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下)

2017-08-12 04:06竇孝鵬
柴達木開發(fā)研究 2017年2期
關鍵詞:格爾木拉薩

竇孝鵬

巧過長江源,苦戰(zhàn)唐古拉

疾風快馬向世界屋脊挺進

幾天后,慕生忠又風塵仆仆地來到北京,找彭德懷請示下一步的工作。這里面有個“扣”需要解:上次他只要了30萬元,說定路只修到可可西里。如今,可可西里已經拿下了,需要實施第二步計劃——公路直通拉薩。這需要彭總和中央撐腰呀!

彭德懷聽了慕生忠的匯報,表彰了他們已取得的喜人成績,說:“這次不用給總理打報告了,都從軍費里給你解決,說吧,需要多少錢?”

慕生忠的胃口比過去可大多了,張口要了200萬元,100輛卡車,1000名工兵。

彭德懷很痛快:“好,都給你!你只管往前修,要什么來找我!”

慕生忠從北京歸來后,“野心”更大了,他不但要修通西寧至拉薩的青藏公路,還捎帶要修通從甘肅敦煌至格爾木近600公里的敦格公路。那也是彭老總指頭劃過的地方?。?/p>

為此,他特意找到可可西里站站長齊天然,叫他去牽頭完成這項任務。齊天然原是國民黨胡宗南部隊的一名少將師長,他文武兼?zhèn)?,早期與我黨有過接觸,曾任國民黨延安城防司令,解放戰(zhàn)爭后期在四川率部起義;1951年曾隨慕生忠進藏,組建運輸總隊初期一直負責購買駱駝。慕生忠很了解他的辦事能力,告訴他:“我給你一輛汽車,你直接坐到蘭州再轉張掖,在那一帶招收幾十名民工,拉到敦煌,從敦煌往南修路,穿過當金山口、柴達木盆地和察爾汗鹽湖,把車開到格爾木來?!?/p>

慕生忠的這個打算是很有戰(zhàn)略眼光的。那時青海省尚未通火車,修通敦格公路后,將來可從蘭(州)新(疆)鐵路線的峽東站或柳園站裝貨進藏,這要比從蘭州裝貨近一半路,具有不可低估的戰(zhàn)略意義。

齊天然深感責任重大,問:“什么時候完成?”

慕生忠回答:“在我通車拉薩的時候,希望你能通車格爾木!”“好,一言為定!”兩人咕咕地灌了一瓶酒,握手道別。

齊天然沒有辜負慕生忠的期望,1954年12月22日上午,他帶領40多人,果然從敦煌沿著他們開辟的公路,開車走進了格爾木。從此,格爾木向東至西寧、向北至敦煌、向南至拉薩的交通格局基本定型。

不久,公路修到了沱沱河。

沱沱河原名烏蘭木侖河,是萬里長江的源頭,其下游叫通天河、金沙江。由于工程隊被它套在這里達40多天,拖住了后腿,所以開始有人叫它套套河、拖拖河,后來慕生忠一錘定音,定為沱沱河。工程隊之所以被拖住不能前進,是由于這里不但河寬流多,而且水深流急。剛開始,張永福、李景民等騎著馬涉水探路,結果連人帶馬被沖倒卷走,大家追了幾里地才救了上來,接著有人騎駱駝試著過了幾次,卻被河底的淤沙深深陷住,駱駝被沖得東倒西歪。面對滔滔河水,慕生忠的急暴脾氣又上來了,為了盡快探明水情,他仰頭咕咚咕咚灌下半瓶燒酒,拿繩子系在腰間,叫人牽住另一頭,不顧大家的阻攔,撲騰一聲跳進河水,向中間探去。9月天氣,在內地還很熱,但在海拔4700米的沱沱河卻已是冰水刺骨。慕生忠在水中泡了幾個小時,不但探出了一條比較好走的河底路,而且弄清了這條河的大體情況:河床寬約1060米,河槽寬280多米,水深1.5米。

這么寬、深的河,要想使汽車開過去,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建大橋,這根本不可能;二是等凍冰后再過,這不但等不及,而且也不保險。慕生忠發(fā)動大家想辦法,工程組張炳武提出了修“過水橋”,也叫“水下橋”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和慕生忠的同意。

這個施工方案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導水分流”。就是在上游先筑起一道道堤堰,挖開一條條溝渠,把河水分成許多支流引向別處,以減少主河道的水量,為施工創(chuàng)造條件。9月4日,張炳武和王德明帶領工人在上游約3公里處,奮戰(zhàn)5天,完成了分流任務,使主河道最深處水位降至1米以下。第二步,在工兵連副連長王鴻恩的組織下,裝袋沉石。就是在河里劃定一條線路,按一定寬度向水中填石墊底。馬珍帶領他的工程隊,用駱駝從七八里外運來石塊,裝進麻袋,沉入水底。為了把扔下的麻袋擺下墊實,丁成山、傅天德等人,脫光衣服,鉆入水下作業(yè),大家都戲稱他們?yōu)椤肮馄ü蓾撍?。?/p>

為了把沉重的石頭麻袋運到河中間,他們使用了蘭州一帶常用的羊皮筏子。開始筏子老被水打翻,他們便在兩邊用長繩牽引著,旁邊用人頂著,終于獲得成功。

水下石路從兩邊向中間慢慢合龍。經過45天的戰(zhàn)斗,填進5000多麻袋石頭,10月10日這天,水下石橋終于修成。寬5米,長400米,橋淹在水下,離水面約三四十厘米。這樣既不會阻擋水流,又不會淹沒汽車,橋兩邊插上標竿作標志,使車不致走偏。汽車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順利地通過水下石橋,而水僅僅濕了輪胎的一小半。長江源頭就這樣被英雄們拋在了身后。

當?shù)谝?、第四工程隊奮戰(zhàn)沱沱河時,其他幾個工程隊在任啟明及鄧郁清等人的帶領下,已先后于8月上、中旬開到了青藏公路的制高點唐古拉山區(qū),于9月上旬展開了唐古拉攻堅戰(zhàn)。

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米,是青藏公路必須經過的關口,也是公路能否及時通到拉薩的關鍵。當?shù)啬寥烁嬖V他們:這里每年只刮一次風——從年初一刮到年三十;這里每年只有一個季節(jié)—天天是寒冬。有記載說,1937年馬步芳派了兩個騎兵團護送九世班禪進藏,行至唐古拉山下時遭暴風雪襲擊,致使全軍覆沒。任啟明在探路時,親眼看到一群大鳥想飛過唐古拉去,卻被大風刮得跌落在地。為此,他曾賦詩一首:

唐古拉山非等閑,

嶺上積雪不知年。

峰巒入云罡風緊,

飛鳥欲越翅難展。

但慕生忠告訴大家:馬步芳的隊伍算什么,雄鷹算什么?我們共產黨領導的隊伍能鉆地能上天,一定要把唐古拉踩在腳下。

施工隊剛到山上,唐古拉就給他們來了個下馬威:半夜里,呼嘯的大風把許多帳篷刮上了天,致使不少班組只好露營雪山,人凍得整夜展不開腿,不少人的頭發(fā)和胡子上都凍上了白霜。有的人干脆不睡了,跑出去在工地上掄大錘,這一方面可以驅寒,一方面也為了趕進度。

在最初的一段時間里,由于沱沱河沒有通車,糧食物資運不上來,吃的東西發(fā)生了恐慌。為了保持體力完成施工任務,有的工程隊就抓高原上那特有的又肥又大的地老鼠來吃;還有的找到山上的湖泊,在水里捕來無鱗魚填肚子。

慕生忠深為大家的精神所感動,他派人帶著銀元到山下的藏民部落里去購買青稞和牛羊,以解燃眉之急。后來,又發(fā)現(xiàn)了去年運糧隊因駱駝死亡而丟棄在路邊的面粉,這些都為解決施工隊的給養(yǎng)幫了大忙。

唐古拉山的土石都凍得梆硬,一鎬下去只有一個白點。從5月到現(xiàn)在,經過幾個月的奮戰(zhàn),每個人手中那兩尺長的十字鎬磨得剩下了拳頭大,鐵鍬則磨成了月牙鏟,使很大勁才能挖下一塊。稀薄的空氣使人稍微一動便氣喘吁吁,心口里像塞了一堆亂草,憋悶得慌。為此,有的工人便干脆丟掉工具,跪在地上刨石渣,摳土塊,一雙手凍麻木了還在干。

慕生忠盼著由彭總批準的西北軍區(qū)的1000名工兵早點到來,好為打通唐古拉出一把力,但卻一直沒有音訊。可他卻等來了一份令人十分氣憤而難耐的電報。電報是報務員交到他手里的,內容為:西北局派工作組到運輸總隊,追查駱駝大量死亡的責任,請速回總隊作檢查。

慕生忠知道有人打了自己的小報告,氣得把電報撕得粉碎,對到報務員吼道:“回電:工程正緊張,不能回去,一切責任由我負責。”

說罷,他跑到一個正在打錘的民工旁,一把奪過大錘,叫民工掌好鋼釬,發(fā)瘋似的掄錘砸下去。一下,兩下,三下……在缺氧的高山上,這么玩命是要出問題的,幾個人勸他住手,他根本不聽;打到30幾下時,大家喊來了任啟明,任啟明拉下臉勸他,他仍不理睬。直打到了80下,打得火星飛濺、頑石破裂,這時有人從背后抱住了他的胳膊,他才停了下來。吼道:

“怕什么,死,也要頭朝拉薩!”

慕生忠的精神震撼了不少人的心?!八溃惨^朝拉薩”成為大家共同的口號。有人在山壁上寫下了這樣的誓言:

舉起鐵錘山打顫,

臉上紅光映雪山,

為了藏胞得幸福,

誓把公路修上天!

這一天,在海拔5300米的雪山上,他們使公路延伸了2300多米。

為了不至于窩工,他們除兩個隊主攻山頭外,其余力量分布在南北兩坡施工。

10月20日這天,唐古拉山口終于被打通,筑路英雄們用禿禿的鐵鎬鐵鍬在世界屋脊奏響了一曲響徹云霄的勝利凱歌。

慕生忠立即向軍委和黨中央發(fā)報,報告了這一喜訊。聲稱這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一段路。為表示喜悅的心情,慕生忠激動地吟成小詩一首:

唐古拉山風云,

汽車飛輪漫滾,

今日鎬鍬在手,

鏟平世界屋頂。

接著,他發(fā)出命令:向藏北重鎮(zhèn)黑河(那曲)進軍!

10月下旬,西北軍區(qū)支援的100輛卡車載著工兵二團千名指戰(zhàn)員終于趕來了。兩路大軍會合一起,進度大大加快。11月10日,他們正式通車黑河。國家交通部和青海省都派來了慰問團,兩個慰問團的幾十輛大小汽車都是從新修的青藏公路上開過來的。他們對慕生忠和英雄的高原筑路工,都表示了由衷地敬佩和贊譽。

用七個月時間修通了青藏公路

他成為第一個坐著汽車進拉薩的人

青藏公路出黑河以后,進展比較快,每天以幾十公里的速度前進著,這中間遇到的最大障礙是羊八井大石硤。

現(xiàn)在以地熱資源聞名全國的羊八井,位于拉薩西北部約70公里的地方,是青藏公路要通過的咽喉要道。但千萬年來,這里被一座15公里長的石山堵塞,滿眼巨石林立,犬牙交錯。原來僅有的一條小道是藏胞用干牛糞把石頭一塊塊燒燙,然后立即澆上冷水,一點點炸出來的。不知經過了多少歲月,流了多少血汗,才炸出了一條勉強可過牦牛的崎嶇小道。

12月初,慕生忠調一個工程隊,擠過石硤小道,叫他們從這里開始往拉薩修。而把開辟大石硤的任務,交給工兵團來完成。慕生忠給他們下了死命令:12月下旬前我們要通車拉薩,你們必須在15天內給我啃下這塊硬骨頭!

工兵團指戰(zhàn)員,是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老部隊,他們在30里大石硤擺開戰(zhàn)場,打眼放炮,劈山炸石,晝夜不息,隆隆炮聲不絕于耳。七連三排的王德孝掄起18磅的鐵錘,一口氣打了612下,要不是鋼釬打禿了還不罷手。機械營的一部氣壓機平常可帶4個風鉆,到這里后由于空氣稀薄只能帶兩個風鉆,這不但加大了工作量,而且由于天寒,鉆桿凍得時常轉不動,大家只好一邊用噴燈烤一邊鉆,不讓工程受影響。

在英雄工兵的拼搏和民工的支援下,僅用了12天時間,他們就打通了這座沉睡千萬年的羊八井大石硤,使公路從中間通過。

慕生忠高興地坐著他的吉普車駛過30里大石硤,直奔古城拉薩。1954年12月15日下午,他一路風塵一路喜悅地到達布達拉宮下,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坐著汽車進拉薩的人。

這不但象征著青藏公路已經貫通,也向人們表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慕生忠用7個月零4天時間修通了青海格爾木至西藏拉薩的1283公里的公路,加上西寧到格爾木的800多公里,共21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可以通車了!正如國家交通部慰問團團長、公路局局長王一帆在通車典禮上講的:“青藏公路以它的路程長、工程量大、工期短、花錢少等特點,在世界公路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I2月25日,康藏、青藏公路通車典禮同時在拉薩、雅安、西寧三地舉行。慕生忠?guī)ьI全體筑路官兵和民工在拉薩參加了盛大的兩路通車典禮,他望著會場上懸掛的毛澤東主席題寫的錦旗:“慶賀康藏、青藏兩公路通車,鞏固各族人民的團結,建設祖國!”心中充滿了無限豪情。幾乎與此同時,慕生忠又接到了齊天然發(fā)來的電報:敦格公路已打通。他心中欣喜異常:這下,我們不愁糧食、物資運不進來了!建設西藏、鞏固西南邊防我們有了可靠的交通保障!

青藏公路的修成,完成了慕生忠的一大心愿,它在經濟上、政治上和軍事上顯示的戰(zhàn)略意義也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

慕生忠去北京開會時,彭德懷一見面,就拉住他一雙粗糙的手,故意問:“你真的把青藏公路修通了!”

慕生忠回答:“我是坐著汽車進拉薩,又坐著汽車出西藏回到蘭州的!”接著又補充了一句,“不光這,從甘肅敦煌到格爾木的公路也被我們打通了!”

從不輕易表揚人的彭德懷站在地圖前比劃了一下說:“好,這一帶的交通空白被填補了,你們干得好!”

慕生忠向彭總匯報說,他準備在公路沿線,重點是格爾木一帶辦農場、開磚場、辦煤礦、建醫(yī)院、學校和百貨公司,使格爾木變成一個大城市,并邀請彭總方便時去格爾木視察,彭德懷高興地答應了。

兩人一談談到了午飯時間,彭總高興地留慕生忠共進午餐,并特意拿出一瓶人參酒招待他,讓他好好補補身子。

毛澤東主席出于對西藏問題的考慮,也在自己家里高興地接見了慕生忠。慕生忠向毛主席匯報了修筑青藏公路的情況,并如數(shù)家珍地講了他一邊修路一邊為沿途取的18個地名:雪水河、天涯橋、西大灘、不凍泉、五道梁、開心嶺……

聽到這里,毛主席問:“為什么叫開心嶺?”

慕生忠回答:“那一天沱沱河打通了,給養(yǎng)問題解決了,路修到這座嶺上一看,十分平直,不用多繞彎,我們非常開心,就給這里起名開心嶺!”

毛主席聽后說:“好,開心嶺這個名字好,很有革命戰(zhàn)士的樂觀胸懷呢!”

接著,根據(jù)毛主席的指示,由鄧小平主持有關部門開會,決定撥巨款對青藏公路進行改造、提高。

1955年,青藏公路管理局在格爾木成立。剛擔任蘭州軍區(qū)后勤部政治委員的慕生忠又被點將擔任青藏公路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青海省委常委、柴達木工委常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青藏公路運輸指揮部總指揮。他的老搭檔任啟明任副局長。

慕生忠高興地來到格爾木上任,已經被授予少將軍銜的他說:我不想當什么官,要干就干青藏路,就干格爾木!他把修筑青藏公路的有功之臣也都集中在了自己的麾下,如,齊天然擔任了敦格公路總段段長,工程師鄧郁清擔任公路處副處長,張兆祥擔任運輸處處長,吳葆琨擔任監(jiān)理所所長等等,公路沿線分別設立了養(yǎng)路段、道班及運輸站等。對當初修路時的一些急造工程如天涯橋、沱沱河水下橋都進行了提高或重建。如1956年由鄧郁清主持在沱沱河上修成了長240米的一座木結構大橋,1958年又修成了一座鋼筋水泥橋,成為真正的萬里長江第一橋。

格爾木在慕生忠的經營下,農場、磚瓦廠、修理廠、商店、醫(yī)院、學校、書店、郵局、銀行、秦腔劇團及劇院等一個個建起來了,地窩子、土坯房、帳篷城連成了一片,幾個運輸隊及人民解放軍的幾個汽車團在這里安了家,成天人來人往,車輪滾滾,到處一片熱氣騰騰。

1958年10月,國防部長彭德懷元帥要來格爾木視察。慕生忠知道,要是沒有彭老總的全力支持,就沒有今天的青藏公路。為了迎接彭老總的到來,他在格爾木趕建了一座小二層樓房,上下各有三四間,樓梯建在外面,青磚白灰墻,十分簡陋,但它卻是格爾木當時最早的一座樓房——這便是今日的“將軍樓”。

慕生忠在格爾木北邊的鹽湖機場迎候彭德懷元帥。彭總走下飛機,舉目四望,好一會才高興地說:“這機場真夠氣派的!”

慕生忠洋洋得意地說:“這是我們花13萬元修的鹽湖機場,跑道13公里長呢,多大飛機也能起降!”

彭德懷坐車來到了格爾木。他并沒有住那座專為他修的二層樓,卻住進了慕生忠那延安式的磚拱窯洞里。高原的開發(fā)者和修路工人聽說彭總來了,都想見一見這聲名赫赫的元帥,彭總在住處親切地接見了他們,他對大家說:你們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世界屋脊上修通了一條公路,在柴達木的戈壁灘上建起了一座新城,這里是大有希望的!感謝你們?yōu)樽鎳ㄔO作出的貢獻!

第二天,彭德懷在慕生忠地陪同下,乘車南行上了青藏公路,過雪水河,越昆侖橋,直上海拔4800米的昆侖山口。這時,西藏形勢已露端倪,上層反動集團蠢蠢欲動。彭總和慕生忠特意研究了準備平叛的運輸保障問題。慕生忠越發(fā)感到修筑青藏公路的戰(zhàn)略意義了。

1959年初,慕生忠將軍的肩上又壓上了新的擔子:青藏鐵路工程局局長。一個鐵道師也奉命進駐格爾木。慕生忠又籌劃起了修筑青藏鐵路的大計。他充滿了勃勃雄心,決心把自己的后半生貢獻給青藏高原,貢獻給鞏固西南邊防的偉大事業(yè)。

政治風云突變,他蒙冤囚禁20年

他最終魂歸青藏線,永駐昆侖山

1959年8月,在黨中央召開的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被戴上了反黨集團頭子的帽子。

入冬的一天,一架軍用飛機降落在格爾木鹽湖機場,慕生忠接到通知前去迎候。結果被押上飛機徑直帶走,連交代工作和與家人告別的機會都不給。

后來才知道他的罪名是“彭德懷的黑干將”,他遭到無數(shù)次的批斗和交代不完的問題。一個叱咤風云、傲視昆侖的英雄,成了被聲討的罪人。他不明白,自己修了一條青藏公路反而修出罪過來了。不用說,與他一起在高原流血流汗的那些骨干,也以“慕生忠的親信”一個個遭到株連。格爾木街頭從此不見了慕生忠的身影,但他的影子卻始終扎在格爾木人的心中。

悶氣填胸,雙眉常鎖,戎馬半生的將軍常常以酒代飯,眼看著自己的雙鬢漸漸有了白發(fā),卻猶虎遭囚禁有勁無處使。

光陰荏苒,歲月蹉跎。20年過去了,隨著國家政治形勢的變化,慕生忠終于得以平反。當年49歲的將軍,如今已變成滿頭白發(fā)的七旬老人。他欲哭無淚,嘆息自己已不能再為國家出力了。

慕生忠平反后,先后任甘肅省政協(xié)副主席、省顧問委員會常委等職。對這些官職他并不放在心上,他心中時時牽掛的是青藏公路,是他親自創(chuàng)建的格爾木。

1982年秋天,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家人陪同他終于又回到了離別20多年的魂牽夢繞的格爾木。他看到青藏公路已由當年的砂土路面變成了黑色的瀝青路,寬暢而平坦的公路上晝夜汽車飛馳不斷,望柳莊前他栽的楊柳樹已有合抱粗,菜地也一片連成了一片;他特意走上將軍樓遠眺,但見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房屋連成了一片,當年的“帳篷城”已不見了蹤影。

人們聽說格爾木的老祖先回來了,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跑來和他親切地打招呼,問候他、祝福他,不少部隊請他回去作報告。

“走,進昆侖山!”慕生忠像當年一樣大手一揮,發(fā)出了命令。大家知道,不讓他去親近一下昆侖山,他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于是,帶上保健醫(yī)生,坐車駛上了公路,跨雪水河,過昆侖橋,慕生忠又撲進了昆侖山的懷抱。停車后,他凝望著遠處巍峨的昆侖雪峰,好一會對身旁的女兒說:“我找到自己安睡的地方了。你們記著,等我哪天閉了眼,一定要把我埋在昆侖山上,我要伴著青藏公路長眠!”

他還要繼續(xù)上行,硬被大家攔住了。

11年后的1993年8月,已83歲高齡的慕生忠,不顧家人的再三阻攔,在老伴和兒女們的陪伴下,再次千里迢迢回到格爾木探望。

這時,格爾木已經通了火車,慕生忠將軍是坐著軟臥走進這個已發(fā)展成為具有現(xiàn)代化工業(yè)和十幾萬人口的青海省第二大城市的。老將軍看到自己當年愿望已經實現(xiàn),心里比吃了蜜還甜,連每道皺紋里都充滿了笑意。由當年慕生忠任總指揮的人民解放軍青藏公路運輸指揮部演變而來的青藏兵站部的官兵,以貴賓般的禮儀歡迎老首長,陪同他轉遍了格爾木的角角落落。自從1954年青藏公路通車后,兵站部廣大官兵以慕將軍為榜樣,奮戰(zhàn)高原幾十年,汽車兵、管線兵、兵站兵、通信兵以及修理分隊、衛(wèi)生醫(yī)療單位在4000里青藏線上作出了突出貢獻,1990年被中央軍委授予“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榮譽稱號,江澤民在格爾木親自為他們題詞“弘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zhàn)斗的革命精神”。青藏兵站部的官兵說:青藏線的基礎是慕老將軍打下的,我們的成績里有老將軍的一半功勞。慕生忠拉著兵站部部長的手說:“謝謝你們?yōu)殚_發(fā)青藏線作出的貢獻,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來格爾木了,今后青藏線的建設就靠你們了……”

1994年10月18日,慕生忠將軍在蘭州與世長辭。彌留之際,他囑咐家人:“別忘了,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昆侖山,撒在青藏線……”

將軍的子女們按照父親的遺愿,一個多星期后捧著將軍的骨灰來到了格爾木。格爾木的黨政軍機關和群眾在將軍樓前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儀式。

之后,在軍地領導人的護送下,驅車近百公里來到昆侖山上,把將軍的骨灰撒向莽莽昆侖。

正在這時,剛才還萬里晴空的高原,突然降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天空中好像飄飛著無數(shù)紙錢。厚厚的雪片迅速覆蓋了將軍的骨灰。正在青藏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兵,一齊按響喇叭向將軍表示致哀。

面對此情此景,將軍的女兒向天空大聲喊道:“爸爸,你看到了嗎,昆侖山接納你了,你的靈魂將在青藏線永駐!”她的聲音在雪山頂上久久回蕩。

慕生忠走了,但他與青藏公路之緣,與格爾木之情,如巍巍昆侖山,似滔滔通天河,山高水長,永留人間。

作者簡介:陜西扶風人。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語言文學自修大學。1958年應征入伍,歷任解放軍七十六團汽車駕駛員、文化教員、政治處宣教干事、汽車連副指導員,解放軍青藏辦事處政治部新聞干事,總后勤部通訊社記者、編輯,總后勤部文化部創(chuàng)作室專業(yè)作家及后勤雜志社編輯、副社長,金盾出版社副社長,后勤雜志社副編審,編審。1958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中篇報告文學《昆侖魂》獲1993年青海省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作品獎,報告文學《世界屋脊有一群軍人》獲總后勤部第二屆軍事文學獎,短篇小說《路》、散文《心連在線上》、報告文學《十萬里路見忠心》和《他,沒有躺倒》均獲解放軍總后勤部歷次優(yōu)秀作品獎。

猜你喜歡
格爾木拉薩
西藏“Z 世代”的拉薩記憶與憧憬
西北偏北之格爾木
格爾木
拉薩的天空
格爾木
格爾木情愫(節(jié)選)
拉薩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
去拉薩不能錯過的五件事
基于熱紅外遙感的熱環(huán)境區(qū)劃研究
新平| 吴旗县| 平塘县| 临城县| 灵武市| 青海省| 阆中市| 宝山区| 密山市| 蒲江县| 瑞丽市| 鹰潭市| 辽源市| 灵丘县| 林西县| 二手房| 长沙市| 凉城县| 行唐县| 吉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澄迈县| 蓬莱市| 杭州市| 金塔县| 崇州市| 大理市| 体育| 双柏县| 孟津县| 榆树市| 内江市| 鹤岗市| 平江县| 工布江达县| 德格县| 沙湾县| 柏乡县| 渭南市| 泸州市| 沁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