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綠山
“這個世界需要英雄!”“他們應該被這個時代所銘記!”今年五四前夕,演員黃曉明在個人微博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我心中的英雄本色——士兵梅雄》的文章,講述了海軍某部四級軍士長梅雄舍己救人英勇犧牲后無私捐獻器官的感人故事。
轉(zhuǎn)發(fā)近萬次、評論上萬條、點贊6萬多次、閱讀量超過210萬……一個擁有5000多萬粉絲的影視明星,把一位普通的海軍戰(zhàn)士奉為心中的英雄。黃曉明的這篇10萬+網(wǎng)文,留下的絕不僅僅是明星效應,還應有更深入的思考:我們該為什么樣的青春點贊?
就在今年5月2日下午,福建省柘榮縣發(fā)生一起民房大火,消防戰(zhàn)士姚為君現(xiàn)場撲救時,不幸英勇犧牲,年僅23歲。血染的風采,烈火的洗禮,姚為君用英雄的壯舉鑄就了青春的永恒。
站在時光之河上眺望,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無論何時,青年永遠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脊梁。抗戰(zhàn)時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獨特風景線。詩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正所謂,青春無悔,所向披靡。
今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下水,舉國振奮,世界矚目。然而,人們也不會忘記,此后一天就是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英雄張超犧牲一周年的日子。張超在生命最后的4.4秒選擇了挽救最愛的戰(zhàn)機,29歲的青春在海天之間永恒。生命因使命而厚重,青春因奉獻而閃亮。在遠洋大海、萬里空天,在莽莽山林、內(nèi)陸邊關,無數(shù)個同張超一樣的青年官兵,厲兵秣馬,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為人民的利益一躍而起,隨時準備為民族的尊嚴赴湯蹈火。這是軍人的本色,也是青春的底色。
無熱血,不青春;無蛻變,不成長。同樣是今年4月26日,全國大學生征兵工作網(wǎng)絡視頻會議召開,軍營再次敞開懷抱,準備接受高校學子的熱情相擁。軍隊需要新鮮的血液,有了青春的力量,戰(zhàn)力和活力將更加澎湃激昂。從菁菁校園到綠色軍營,從莘莘學子到軍旅標兵,一批批大學生懷揣報國之志,融入火熱熔爐,涌現(xiàn)出“北大驕子”高明、“清華第一女兵”賈娜等先進典型,為強軍興軍注入強勁的新的活力。男兒應是重危行,在最好的青春年華參軍報國,成就青春夢想,這是多么瀟灑快意的人生!
而今,改革強軍的號角已為廣大官兵鼓起了奮進的風帆。青年有更大擔當,強軍就有更大力量。體內(nèi)流淌的熱血不減,胸中燃燒的激情不變,用忠誠填滿四季的更替,用血性譜寫光陰的流轉(zhuǎn),點亮夢想、放飛夢想、追逐夢想,不可阻遏的青春力量、不計得失的赤子之心,必將化作改革必成、強軍可期的強大動力。
現(xiàn)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汗水滌蕩、青春作伴,志存高遠、從容自信,人人奮發(fā)青春意氣,處處激揚青春力量,強軍興軍征途上一定會寫滿更加精彩的青春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