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經(jīng)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親祭孔子時所作的一首詩。此詩嗟嘆了孔子復雜坎坷、棲遑不遇的一生,對孔子生前的際遇深表同情,對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
全詩以疑問入筆,表現(xiàn)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謙恭行禮,心中感慨萬千,口內(nèi)喃喃自語的情狀。作者以“嘆”“嗟”“傷”“怨”四字,寫出了自己對孔子雖“嘆”實“贊”之情,立意集于以“嘆”代“贊”,既表達了自己對孔子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嘆息之情,又贊揚了孔子“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超凡脫俗的用世精神,發(fā)人深省。
詩中連用數(shù)典,僅簡單幾言,就集中地概括了孔子心懷壯志而始終不得志的一生。前兩句是嘆惜,三四句是嘆美,五六句是再嘆惜,后兩句再嘆美,表現(xiàn)了對孔子的尊崇,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尊儒思想的反映。全詩命意構(gòu)思,嚴正得體,語言樸實,風格沉郁,較之一般的詠嘆之詩,頗顯境界之大,立意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