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琪
“天靈靈,地靈靈,菩薩保佑我家二丫再生個大胖小子!”外婆一臉虔誠地跪拜在家中供奉的菩薩前,口中喃喃自語。表姐“噗嗤”笑出了聲,外婆的臉稍微變得嚴肅起來,轉(zhuǎn)而繼續(xù)跪拜:“菩薩呀,你不要和她計較,她小孩子不懂事?!蓖馄艂?cè)過臉來,瞪了表姐一眼,說:“米米,過來,跟菩薩道歉!”“我才不相信這一套呢!”表姐一撇嘴,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揚長而去,只留外婆一人在菩薩前道歉……這一幕在我們家上演無數(shù)次了。
外婆特別迷信,無論是清早,還是中午,抑或是晚上,只要談到“老天”的話題,無論多忙,她都要連忙站起來,連聲說:“這些話不該說,不能說!否則老天爺會懲罰的!”面對毫不在乎的我們,外婆只能發(fā)出無奈的嘆息聲。
吃完午飯,外婆的老毛病又犯了——頭疼,于是她又開啟了迷信模式。她捂著頭說:“肯定是你外公(已去世多年)在說我了!”
唉,外婆可真倔強。上次當醫(yī)生的表哥在家時說了,外婆的體質(zhì)差,只要迎著風一吹、一受涼頭就會疼。為此,表哥還特地為她買了四頂帽子,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可外婆只戴了幾次,就又我行我素了。
外婆從柜子里拿出一個碗和三根筷子,往碗里倒了一些水。她走到了房子外面,嘴里念叨著:“老頭子,你又怎么了?你怎么又責怪我了?上次不是才燒了紙錢給你嗎?是你,你就站起來吧!”
外婆將筷子插在水里,筷子下方呈三角狀,果不其然那筷子便站了起來。外婆走回屋內(nèi),對一臉驚愕的我說:“你看看,我沒說錯吧!打電話給你媽,讓你媽買點紙錢回來,燒給你外公。”
“我不打,你自己去打電話!我才不信這邪呢!”我也從廚房取出筷子,小頭朝下,用手撩起水,從筷子的上方往下澆。我慢慢放開手,筷子竟也站起來了!這里面一定有科學道理。查閱了資料后,我得出了正確答案:這是毛細現(xiàn)象,把三個筷子粗的一頭靠在一起是增加筷子底與碗的接觸面積;澆點水就是利用水的張力,讓三個筷子之間沒有空隙。我告訴了外婆,可外婆卻堅持認為,連我都成功了,那更是外公在念叨。她拿過我手中的手機,撥打了媽媽的電話。
唉,外婆呀,什么時候你才能不那么迷信呢?快從你的“心魔”中走出來吧!
(指導教師 閭小榮)
【嘉賓評點】
“文章合為時而著”,本文所體現(xiàn)的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迷信。這樣的選材既新穎,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在文章中,小作者詳細寫出了外婆種種迷信的表現(xiàn),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都十分生動傳神。 彤云閣閣主
作文評點報·小學五、六年級2017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