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藝術作品作為文化的一面鏡子,使人觀察和思考世界各地文化差異。而這個展覽的目的之一就是收集和比較這一切。
近日,在法國雷恩圣喬治的一個游泳館上空升起了一輪滿月,它會緩慢自轉,從內部被點亮后,幾乎就是月亮的近景放大——令人恍然間有月球近在咫尺之感——這哪是在游泳,分明是太空遨游。
這輪直徑達7米的“月亮”是英國多媒體藝術家盧克·杰拉姆(Luke Jerram)的一件裝置作品,被命名為“月亮博物館”,由圖像、燈光和音樂共同組成,杰拉姆邀請了BAFTA和Ivor Novello獲獎作曲家Dan Jones,配合場景專門制作了音樂《Moon-inspired》。
這不是藝術家天馬行空創(chuàng)造的草包“月亮”,而是嚴謹到每一個細節(jié)都達到了目前人類所能獲得的最高精度。“月球”表面覆蓋著尿烷尼龍材料,比例尺是1:500000,即它表面的1厘米實際代表了月球表面的5000米。月球表面的圖案,與NASA人造衛(wèi)星運送的月球軌道探測器最新拍攝的高分辨率照片保持一致,每個細節(jié)都高度清晰。該探測器由美國地質調查所的天體地質學中心創(chuàng)建。
“月亮博物館”首次亮相是在2016年8月的英國布里斯托爾國際氣球節(jié)上,當時參展了兩輪月亮氣球,一個填充空氣在室內使用,另一個充滿氮氣在室外使用。展覽期間,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還專門為這件裝置作品開設了講座。
“月亮”曾在布里斯托爾漆黑的街道上飄浮了數日,讓公眾沐浴在月光下,如今又懸浮在只高出游泳池1.5米高的空中,游泳者可以游到“月亮”背面看個究竟。期間它已經飄過了英國乃至歐洲的很多地方,據杰拉姆介紹,未來這尊“月亮”還會在世界各地旅行長達10年。
藝術家會跟隨他的“月亮”,在各地通過線上和線上的調查問卷和視頻等手段,收集人們對月亮的一切思考和想法——從神話到科學?!耙欢〞形寤ò碎T的各種說法,比如美國人可能首先會想到阿波羅登月,而中國的月亮在中秋節(jié)最著名?!北R克·杰拉姆接受《自然》雜志采訪時說。
數千年來,作為唯一的夜間光源,月亮已經成為文化的鏡子——一些民族的歷法基礎,輔導夜間航行,被崇拜為神,比如希臘神話里的月亮神阿耳忒彌斯(狄安娜),印度教的月神Chandra以及佛教的月凈菩薩和中國的仙女嫦娥等。藝術家、詩人、科學家、作家和音樂家都把月亮當做是靈感的源泉,形成了他們各自獨特的科學和宗教聯系。
像月亮一樣,藝術作品作為文化的一面鏡子,使人觀察和思考世界各地文化差異。而這個展覽的目的之一就是收集和比較這一切。
“現在很多人只看到月亮周圍的摩天大樓,我希望重新恢復人們對夜空的驚奇感?!苯芾钒褜υ铝陵P注的起因歸結為自己的色盲,他說色盲導致自己對亮光有先天的知覺興趣。從不把自己單純當成藝術家,他一直著迷于最新的月球科學研究。“最近的太空任務就發(fā)現在月球的兩極存在水凍冰塊。月亮被認為是未來人類到達火星的一個中途補給站。1959年蘇聯的月球3探測器拍攝到了月球的反面,和我們看到的這一面完全不同,那里就沒有黑暗的斑駁,而月亮博物館第一次讓大多數公眾看到月球的另一面。在首展地布里斯托爾有歐洲第二高的潮汐差,高低潮之間相差13米,所以我每天騎車跨過塞汶河去上班時其實都在受月亮影響。”
除了神秘的潮汐,月亮還極易引起視覺錯亂。比如接近地平線時月亮看起來似乎更大,看到月球表面的特寫鏡頭時會覺得它非常灰暗,然而它夜空中又顯得難以置信的明亮。杰拉姆想更深層地解釋這些“錯覺”,所以他著迷于跟科學的交流,并完成了工程學的基礎課程?!皵祵W和工程學是我藝術實踐的一部分,它們能夠幫我解決問題和設計作品。”事實上,科學家和藝術家常常會提出類似的問題或質疑,他們只是在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現象背后的東西,“當然探索結果也會導致非常不同的答案?!苯芾方洺J盏娇茖W家的請求,希望他通過藝術手段幫助他們傳播其研究成果,“這樣可以在精確性、可及性和靈感上達到平衡。”
帶著自己的裝置藝術環(huán)球旅行,杰拉姆不是第一次了,之前于2008年發(fā)起的“Play Me, I'm Yours”活動,至今仍在各個城市繼續(xù),已經在全球近50個城市的街頭放置過1300多架鋼琴,直接受眾(彈奏者和聽眾)將近20萬人。這些鋼琴出現在城市的廣場、公園、巴士車站、火車站、集市、渡口等公共場所,彈奏者有幼童、難民、流浪漢、音樂家等等——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即興來上一曲,然后陌生人之間開始自然地交談。
杰拉姆之所以發(fā)起這個活動,源于每周末他都會去當地一家自助洗衣店,總是遇見相同的人卻從來不交談。他突然意識到,在一個城市里大家都沉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把鋼琴加入這些空間中,也許可以起到催化劑的作用,打破空間的沉默,讓無數陌生人之間產生聯系。
2015年在倫敦利物浦街車站,兩個陌生人因為放置在車站的鋼琴相識。他們互相展現琴藝,交流心得,后來相愛了。在婚禮上,他們邀請了這架鋼琴作為他們相戀的見證。兩個在悉尼為不同媒體工作的記者,因為報道街頭鋼琴的活動認識,他們后來也結婚了,并邀請盧克參加他們的婚禮。一個在巴西圣保羅車站工作的清潔工,女兒上了四年鋼琴課,但家里沒錢買鋼琴,她從沒看過女兒彈鋼琴。因為這個活動,她聽到了女兒為她彈奏的樂曲?!八袆拥每蘖恕!苯芾氛f,“城市里有那么一些人,他們覺得自己去不起話劇院、音樂會,他們的身份不適合參觀美術館等所謂的高雅藝術。而“Play me,Im yours”將鋼琴放在了他們的社區(qū),讓他們離藝術如此之近,這才是這個創(chuàng)意存在的最大意義和價值。”
該活動官網上收錄了所有活動城市的視頻,多年來媒體和公眾總是戲稱杰拉姆帶著鋼琴在全球旅行,他們來到哪里,哪里就多了一些交流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