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人們普遍認可的道理??鬃釉?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睆闹锌梢钥闯?,興趣在人們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學習的成效與興趣是成正比例的。學生不感興趣的事,老師拼命壓著去做,如,每個生字抄十行,每個詞語抄百遍,所有課文全背誦,還有《字詞句篇》《語文基礎訓練》《中華經(jīng)典誦讀》等,像幾座大山壓在學生頭上,學生還有樂趣嗎?對語文學習還感興趣嗎?培養(yǎng)和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小學語文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
據(jù)我所知,當前,許多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不濃。具體有如下表現(xiàn):
1.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東翻西翻其他書籍。
2.對教學內(nèi)容不感興趣,朗讀時沒精打采,或默不作聲,該讀時不讀。
3.處于被動狀態(tài),回答問題不積極,一問三不知。
4.作業(yè)流于形式,只是機械照抄,不認識生字,不理解詞意。
5.作文更加讓人頭疼,寫不出什么,便臨時找來作文書亂抄一篇。
究其原因:課后閱讀量少影響學生思維的廣度和寬度,教材內(nèi)容枯燥,使小學生對學好語文失去信心,對電子游戲比較沉溺。
課外閱讀相對比較靈活,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先提倡、再提示、然后到一定時候再作要求,循序漸進。每次課堂上,授課之余,以講小故事給學生補充一些與課文有關聯(lián)的知識。學生興趣頓時被調(diào)動起來,會問:老師,你怎么知道這么多故事?老師馬上跟學生講:課外自己去找相關的書去看??!適當看課外書,不僅使學生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把課堂上學到的語文知識,用在課外閱讀上,既鞏固了所學知識,又提高了自己的認讀水平和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對整個語文學科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學生的語文知識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課外閱讀為輔,逐漸積累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現(xiàn)在,自上而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學生課外閱讀高度重視,編寫了眾多的補充讀物,如《中華經(jīng)典誦讀》《閱讀理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讀本》等,還規(guī)定了小學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讀幾本中外名著,出示了各年級閱讀的具體書名。如五年級要求讀《水滸傳》《昆蟲記》《魯濱孫漂流記》《中國兔子德國草》《草房子》《海底二萬里》《愛麗絲漫游奇境記》《小學科學知識故事》,六年級要求讀《三國演義》《呼蘭河傳》《童年》《小王子》《好兵帥克》等。
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從閱讀入手,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具體怎么做?
近年來,我以自己學生時代的讀書生涯為參考,根據(jù)自己班上學生的個性特點,按照課內(nèi)為主、課外為輔、內(nèi)外結(jié)合的方針,引導孩子們在不同年級、不同時段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進行閱讀。我運用了以下方法:
一、開展各種各樣的促讀活動
如開展讀書心得交流會,每期班級舉行兩次,分期中和期末時舉行;朗誦比賽,每月一次,選優(yōu)參加校比賽;講故事,每天讀報課學生輪流講一個小故事;還有猜謎語、讀書經(jīng)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機會。
二、進行閱讀指導,注重學習的實效性
1.學習《蟋蟀的住宅》后,就可指導學生看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學習《冬陽·童年·駱駝隊》后,指導學生閱讀《城南舊事》;學習《祖父的園子》后,要求學生讀《呼蘭河傳》,協(xié)調(diào)好課內(nèi)課外閱讀的關系。
2.指導學生有選擇地讀書。鼓勵他們多讀好書,讓他們明白:讀一本好書,就等于結(jié)識一個好朋友。一本描寫正義、弘揚正氣、充滿正能量的書,就是好書。有選擇地讀書,既可以多讀好書,又可以抵制那些不適合自己的讀物。
3.每個學期給學生發(fā)一本專用的摘抄本,將課外閱讀中看到的優(yōu)美的詞語、漂亮的句子、描寫精彩的段落順手記下來。
三、方式要靈活,注重差異
課外閱讀時教師不在現(xiàn)場,如何指導?針對全班,重點指導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方法和習慣。態(tài)度端正、方法得當、習慣良好是所有學生努力的方向。具體到每個學生,要根據(jù)其興趣、成績和能力,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層次進行指導。
四、爭取家長的重視
近兩年,我每學期將課外閱讀的書目,通過微信或QQ告知家長,讓家長親自給孩子買書,并利用寒暑假督促孩子每天閱讀的內(nèi)容,檢查孩子的摘抄筆記。每學期開學一周內(nèi),舉行班級假日讀書筆記評比,給予學生適當?shù)莫剟?,并將情況匯報給其家長。
從閱讀入手,開展多種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信心和熱情,對語文課興趣自然更濃了。我所帶的班級,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學生現(xiàn)在能提前自主預習課文,上課無人玩手機,精力比較集中,讀書基本有模有樣;書寫工整規(guī)范,錯別字大大減少,能流利地用普通話與人交流;孩子們看完一本書后,大部分會思考:故事中的人為什么這樣做?作者為什么要寫這個故事?我可以把這個故事繼續(xù)編下去。我還可以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與別人分賞。造句、作文也比以前提速了不少。平時作文訓練,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大自然,用自己的感受去寫大自然,從而讓自己的作文充滿真情實感。如果某一天我因公出差了,學生便問:語文老師去哪里了?平時,白天的課我上完了,學生們問:老師,今天晚上是不是語文課???
參考文獻:
[1]錢敏艷.開展課外閱讀、落實素質(zhì)教育[J].課外語文,2015(22).
[2]劉娜.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9).
編輯 白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