓作品呈現(xiàn)出煥然一新的民族風格形態(tài)。
從張仃先生在繪畫和書法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來看,其筆墨功底非同一般。他的焦墨作品腴潤、厚重,既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筆墨,又比中國傳統(tǒng)繪畫多了些時代氣息和蓬勃朝氣,猶如交響樂中敲擊樂器的鏗鏘之音,雄強高昂。他的小篆用筆靈動、遒強,具有石鼓文結體寬博舒展、氣韻樸茂自然的風格特征。扎實的筆墨功底豐富了張仃設計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為他在設計上獲得藝術升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促使他由技進道地對民族藝術風格形成更加深刻的領悟,從而對其設計思維、審美和表達的方式均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此外,張仃身邊有許多出類拔萃的優(yōu)秀藝術家朋友,如葉淺予、張光宇、黃苗子、郁風等人,這些人大多是民族風格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在與這些優(yōu)秀藝術家朋友的交流、溝通、合作、共事的過程中,他們的民族風格觀必然會從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張仃設計創(chuàng)作的民族風格審美趣味。
張仃先生擁有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這種天賦讓他能夠在藝術創(chuàng)造方面具有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天才性的先知先覺。他能夠從人們不以為然的日常生活中——如雪白饅頭上鮮紅的圓點,農(nóng)村女孩眉心上的胭脂點,平民瓜皮帽尖上殷紅的圓頂,發(fā)現(xiàn)美的趣味,提煉美的規(guī)律??梢?,他對形式之美具有天性般的感悟能力,而他的設計作品,更是讓人時時刻刻地感受到這種原生態(tài)的、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的存在。如他能夠用農(nóng)村最為尋常的農(nóng)具——篩面的籮圈和籮網(wǎng)設計制作成浪漫質樸的壁燈,驗證了其得天獨厚的藝術天賦。在藝術領域得天獨厚的先知先覺,讓張仃先生保有持久的藝術創(chuàng)造熱情,而這股熱情又讓他比一般人更加熱愛生活。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走遍大江南北觀察摹寫民族生活,這讓他的設計隨處可見生活的痕跡,同時也讓他的設計思維不受制于習慣與常態(tài)化的模式,讓他能夠不去重復別人的創(chuàng)作成果,甚至也不必重復自己已經(jīng)取得的創(chuàng)作成果,讓其作品具有多元飽滿的形態(tài)、持久的生命活力和深沉厚重的民族風格特色。
鮮明的民族風格是當今設計吸引世界目光的重要核心競爭力。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尷尬現(xiàn)實是,設計民族化的呼聲遠遠高于優(yōu)秀民族風格設計作品的產(chǎn)出數(shù)量,有許多設計師仍然在創(chuàng)作中將民族風格簡單地理解為民族符號的添加。張仃先生的設計作品造型樸素,形式簡潔,色彩濃郁,構思奇巧,是學界公認的中國當代民族風格設計的光輝典范。認真研究其作品的風格特色,分析其作品民族風格形成的原因,無疑有助于對設計民族風格形成更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