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說文解字》研究綜述

2017-08-15 00:47:42王元巾王曉波
綏化學院學報 2017年11期
關鍵詞:段玉裁指事六書

王元巾 王曉波

(1.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上海 200240;2.綏化市委黨校 黑龍江綏化 152000)

《說文解字》研究綜述

王元巾1王曉波2

(1.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上海 200240;2.綏化市委黨校 黑龍江綏化 152000)

《說文解字》是第一部系統(tǒng)闡述漢字形意關系的字書。《說文解字》關于文字的解讀對中國文字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自漢末以來,學者就已經(jīng)將目光轉(zhuǎn)移到《說文解字》上??偟膩碚f,《說文解字》的相關研究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兩個特點:一是研究呈現(xiàn)多元化,研究領域不斷拓寬,研究方法更為多樣。二是《說文解字》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仍有沿襲舊有學術觀點的弊病,在現(xiàn)當代沒有產(chǎn)生超越《說文》大家的見解,更多的是沿襲故有學說甚至產(chǎn)生誤讀。

《說文解字》;文獻;文字學

《說文解字》是中國文字學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辯識聲讀和解說字義的字書,收字9353個,重文1163個,共10506字,按540個部首列字。段玉裁曰:“令所有之字,分別其部為五百四十。每部各建一首,而同首者則曰“凡某之屬皆從某”,于是形立而音義易明。凡字必有所屬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統(tǒng)攝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chuàng)。”[1]許慎以“六書”進行字形分析,比較系統(tǒng)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論,同時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體和漢代的文字訓詁,反映了上古漢語詞匯的面貌。清代經(jīng)學家王鳴盛曾譽:“《說文》為天下第一種書,讀遍天下書,不讀《說文》,猶不讀也。但能通《說文》,余書皆未讀,不可謂非通儒也?!盵2]

《說文解字》研究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唐宋整理??彪A段,元明重點研究階段,清代全面繁榮階段,現(xiàn)當代綜合研究階段。在發(fā)展過程中,對于《說文解字》的研究側重點也各有不同。我們通過研究年代和研究著述可以準確的把握《說文解字》研究的側重點和學術觀點的變化和脈絡。各個年代的關注點雖有不同,但彼此關聯(lián),互有呼應,我們亦不能用孤立的態(tài)度來看待每個年代的研究重點,他們互相聯(lián)系,互相促進。推動著許慎《說文解字》研究的不斷進步。本文旨在對《說文解字》在不同年代的研究著述進行總結和概括。

一、唐宋整體研究階段

唐代至宋代對于《說文解字》的關注力度不高,是《說文》學的發(fā)展期?!墩f文解字》成書于漢代,但是在唐朝只有傳寫本,而沒有統(tǒng)一的刊印本。由于傳寫本當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差異和訛誤,所以傳寫本并不能作為嚴謹?shù)膶W術參考資料進行研究。在唐末社會動蕩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影響下,《說文解字》的刊印本遲遲無人進行搜集和整理。此時李陽冰將私藏版和搜集版進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校訂,最終勘定許慎《說文解字》原著本三十卷。李陽冰在勘定《說文解字》時,從以下三方面入手:1.論定筆法;2.別立新解;3.刊定形聲。[3]他并沒有僅僅滿足于單純的校訂和整理,同時他也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后人稱之為“陽冰新義”[4]。從宋代開始,《說文解字》逐漸為大家所重視。在此期間出現(xiàn)的代表人物是徐鉉(大徐)和徐鍇(小徐)。宋太宗雍熙年間,徐鉉與句中正、王惟恭等人勘定校正《說文解字》,在糾正舊本“錯亂遺脫”的基礎上進行了增補,徐鉉的《說文》后世稱為“大徐本”即現(xiàn)代通行本。黃侃評曰:“大徐本雖未必即為許君原書,而究非搜輯他書斷爛訛脫者可比……《說文》惟有依據(jù)大徐為正。”[5]可以看出大徐本在研究《說文解字》史上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徐鍇(小徐)的《說文解字系傳》是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說文解字》注本。它除有一般注本的共同寫法外,其顯著特征是特別注意從聲音上考索字義,從形聲字的聲旁說明字義。在當時乃至以后都是權威性的文獻,更啟迪了清代學者研究《說文解字》的方向。徐鍇精通文字訓詁之學,除編撰《說文解字系傳》外,還有《說文解字篆韻譜》等數(shù)種著述?!墩f文解字系傳》亦稱《說文通釋》,是南唐以來研究《說文解字》的重要著作。其書共八部分,具體內(nèi)容如下:1.通釋。對許慎的《說文解字》進行總體的闡發(fā)和總括。2.部敘。研究和解釋《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各部首排序的規(guī)律和原因。3.通論。闡明文字結構。4.祛妄。批判李陽冰對《說文解字》的觀點和看法。5.類聚。將同類事物的字進行歸類總結,研究其中規(guī)律。6.錯綜。是推論古人造字含義。7.疑義。闡發(fā)論述字體中和小篆不同的原因。8.系述。仿《史記》自序、《漢書敘傳》,闡明各篇之旨。《說文通釋》在一定程度上,總結了前人的學術研究成果,并闡發(fā)了更具有突破性的觀點。可以總結為如下五點:1.發(fā)現(xiàn)古書假借。2.闡明古字今字。3.闡發(fā)引申義。4.舉例別義。5.考辨聲誤。這幾方面的特點,深刻的影響了“說文四大家”,尤其是四大家之首段玉裁深受其中影響,也為后世《說文解字》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二、元明時期重點研究階段

元明時期,是中國文字史上重要的變革時期?!胺苍S氏是者從之,非者違之”[6]的疑古精神活躍,學者們敢于突破舊有的學說和束縛,重新對許慎的《說文解字》進行辯證的接受和闡釋。在此基礎上,致力于創(chuàng)建新的文字學觀點和理論。相比于唐宋時期,學者的研究重點從全面整理??毖芯块_始了更為深入的重點研究。李陽冰、二徐對于“六書”研究為元明時期研究做了鋪墊,有助于元明說文研究更進一步的深入和發(fā)展。元明對《說文解字》的研究更集中于“六書”的研究,戴侗等學者的學說和觀點頗具有時代代表性。首先,眾多學者致力于“六書”理論的研究。鄭樵、戴侗、周伯琦、趙古則、趙宦光、王應電、魏校等人,涉及研究“六書”理論的學者達到20多人。其次,關于“六書”的著述豐富,其中《六書略》《六書故》《六書索隱》《六書指南》《六書正義》《六書總要》《六書本義》、《六書精蘊》《六書正訛》《六書統(tǒng)》《六書溯源》等著作甚多。以鄭樵為代表,其學說上承李陽冰的觀點,下啟元明百家,從而引導“六書”研究蔚然成風。

在元明時期最典型的成就在“六書”研究上。首先,對于漢字的形義關系學者們進行了更加詳盡的闡釋。在宋元時期,學者們充分的認識到了“六書”在小學研究當中的重要作用。明代趙則古在吸納繼承了戴侗和鄭樵觀點的基礎上,對“六書”和小學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更加深入的解讀。《趙世綱考古文集》:“士人為學必先窮理,窮理必本讀書,讀書必本識字?!盵7](P154)“識書則當研究乎六義,此古者保氏之教然也?!盵7](P187)趙氏認為:“‘六書’明,則六經(jīng)如指諸掌?!盵7](P292)明趙宦光《六書長箋》:“毋論經(jīng)傳,即凡內(nèi)外大小百家之學,并不出乎語言文字,文字不能逃于‘六書’,‘六書’之義簡而明?!鹘?jīng),先通字。于是揭‘六書’而表彰之,務令此道大明中天,觀者了了。”[8]這些說明當時的文字學家們對于“六書”的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認為“六書”是研究小學的重要工具。其次,文字學家們開始意識到文字和圖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是文字又比圖形有了更加具體的意義。趙宦光在《說文長箋·卷首下·子母原》中對此也有闡述:“上古心目并用,故書畫未分,中古始判為二:河圖洛書,以文成圖;尊雷鐘鼎,以圖成文;文滋而書,圖蔓為畫,書猶事也,圖猶形也,事形之說流,而心目分矣?!盵8](P132)其中趙宦光已經(jīng)明確的指出文字和圖像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宋代學者并不只滿足于對前代的材料進行搜集和整理的現(xiàn)狀,他們針對“六書”分類研究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擴展。并在此基礎上圍繞著三大爭論進行探討,意圖找到更新的對于“六書”的解釋。首先針對“六書”何者為漢字之本問題的研究,鄭樵認為“六書”以象形為本,而楊恒、戴侗等人則分別認為漢字是以象形指事、象形會意為本。鄭樵批判了學界公認的象形指事是漢字發(fā)展第一階段的說法,認為漢字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和基礎是象形,而并沒有指事。戴侗認為文字發(fā)展的第一階段是象形、指事;楊桓則認為象形、會意是文字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其次是對“六書”的分類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和研究。許慎“六書”的解釋和理解后世存在著爭議和疑問?!傲鶗钡姆诸惐旧砭筒辉谕环懂犞畠?nèi),元明時期的學者已經(jīng)關注到了這一點。他們把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看作一類;而轉(zhuǎn)注和假借看作另一類。明代趙古則明確地把假借與轉(zhuǎn)注和其他四書進行區(qū)分,《六書總論》曰:“故‘六書’初一曰象形,文字之本也。次二曰指事,加于象形者也。次三曰會意。次四曰諧聲,合夫象形指事者也。次五曰假借。次六曰轉(zhuǎn)注。倔夫四者之中者也。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象形、指事,文也。象形,文之純,指事,文之加也;會意諧聲,字也。諧聲,字之純。會意,字之間也;假借、轉(zhuǎn)注則文字之俱也??涤谙笮危逃谥甘?,廣于會意,備于諧聲,至于聲則無不諧矣,四書不足,然后假借以通其聲,聲有未合,而又轉(zhuǎn)注以演其聲。象形、指事,一也,象形有加為指事;會意、諧聲,一也,會意主聲為諧聲;假借、轉(zhuǎn)注,一也,假借葉聲為轉(zhuǎn)注?!彼麑τ谵D(zhuǎn)注和假借,認為是“倔夫四者之中者也”[9]。《六書相生總圖》注釋曰:“‘六書’歸之四書,假借、轉(zhuǎn)注不生故也。四書歸之象形、指事,指事則又出于象形者也。象形一太極,太極本無極?!盵10]確鑿地指出“六書”的“四體二用”理論。在此基礎上楊慎、吳元滿等人也深入的闡述探討“六書”體用,而這些都是清代“四體二用”學說的鋪墊和初萌。

另外,對于“六書”中漢字聲義關系的探討、“兼書說”的研究、“六書”產(chǎn)生順序的探討,“六書”理論在元明時期日臻完善。

三、清代繁榮階段

清代是《說文解字》研究的鼎盛時期。清代研究《說文解字》的學者不下200人。清代《說文解字》之學,可分為五類:1.文本研究占據(jù)所有研究文獻、著述的63%;2.說文學史研究占12%;3.全面研究占10%;4.“六書”研究占9%;5.部首研究占6%。通過比重可以看出,清朝學者對于《說文解字》文本研究最為集中,全面研究以及說文學史的研究占其次,“六書”研究和部首研究為再次。在清代眾多學者當中,說文四大家——段玉裁、桂馥、朱駿聲、王筠的研究成就最為卓異。他們不僅全面的對《說文解字》進行研究,同時在研究過程中亦各有側重。

段玉裁的著述除了《說文解字注》之外,尚有三十余部。但對于《說文解字注》段玉裁可謂是“皓首窮經(jīng)”,凝聚了大半生的心血。《說文解字注》中首次提出了“形、音、義三位一體觀”。首先,他貫徹了聲義互求的原則。以音為核心,就字形推求字義。王念孫贊譽段玉裁:自漢許慎之后“千七百年來無此作矣”[11]。首先在字義方面,段玉裁也因?qū)W養(yǎng)深厚旁征博引而闡發(fā)了更多獨到的見解。如許慎《說文解字》認為“諷”“誦”二字,互訓無區(qū)別。但段注卻依據(jù)《周禮·大司樂》將二者的區(qū)別進行分析。其次,段注中有很多觀點和看法與甲骨文、金文暗合,雖然段玉裁并未看到過甲骨文,卻能不謀而合,說明段注的觀點是能經(jīng)得起推敲和考驗的。第三,段注的研究方法并不拘泥于字本身,而是通過語言學的觀點從宏觀上來分析文字的形音義,以音韻為主干進行文字訓詁。這樣更有利于從錯綜復雜的文字現(xiàn)象當中提煉出最貼切精辟的觀點。除此之外,段玉裁從理論的高度上,對字進行了闡述和概說,如“鎮(zhèn)”的解釋,段注提出“聲與義同原,故諧聲之偏旁多與字義相近”[12]。這個觀點難能可貴。最后,段玉裁注意到《說文解字》在面世之后,出現(xiàn)了很多訛誤,所以段注旨在廣泛征引考據(jù),對《說文解字》進行新的闡釋和研究,在對其中體例和意旨進行校訂疏證之后,融會貫通地進行新的闡述。段注云:“《說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顛也是;次釋其形,若從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12](P290)。能看得出段注旨在將《說文解字》當中的字進行重新的起例、闡述和完善。這對于通讀和理解《說文解字》有著至關重要的啟發(fā)指導性作用。不過段玉裁的段注也仍有瑕疵。首先,段注當中的封建觀點屢見不鮮;其次,段注推崇許慎甚至到了盲目的程度,幾乎找不到對許慎《說文解字》真正勘定謬誤的說法,沒有做到用批判的觀點來考證研究許慎《說文解字》。最后,段玉裁的段注不僅僅對《說文解字》的微詞頗少,甚至許慎錯解的字段注甚至詳細的論證,征引例子一錯再錯,有附會之嫌。

桂馥的代表作是《說文解字義證》。桂馥評價《說文解字義證》曰:“《梁書·孔子祛傳》所云“高祖撰《五經(jīng)講疏》及《孔子正言》,專使子祛檢閱群書,以為‘義證’。馥為《說文》之學,亦取證于群書,故題曰義證。”[13]看得出,《義證》是其窮盡畢生心力的經(jīng)典之作。他對《說文》的研究重點在形義關系上,特別注重義證。還可以證明詞義的時代性?!读x證》有如下幾個特點:1.考據(jù)征引極廣,堪稱旁征博引。甚至出現(xiàn)“為一字征引數(shù)十條,每字必究其原委,雖繁復而易明?!盵13](P254)2.《義證》更看重義理,從不將自己的觀點強加于人,特點平實。但《義證》也有不足之處,對許慎的《說文解字》深信不疑,甚至達到了盲目崇拜的程度。許慎《說文解字》當中勉強之處,桂馥仍然要牽強附會的找到例證來牽合。另外書中征引的例證,時代雜亂,缺乏整體的歷史觀和概念。有些征引概念未能及時核校,所以訛誤也很多。但瑕不掩瑜,桂馥的《義證》仍是《說文解字》研究中十分經(jīng)典的著述。

朱駿聲對《說文》研究的重點不同于桂馥,在釋義的基礎上加上了音韻方面的研究,朱書以“說文”為起點,以“定聲”為基點,以“通訓”為重點?!岸暋敝饕暙I在于將聲義結合,利用聲全面的解釋義,補充了許慎《說文解字》的研究成果。朱駿聲的《定聲》按古韻部改編《說文解字》,全編一共有三部分:1.說明字的本義。以《說文解字》作為基礎,但在此基礎上舉例并加以補充,分析字的形體結構,即闡明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體。2.通訓。該部分是《定聲》的核心。主要賦予“轉(zhuǎn)注”、“假借”以新的涵義。3.定聲。將文字按照古韻歸納為十八部,以《易經(jīng)》的十八個字“豐升臨謙……”[14]等作為標示,進行脈絡的梳理。其韻部則大致與段玉裁王念孫的理論觀點相符??偟膩碚f,這三個部分,將字的形音義都做了翔實的闡述。

王筠的代表作是《說文釋例》《說文解字句讀》和《文字蒙求》。其中《說文解字句讀》是《說文解字》研究當中唯一有句讀的。王筠是《說文解字》研究的集大成者?!墩f文釋例》專門解釋了《說文》的體例,其學術價值和研究角度在清代眾多《說文》研究中獨樹一幟。《說文釋例》共二十卷,一到十四卷說明了“六書”以及《說文解字》條例和體例,并在每卷之后附“補正”,意圖以金石古文來補正說解《說文》中的形體。十五卷至二十卷《存疑》,即指出對《說文》的各種存疑之處。原因在于王筠所處時代稍晚,充分的集取了百家之所長,也接觸查閱到了更多許慎等人都無法得知的古文字學資料,所以有了對《說文解字》更多的探究和思考。而原因也正是其優(yōu)越之處的所在,其他研究者諸如段玉裁、桂馥等對許慎的研究甚至達到了盲目推崇的狀態(tài),但王筠用相對客觀的學術觀點指出了《說文解字》當中的錯誤說解。

說文四大家的研究重點各有側重,根據(jù)胡奇光先生的觀點總結四大家的特點和不同為:段玉裁、朱俊聲是革新派,重在聲義關系的研究;而王筠、桂馥則是正統(tǒng)派,重在形義關系的探求。但正統(tǒng)派的王筠和桂馥亦有不同,桂馥重在義證,以大量的經(jīng)史子集里面的實例來證明許書中的例證,而王筠更加重視字形方面的研究即“六書”的研究。[15]

四、現(xiàn)當代重新繁榮

民國時期出現(xiàn)了以王國維、黃侃、章太炎等學者研究《說文解字》為代表的發(fā)展高峰。他們在研究當中加入甲骨文和金文,進而論證和研究《說文解字》。在特殊歷史時期結束之后,恢復繁榮發(fā)展的學術界開始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墩f文解字》在研究深湛的學者帶領和指導下,研究隊伍不斷擴充,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綜合來看,從清朝到現(xiàn)當代,文本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對于《說文解字》并不拘泥于單獨的考釋,而是將9353個字的訓釋、引用、注音、各條注解之間形成多方面,網(wǎng)絡狀的聯(lián)系。我們根據(jù)現(xiàn)當代的《說文解字研究文獻》[16]進行整理,發(fā)現(xiàn)學者們在研究領域得到的主要結論,但是呈現(xiàn)出百家爭鳴的狀態(tài),觀點并不一致。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說文解字》的總體研究。其中學者對于文本的研究占據(jù)絕大部分。對于”六書”研究中,象形和指事占研究著述、論文的10%,會意占5%,形聲占26%,省聲占14%,轉(zhuǎn)注占31%,假借占14%。轉(zhuǎn)注的研究為重點,其次為形聲,省聲和假借的研究再次,象形指事再其次,會意為最末。其次,《說文解字》文學史研究方面,不只局限在《說文解字》一手文獻的研究,同時對二手文獻進行研究。二徐的研究占現(xiàn)代研究著述、論文的8%,段玉裁注研究占33%,綜述整理占13%,其他占16%,“說文四大家”著述的占30%。再次,運用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信息化。研究方面不斷推陳出新,有相關學者制定了“研究適合于計算機推廣應用的漢語字詞的義系、形系、音系的軟件”計劃。將科技元素和古文字學研究進行結合,適合于更為高效的窮盡式研究。最后,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將舊有的研究內(nèi)容不斷推翻、完善和進一步發(fā)展。由于戰(zhàn)國文字的最新出土和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說文解字》研究推翻了之前的論證,宋代《漢簡》也因此受到了重視。

另外,在近期發(fā)現(xiàn)的《說文》唐寫本木部殘卷以及《玉篇》殘卷等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當中,可以針對現(xiàn)有的研究結論進行辯證的批判和接受。這些佐證的發(fā)現(xiàn),能進一步糾正和補充現(xiàn)代對于《說文解字》研究的錯漏之處。《唐寫本說文木部殘卷》對李陽冰的勘定和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驗證,互為佐證。首先,在《木部殘卷》中發(fā)現(xiàn)篆文的偏旁字形與李陽冰所勘定改的篆文字形相符合,但是其中仍有字形,如長、勺等與許慎《說文解字》篆書相符合,而與李陽冰的篆文字形不相符。探其原因,是因為李陽冰在勘定時,根據(jù)秦小篆改許慎《說文解字》小篆沒有將其改盡的緣故。其次,周祖謨在《說文解字》研究當中,認為《說文解字》當中本無反切部分,這一部分均為后人編撰,通過唐寫本殘卷可以發(fā)現(xiàn)木部殘卷的反切和李陽冰的勘定本反切相一致,這說明木部殘卷是依據(jù)李陽冰勘定本進行抄寫的?!赌静繗埦怼返陌l(fā)現(xiàn),更加進一步證明了學術界的猜想和推論,其中的學術價值十分珍貴。

五、現(xiàn)狀與展望

雖然《說文解字》在現(xiàn)代有了很多豐厚喜人的成果,但是我們?nèi)匀灰吹讲蛔?。首先,面對眾多的研究成果,我們應該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理論體系,對《說文解字》的研究成果進行及時的梳理和歸納。在梳理當中側重于對研究資料進行分期整理。在這方面我們?nèi)〉昧艘欢ǖ某晒纭墩f文解字文獻集成》,但是對于《說文解字》研究著述的整理仍有遺漏。其中《說文解字文獻集成》當中一些文獻版本的選擇并非善本,并未選擇更具權威性的初刊本、元刻本,而是選取后世復刻本。故質(zhì)量良莠不齊。其次,研究選題呈現(xiàn)出重復研究的困境,我們應該致力于拓展《說文解字》研究廣度和深度。比如通過和相近學科進行交叉研究,如哲學、歷史學、社會學、考古學等等拓寬研究視野。再次,完善研究手段和方法,將現(xiàn)代研究手段進行充分靈活的運用。雖然電腦已經(jīng)普及,但類似于“換筆”的寫作手段,仍然沒有發(fā)展到用電腦技術進行《說文解字》語料等資料的處理。這使得窮盡式的研究方法仍然困難重重。應該將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計算機推廣漢語字詞的應用軟件上。再次,《說文解字》在青少年當中的普及度仍有待提高,應該將《說文解字》作為基本叢書進行普及和推廣,并編撰相關入門書籍,從青少年一代大力推廣,有助于我們對于漢字有更加深入、系統(tǒng)的把握和理解。

總的來說,《說文解字》是揭示漢字構型的系統(tǒng)性著作?!墩f文解字》的研究搭建了古文、今文溝通的橋梁,開創(chuàng)了漢字個體字符構形分析和系統(tǒng)描寫的方法,對于研究漢字有著普遍性的意義。

[1][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2][清]王鳴盛.蛾術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周祖謨.周祖謨文選.李陽冰篆書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4]李開.漢語語言研究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

[5]黃侃.黃侃論學雜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宋].鄭樵.通志·六書略[M].北京:中華書局,1995.

[7][明]趙世綱.趙世綱考古文集[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

[8]趙宦光.說文長箋·卷首下·子母原[M].安徽巡撫采進本.

[9]丁福保.古文字詁林.六書總論[M].北京:中華書局, 2014.

[10]趙宦光.六書本義.六書相生總圖[M].江蘇巡撫采進本.

[11][清]王念孫.說文解字注.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2][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13][清]桂馥.說文解字義證[M].山東.齊魯書社,1987.

[14]周鵬鵬.易經(jīng)[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

[15]胡奇光.中國小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董蓮池.說文解字研究文獻集成[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on"Shuowen Jiezi"

Wang Yuanfeng Wang Xiaobo
(1.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00;
2.Suihua Municipal Party School,Suihua,Heilongjiang 152000)

"Shuowen Jiezi"is the first system to elabo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haracters.The interpretation of"Shuowen Jiezi"had a very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ese philology.Since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scholars have shifted their eyes to"Shuowen Jiezi".In general,the related research of"Shuowen Jiezi"has shown two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First,the research is diversified,and the research field is widening,and the research method is more diverse.Second,"Shuowen Jiezi"made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but still follows the old academic point of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In the present generation it did not produce views beyond"Shuowen Jiezi".What’s more,it is followed by the theory and even makes misreading.

"Shuowen Jiezi";literature;philology

H109.2

A

2095-0438(2017)11-0086-05

2017-05-12

王元巾(1994-),女,黑龍江綏化人,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宋元方向);王曉波(1969-),女,綏化市委黨校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哲學及政治學。

[責任編輯 靳開宇]

猜你喜歡
段玉裁指事六書
清代文字學大師段玉裁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校訂《古今韻會舉要》探略
天中學刊(2022年4期)2022-09-29 07:21:22
清初學者王育《說文解字六書論正》六書說初探
畫說漢字——百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世界家苑(2018年11期)2018-11-20 10:50:58
漢字構形系統(tǒng)的發(fā)展與六書“轉(zhuǎn)注”
《文心雕龍》的“指事”與文體敘事傳統(tǒng)
《文心雕龍》的“指事”與文體敘事傳統(tǒng)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一曰”訓詁內(nèi)容研究
指事字研究概述
板桥市| 余江县| 十堰市| 南川市| 康马县| 大英县| 阿荣旗| 大厂| 化德县| 梅州市| 邢台县| 如东县| 潮州市| 东丽区| 汤原县| 都昌县| 慈溪市| 安吉县| 南丹县| 建始县| 婺源县| 龙海市| 南和县| 五家渠市| 峨边| 萨嘎县| 咸宁市| 财经| 江津市| 苏州市| 天等县| 吉木乃县| 乐陵市| 宕昌县| 沁源县| 通许县| 合江县| 沙雅县| 昌图县| 青河县| 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