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宇
【摘 要】教師在社會中是代表成年人的一代,而學生則是代表未成年人的一代,這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兩代人之間形成的代溝障礙,自然使他們心與心無法相融。這需要心靈的溝通,只有師生心靈真誠一致的時候,才是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溝通;心靈;教育;希望
記得中國移動公司有這樣一句廣告語:“溝通從心開始”。是的,生存在社會上,溝通與交流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今天我要說的那一次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將會影響我的一生,為我的教育之路指明方向。
清楚記得那年的9月份,那時我還是一名剛剛離開校園的畢業(yè)生,懷著忐忑的心踏進了一間城鎮(zhèn)小學當新老師,校長讓我?guī)昙壱粋€比較頑皮的班,還讓我放手嚴管,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教師,還真是一次全新的經(jīng)歷。班里有個學生小章:家長離異,在家沒人管;在班一向橫行無忌,看見別人有什么好東西就搶,只要有誰說“不”,他就拳打腳踢,同學們都怕他。有一天,他逃學離家出走,我決心要把他找回來,一天兩天過去了,終于第三天晚上10點在他家附近的一座房子的門口找到了他。他看見我先是一驚,馬上想逃跑,我連忙抓住他的胳膊,拉到旁邊的石板上坐下,誠懇而耐心地跟他談了1個多小時。開始時他總是扭過頭去不理不睬,后來聽到我那朋友般的勸告,看到我那真誠的樣子,終于被感動了。他向我說出了離家的原因:老師諷刺我,同學躲著我,家長打罵我,他們都不要我,你也別管我了。聽了學生的話,我堅決而誠懇地說:“不!我要管,管到底!你必須回家,明天到學校上學?!?/p>
之后,經(jīng)過我無數(shù)次情感的溝通,小章在日記本上寫道:“老師你真好,我真服你了,今后看我的行動吧!”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半年后,在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下,這個曾經(jīng)桀驁不馴,對自己都不抱希望的學生也嘗到了成功的甜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后來他在校安全知識競賽中獲得三等獎,還被同學們選為勞動委員。
學期末時,在全鎮(zhèn)的新教師經(jīng)驗交流會上,我向全鎮(zhèn)的老師以《溝通在心靈,希望在轉(zhuǎn)角》為題,說了這個真實的教育故事,得到了一浪又一浪的熱烈的掌聲。打那開始,我堅信一個故事改變一種思想,一種思想感悟一段歷程,一段歷程銘記一段人生。同時,我也懂得怎樣用愛心對待學生,怎樣與學生進行溝通才能真正感化學生的心靈:
一、先了解學生,不要僅僅把學生當成被教育的對象
教師只要了解了學生的所思所想,他的教育才可能到位。
二、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特點
學生是千差萬別的,不可能完全一樣,有的學生會乖巧一些,聽話一些,也有的學生可能就比較淘氣。對于老師的要求,有的學生就能夠理解,有的學生就不能完全理解。教師要看到差別,不能要求整齊統(tǒng)一,千篇一律,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要予以尊重。尊重是愛是前提,沒有尊重就沒有愛。
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給予肯定、表揚
贊美別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別人的生活,也照亮自己的心田,有助于發(fā)揚被贊美者的美德者和推動彼此友誼健康的發(fā)展,還可以消除人際間的齟齬和怨恨,更是促進孩子快樂健康成長的一劑良藥。真誠的贊美不但會使被贊美者產(chǎn)生心理上的愉悅,揚長補短,更能使其樹立對人生樂觀、欣賞的態(tài)度。
四、用發(fā)展的目光來看待學生的成長
成長總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當您覺得學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時,不要灰心,更不能一下子把學生打入另冊,要耐心等待。教育常常是三分教七分等,在等待和幫助中讓學生成長。
也就是這樣,通過這次經(jīng)歷,讓我這個初生牛犢對教育充滿了激情,深深體會到: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希望,作為教育者的我們,都努力地擦亮希望的火花,點燃希望的火把,然而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那轉(zhuǎn)角處的希望就會從我們的指間悄悄溜走。要知道,轉(zhuǎn)角內(nèi)外或明或暗,我們不能否認,教育的真諦是激勵,喚醒和鼓舞,然而現(xiàn)實的生活中又有多少值得我們深思的故事啊!小章只是我的教育之路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學生”,往后的路上還有多少個小章,我無法知道。我感謝那一個9月的黃昏,那位“頑皮”的學生那樣對我敞開心扉的溝通與交流。我更感到欣慰的是:如果沒有那一次談話,一次心靈的溝通,讓我深深凝望轉(zhuǎn)角處的希望,讓我在我的教育教學這條廣闊而綿長的路上更多了一份關注,讓我多一份關注那些總被忽視的看似堅強卻又十分脆弱的心靈。
參考文獻:
[1]《中小學班主任優(yōu)秀工作案例選》.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讀本》.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