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尚 李艷婷 周林
摘 要: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是從山西雁北地區(qū)沙棘腐木上分離獲得的嗜藍孢孔菌屬的新種,這個種類具有特殊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該研究對其菌絲培養(yǎng)條件即溫度、pH值、碳源營養(yǎng)、氮源營養(yǎng)進行了試驗和分析。結果表明,該菌菌絲體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容易生長,其最適生長溫度為25℃,在最適溫度下30d左右可長滿平皿。最適培養(yǎng)條件:pH為6.0,碳源為葡萄糖,氮源為蛋白胨。這些結果為該菌的人工馴化栽培和功能食品開發(fā)提供了參考和依據(jù)。
關鍵詞: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Zhou;培養(yǎng)條件;溫度;pH值;碳源;氮源
中圖分類號 R2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5-0025-3
Abstract: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 is isolated from the thermophilic fungus spore species of blue hole in Shanxi Yanbei area. This species has a special functional component and has high medicinal value. The mycelial cultur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H value, carbon source nutrition and nitrogen source nutrition were tes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ycelium was easy to grow on the artificial medium, and the optimum growth temperature was 25 ℃, and the culture dish could be filled by mycelium in 30 days at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The optimum culture pH was 6,carbon source was glucose,and nitrogen source was peptone.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domestication cultivation and functional food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inal fungi.
Key words: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Culture conditions; Temperature; pH ;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是一種從山西雁北地區(qū)沙棘樹分離獲得的嗜藍孢孔菌屬真菌,屬擔子菌門(Basidiomycota)、傘菌綱(Agaricomycetes)、銹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銹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嗜藍孢孔菌屬(Fomitiporia),子實體蛋白質含量16.10%,粗多糖2.14%,粗脂肪1.02%,氨基酸12.51%,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葡聚糖、黃酮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功能性成分,是一種具有很高開發(fā)和利用價值的藥食兩用菌類[1]。本試驗初步研究了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體的培養(yǎng)條件,探究了其最適溫度、pH值、最佳C源和N源,以期為新菌子實體的培養(yǎng)與開發(fā)利用提供技術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 試驗菌株材料采集于山西雁北地區(qū),地區(qū)海拔1352m;為針闊葉林和混交林地生長地帶,寄主為沙棘樹(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標本編號SXSYJBB1510,保存于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內。以采集的新鮮子實體,進行組織分離得到純菌株,保存于山西省農科院食用菌所內(SXSYJJZ No.1510)和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 No.13380)。
1.2 培養(yǎng)基及培養(yǎng)方法 從溫度、pH值、不同營養(yǎng)成分C源和N源4個方面對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進行室內培養(yǎng),將試驗菌種0.5cm×0.5cm母鐘菌塊接種到培養(yǎng)皿(90mm×90mm)10mL培養(yǎng)基中,探索其最適溫度、pH值、最佳C源和N源。
1.2.1 溫度試驗培養(yǎng)條件及其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以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為基礎培養(yǎng)基,分別在15℃、20℃、25℃、30℃、35℃的溫度下進行培養(yǎng),每個培養(yǎng)皿(90mm×90mm)為一個處理,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每天測量菌落的直徑,計算平均生長速度,探索菌絲體生長的最適溫度。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成分:馬鈴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磷酸二氫鉀1g、維生素B110mg,水1000mL,pH自然。
1.2.2 pH值試驗培養(yǎng)條件及其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以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為基礎培養(yǎng)基,滅菌前用1mol·L-1的NaOH溶液和1mol·L-1的HCl溶液進行調節(jié),pH值分別為5.0、6.0、7.0、8.0、9.0,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為便于測量,在25℃下培養(yǎng),每天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平均生長速度,探索菌絲體生長的最適pH值。
1.2.3 不同C源對菌絲生長速度的影響 選擇葡萄糖、蔗糖、麥芽糖、玉米粉、可溶性淀粉等5種作為C源,分別加入無C基礎培養(yǎng)基,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培養(yǎng)條件25℃,每天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平均生長速度,探索菌絲體生長的最適C源。無C基礎培養(yǎng)基:KNO3 3.0g、KH2PO4 1.0g、K2HPO4 0.4g、MgSO4 0.5g,定容至1000mL,pH6。
1.2.4 不同N源對菌絲生長速度的影響 選擇蛋白胨、尿素、牛肉浸膏、酵母汁、硫酸銨等5種作為N源,分別加入無N基礎培養(yǎng)基,共5個處理,每個處理5個重復,在25℃下培養(yǎng),每天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平均生長速度,探索菌絲體生長的最適N源。無N基礎培養(yǎng)基:葡萄糖20.0g、KH2PO4 1.0g、K2HPO4 0.4g、MgSO4 0.5g,定容至1000mL[2],pH6。
2 結果與分析
2.1 溫度試驗培養(yǎng)條件及其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從表1看出,菌絲在15~35℃之間都可以生長,從菌絲生長勢上看,25℃時菌絲生長勢最強。15~20℃低溫時,菌絲較密,隨著溫度升高時菌絲生長狀態(tài)變稀疏。在15~20℃時,菌絲生長速度極為緩慢,25℃時生長最快,達到2mm/d;當溫度升高時,菌絲生長明顯減緩,35℃菌絲生長速度只有25℃時生長速度的50%左右。而且在35℃下生長至第7天時,由于培養(yǎng)溫度過高,培養(yǎng)皿內培養(yǎng)基變干菌絲停止生長。差異顯著性測驗結果表明,菌絲在25℃和30℃時生長速度最快,且與其他溫度處理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2.2 pH值試驗培養(yǎng)條件及其對菌絲生長的影響 表2所示,菌絲在培養(yǎng)基pH5.0~7.0范圍內都能生長。pH6.0時菌絲生長速度最快,達到2mm/d,菌絲較濃密,菌絲生長勢旺盛;當pH[>]6.0時,菌絲生長速度隨著pH值的升高而減慢,生長勢也減慢。由此可見,該菌菌絲適于在偏酸性的環(huán)境中生長。同時,差異顯著性測驗結果表明,pH6.0對菌絲生長速度的影響與其他處理間有顯著差異。因此,在本實驗中,pH6.0為該菌菌絲生長的最適pH值。
2.3 不同C源對菌絲體生長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F(xiàn)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對不同的碳源利用效果不同,在麥芽糖、玉米粉、可溶性淀粉的培養(yǎng)基中雖然菌絲生長速度很快,但菌絲非常稀疏,長勢很弱;在以葡萄糖和蔗糖為主要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其菌絲生長速度較慢,但菌絲濃密或致密,生長勢較強。所以綜合來看,F(xiàn)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生長的最適碳源為葡萄糖,其次為蔗糖。
2.4 不同N源對菌絲體生長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看出,蛋白胨和牛肉浸膏的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濃密、生長速度快、生長勢強,酵母膏次之,生長速度和生長時都很好,只是菌絲濃密程度不如前者。以尿素為N源的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極慢,生長勢也弱,菌絲萌發(fā)也較遲,接種后10d才開始萌發(fā)。
3 討論
本文從溫度、pH值、不同營養(yǎng)成分C源和N源4個方面對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生長狀況進行了初步探討,從菌絲生長速度,菌絲密度和生長勢等的觀察測試,初步找出了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5℃、pH值6、最佳C源為葡萄糖和蔗糖和最佳N源為蛋白胨。
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體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容易生長,在最適溫度下30d左右長滿培養(yǎng)皿,較慢于其他種類的木腐菌[3-5]。通過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以看出,F(xiàn)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具較廣的生長溫度,10~35℃都能較好的生長,在25℃和30℃時生長速度最快。
在本次實驗中,pH值不同,對菌絲的生長狀態(tài)影響不是很顯著,pH值為6時,生長勢稍強,其他處理未見明顯差異。但是在不同的pH條件下,對菌絲的生長速度有很大的影響,菌絲在pH6.0時生長速度最快,菌絲較濃密且生長勢旺盛,雖然如此,但在從整體上看,其他pH梯度下也能較好生長,表明pH值可能不是影響其生長的主要因素。曹春蕾等在桑木層孔菌固體培養(yǎng)條件的研究中也得到了pH在5.5~8.0范圍內變化時菌絲生長差異不大的結論[6]。
該菌菌絲對不同的碳源利用情況差異顯著,在以葡萄糖和蔗糖為主要碳源的培養(yǎng)基中,其菌絲生長速度較慢,但菌絲濃密或致密,生長勢較強,所以最適碳源為葡萄糖,其次為蔗糖。在桑木層孔菌的固體培養(yǎng)條件研究中也表現(xiàn)為以葡萄糖為碳源時生長速度比淀粉為碳源時稍慢,但長勢最好[6]。菌絲在N源的利用上差異不大,蛋白胨是菌絲生長最佳的N源。但在尿素培養(yǎng)基上卻抑制其生長,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
國內首次報道Fomitiporia yanbeiensis S. Guo & L. Zhou菌絲培養(yǎng)條件研究結果,其最適溫度為25℃,最適pH為6.0,最佳碳源和氮源為葡萄糖和蛋白胨。該菌作為一新種極具研究和開發(fā)價值,本試驗提供了一些人工培養(yǎng)基本參數(shù),為今后該菌的菌種制備及大規(guī)模發(fā)酵利用等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郭尚,龐榮,郭麗宏,李艷婷,等.嗜藍孢孔菌屬一新種的營養(yǎng)成分及其急性毒性分析[J].中國食用菌,2016,4.
[2]周緒申,李娟,戴玉成.木蹄層孔菌培養(yǎng)條件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8,23(5):127-129.
[3]劉春靜,張曉陽,戴玉成,等.鮑氏層孔菌培養(yǎng)條件的研究[J].菌物學報,2005,24(2):306-309.
[4]魏玉蓮,周寶祥.香味全緣孔菌培養(yǎng)條件的研究[J].林業(yè)科學研究,2005,18(4):451-454.
[5]戚淑威,袁理春,趙琪,等.不同培養(yǎng)條件對野生豬苓菌絲生長的影響[J].中國食用菌,2007,26(5):41-43.
[6]曹春蕾,崔寶凱,包海鷹.桑木層孔菌固體培養(yǎng)條件的研究[J].菌物學報,2011,30(3):486-490.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