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雨
即便史玉柱熟諳資本市場,若想讓巨人網絡長期維持高股價、高市盈率也不是易事。今年4月后,巨人股價急轉直下,4個月內股價下跌45%,市值跌去近600億元
頂著中概股回歸樣本、游戲第一股光環(huán)的巨人網絡(002558.SZ),最近在資本市場不再受捧,今年3月31日至8月2日期間,公司股價由77.95元跌至42.71元,幅度達45%。但在公司剛借殼世紀游輪時,曾歷經20個漲停板。
雖說股價下跌,巨人近來在資本運作方面卻一直動作不斷,只是這些舉動未能引發(fā)股價上漲。公司曾先后出臺定向增發(fā)計劃,以此收購外國游戲公司,并且曾成立互聯網醫(yī)療公司,最近,又與14家公司聯合成立互聯網金融公司——薔薇控股。
巨人投資入股薔薇控股,是基于哪些考量?今后是否會加大資本運作力度?公司如何看待當前的估值?就以上相關問題,《投資者報》記者向巨人網絡致電致函,公司公關部員工告訴記者,暫不便回應上述問題,一切以公告為主。
資本運作動作不斷
巨人網絡去年年底至今一直沒閑著,近來在資本運作上又有了新進展。7月21日,巨人網絡發(fā)布公告披露,將與華山君德、中民投、滄州中鐵裝備等15家公司簽署發(fā)起人協議,合計出資118億元,設立薔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這當中,巨人網絡出資3億元,占薔薇控股注冊資本的2.54%。
另一公司中民投與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有莫大關聯(史玉柱曾于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間擔任公司副董事長),此次投資10億元入股薔薇控股,占后者股本8.47%。因此,巨人此番聯合中民投投資新公司,可以稱為關聯交易。
注冊資本雄厚、股東背景強大,薔薇控股出世后便受到矚目。巨人網絡在公告中透露,商品金融、供應鏈金融將是薔薇控股的核心商業(yè)模式。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將運用區(qū)塊鏈、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并且通過私募、資管、金融資產交易所等渠道,實現供應鏈金融資產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在參股薔薇控股之前,巨人還進入互聯網醫(yī)療產業(yè)。今年2月27日,一家名為“寧夏公濟醫(yī)療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yè)在銀川成立,該公司的股東為上海公濟醫(yī)療管理有限公司,后者成立于去年11月底,注冊資本1億元,唯一的股東便是巨人。
和巨人網絡尚在醞釀中的資本運作相比,以上投資或只能算小打小鬧。2016年10月,巨人網絡曾宣布以305億元收購以色列游戲公司Playtika,收購價達305億元,該交易將采用定向增發(fā)的方式,但目前還未獲通過。而從此前風向看,證監(jiān)會對A股上市公司以高估值收購海外資產,采取了更為嚴格的監(jiān)管措施。
與史玉柱風格相關
巨人網絡曾公開表示,之所以布局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醫(yī)療,是為成為綜合性互聯網增值服務商。但多元化發(fā)展的巨人網絡也將承擔更多風險,公司承認,隨著公司的業(yè)務種類不斷增加、業(yè)務規(guī)模不斷擴大,管理的跨度和半徑愈來愈大,提升了管理的難度。
事實上,在回歸A股前,巨人對金融產業(yè)的投入就已開始。2013年,巨人推出了與“余額寶”名稱相似的“全額寶”,以此涉足電子金融業(yè)務,被外界視作試水互聯網金融。兩年后,巨人加碼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2015年6月,公司跟投了團貸網的B輪融資。
巨人不斷在金融領域投入,令人聯想到的是,這是否與其當家人史玉柱的行為風格有關?,F今的IT大佬中,在其他產業(yè)也創(chuàng)下過名聲的恐怕只有史玉柱,除了游戲產業(yè)外,史玉柱在保健品、金融行業(yè)亦赫赫有名。在全國打遍廣告的腦白金、黃金酒等,便是史玉柱創(chuàng)立的。
雖在多個領域創(chuàng)過優(yōu)異成績,史玉柱也曾經歷過困境。1997年,史玉柱因手中地產項目——巨人大廈資金告急,隨后申請破產。2001年,還清債務之后的史玉柱在上海申請注冊了一家新公司,它便是巨人網絡。然而,令史玉柱東山再起的,并不只是游戲產業(yè),還包括金融業(yè)。
可以說,史玉柱的投資版圖橫跨銀行、保險、互聯網金融。他現在是民生銀行董事、華夏銀行第八大股東。2015年8月,史玉柱實際控制的巨人投資聯合其他4家公司,共同出資100億元設立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5月,史玉柱斥資42億港元買入海通證券H股2.48億股,成為海通證券H股的第五大股東。
就連剛剛成立的薔薇控股,其高管與史玉柱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工商資料顯示,薔薇控股董事長林治洪曾任民生銀行香港分行行長,總經理孫先朗曾是民生銀行計劃財務部總經理。也就是說,薔薇控股的高層、加上史玉柱本人,均屬民生銀行系。
A股市場熱度下降
對金融市場的深刻理解推動著史玉柱的布局。2007年,史玉柱將巨人帶向紐交所,以42億美元的市值上市,成為當時在美國IPO金額最大的中國民營企業(yè)。然而,巨人在美國資本市場并未被看好。2014年7月,巨人完成私有化,正式從紐交所退市,彼時,其市值僅為28.7億美元,上市近7年,巨人網絡市值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在美國股市不被重視的巨人,看到一些回歸中概股同鄉(xiāng)在A股市場受到熱捧,也踏上歸國之路。2015年11月,巨人成功借殼世紀游輪,估值131億元。借殼上市后,公司股價曾歷經20個漲停板,一個月時間內,股價由8.76元漲至58.94元(復權后),成為2015年的“妖股”。今年3月31日,巨人股價達到77.95元,市盈率139倍,市值1496億元。
然而,即便史玉柱熟諳資本市場,若想讓巨人長期維持高股價、高市盈率也非易事。因前期股價飛漲、市盈率偏高,今年4月后,巨人股價急轉直下,截至8月3日,巨人網絡收盤于42.63元,4個月內股價下跌45%,市值跌去近600億元。
巨人網絡股價下跌也緣于游戲股在A股市場不再稀缺,公司競爭對手盛大游戲當前正在籌備私有化,計劃回歸A股。此外,還有一批游戲公司,如米哈游、檸檬微趣等當前正在籌備IPO,欲登陸A股市場。在此情形下,對于投資人來說,巨人股票不似過去有吸引力,就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