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克秀
大文豪伏爾泰曾說過:“激情是使航船揚帆的驟風,有時也使它沉沒。但沒有風船就不能前進?!钡拇_,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激情,就一定能把它辦得更好。課堂教學亦如此,只要教師滿腔熱情、積極投入就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圓滿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學實踐證明,激情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力。
當前教學改革已在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為核心,已成為教改最強音,填鴨式的教學早已成為改革的絆腳石,啟發(fā)式的教學正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而“啟”又大多是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來完成的。它呼喚教師要有激情,以一片真誠去感化學生,誘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應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呢?我以為:
一、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1.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學生之所疑
(1)在一次公開課中,我在課前先問:“同學們,今天來聽課的老師很多,大家緊張嗎?”學生都說:“不緊張?!保▽W生們口是心非的回答更說明他們心理緊張。)我又說:“大家沒講心里話,這么多人聽課,老師也有點緊張?!睂W生齊笑,緊張感頓時消除了。我說:“我們要講心里話,上課的時候希望同學們積極舉手發(fā)言,不要怕講錯,大家能做到嗎?”學生情緒高漲,高聲說:“能!”一下子就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情緒,融洽了師生感情,使學生的思維迅速活躍起來。
(2)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通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但是,由于七年級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環(huán)境及老師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這大大壓抑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有話不敢說。隱藏,學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辦法,穩(wěn)定學生情緒,與學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導,鼓勵同門把經歷過的喜、惱、哀樂用語言表達出來,與他們共同分享,這樣,我很快就成了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就敢于和我說話了。
2.運用多媒體教學,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積極性
(1)語言是老師教學工具,是師生間情感交流的橋梁,然而激發(fā)學生情感只憑呆板的平鋪直敘是打不到目的。這就要求老師必須語言生動形象,必須深研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講出作者的喜、怒、哀、樂,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與作者產生共鳴。有一位老師在講《十里長街送總理》時,首先是伴著哀樂有情感的朗誦課文,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接著用低緩的語調,壓抑的心情重復讀“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學生充分感受到在那樣陰冷的環(huán)境下等待總理的靈車,心情是多么沉痛。再懷著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用不同的語氣描述各種等待的人們,使學生如見其場面,每一個人都纏著黑紗,胸前佩戴著白花,探著身子,踮著腳跟張望,學生感受到了人民對總理的尊敬和愛戴。接著用低沉的語調,緩慢的語速講解靈車到來時的情景,學生們也仿佛在莊嚴肅穆地目送周總理的靈車緩緩前進,消失。然后用激昂的情緒講解著周總理生氣受人民愛戴,但又無可奈何的心情,使用懇切的語氣,加快的語速,像是哭著哀求:希望時間能停下來,靈車能停下來。學生和人們有同樣的想法:靜靜地站著,等著周總理回來。上完這課后,學生都非常悲痛,可見他們已經深刻了解課文內容,領會了中心思想。
(2)借用先進的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教師要會捕捉時間,把握火候,巧布疑陣,巧設懸念,使懸念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緊“逼”,“逼”出學生的求知熱情,展開他們想象的翅膀,讓他們自由遨游在知識的天空。單用一只粉筆,單靠一塊黑板,單憑一張嘴,根本無法達到“后疑推前疑”的效果。而“紫原豐富”、“博大精深”的多媒體輕易地彌補了這一缺憾。在講《天上的街市》時,當我用錄音機播放課文,叫學生邊聽邊展開豐富的想象后,學生馬上就問:牛郎、織女星在哪里?什么是銀河?什么是銀河系?這些問題單憑干癟的嘴是說不清的,道不明的,但當我利用課件放映出浩瀚無際的天空,用鏡頭聚焦在那“有蒙蒙的像云一樣的一片,斷斷續(xù)續(xù)從北到南橫過天空”時,學生豁然明白,哦!那就是銀河!當那“像一個扁平的車輪并且不斷旋轉的空間”出現(xiàn)在學生眼前時,學生會不約而同地說,那就是銀河系呀!找到了銀河系,學生又會問牽牛、織女星在哪里呢?在圖像的引導下學生會很快指出:那連成像七弦琴的七顆星中最亮的那顆是織女星,那連成像天平座的三顆星中中間的那顆是牛郎星。他們會像傳說中的那樣“七七相會”嗎?這個難以觸摸的問題,讓我束手無策了。但利用多媒體會讓學生明白兩個星星是永遠不會相遇的,那么在銀河系外又有什么呢?——一問接一問,一疑連一疑,問問深化,題題精華。但這些牽動文章動脈的一系列問題用逼真的圖像展現(xiàn)出來時,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在這懸念迭出的教學中,利用直觀的科學現(xiàn)象,由詩歌開始從談牛郎織女星說開去,再介紹天文知識,最后談到人生感慨,水到渠成地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學生在起伏跌宕的學習中,怡情悅性,了解了科學知識,得到了人生啟示——不會因為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感嘆生命的短暫和藐小!
二、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評價
1.課堂教學要盡可能地采用鼓勵性的語言
由于問題本身的難易程度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學生的答案也會參差不齊,有的甚至風馬牛不相及。這種情況下,教師點評一定要慎重,應堅持鼓勵的原則,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努力探索激勵、喚醒、鼓舞學生的有效因素。適當滿足學生的“虛榮心”,多鼓勵他們,提高他們思考和回答問題的興趣。如果一個人的優(yōu)點、進步、成就得不到及時的贊美和恰如其分的評價,就會喪失信心。對回答得好的同學當然要毫不吝嗇地鼓勵表揚,讓他們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對即使答案有偏頗甚至完全錯誤的學生,也不要輕易否定,而要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加以引導、激勵。特別要鼓勵那些成績較差,平時不愛發(fā)言,偶爾舉手的同學,讓他們感到努力就有收獲。如:“你的回答基本正確,但是要換一種說法或許會更好?!?/p>
2.對學生的評價教師要融入情感
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以及自學思考后提出的疑問,都是他們的勞動成果,希望得到教師公正的、熱情的評價。此時教師的態(tài)度情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熡酶挥懈星?、精煉的語言去點評,會如柔柔的春風,融融的陽光吹拂溫暖學生的心靈,會在學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漣漪,讓同門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如一個學生把“蔡桓公”的“桓”讀成“恒”,引起其他同學的哄笑。教師卻沒笑,相反,他以熱情的口吻說:“我發(fā)現(xiàn)某某同學真的進步了,他開始獨立思考問題了,‘桓和‘恒是形近字。沒有好好聽課是他的錯,但他能根據‘桓字的字形聯(lián)想到‘恒字的讀音,說明他進行了獨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認得的字就不讀,如果他能經常這樣獨立思考問題,學習就會有進步。這樣的同學不值得贊美嗎?”一番熱情的點評不僅使該學生增強了自信心,也使別的同學從中悟出了道理。
三、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教學方法,要融貯自己的激情不斷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