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赟
家是什么?家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爐火,家人圍坐在一起,就有說不出的溫暖;家是無言的父愛,像一團空氣縈繞在你的身旁;家是默契的兄弟情,雖有磕磕絆絆,但回味起來,嘴角不知不覺間總會漾起一絲微笑……
家,永遠是你最牽掛的地方!
近了,更近了,一股淡淡的蘆葦香飄進我的鼻翼,踏著一股清風(fēng),我腳下的步伐也越發(fā)加快。每走近一步,我仿佛都能看到家中田地里大片大片的泥土,聽到奶奶親切的呼喚聲……
帶著幾許欣喜,我推開了大門,先來迎接我的,是一條搖著尾巴的小黃狗。再往里走,在樓梯拐角處,有一扇小小的、密不透風(fēng)的窗戶。小時候被媽媽關(guān)在樓上看書寫字的我,總對那扇窗戶外的世界充滿向往。特別是那棵銀杏樹,每到秋天,葉子就變成了金黃色的,好看極了;可現(xiàn)在,銀杏樹的樹葉基本上已經(jīng)掉光了,只剩下光溜溜的樹干,但相比兒時的矮小,它現(xiàn)在卻愈發(fā)高大了。
“吃飯了!”隨著一聲呼喊,我小跑到餐桌旁,看見一大桌子我愛吃的菜,便迫不及待地將一小塊雪白雪白的年糕放入嘴里輕咬一口。嗯,還是那熟悉的味道,軟軟糯糯的;再輕輕咬一咬,年糕的殘渣就粘在了唇齒間,那淡淡的糯米香就像調(diào)皮的孩子般,才進到嘴里,就一下子散開了。
吃完飯,穿過一條細長的小徑,我來到整齊的菜畦旁,看著那一朵朵好似花兒一樣的青菜,不禁想與它們來一次“親密接觸”。我用手輕輕撫摩著那寬大的菜葉,一瞬間,那墨綠的身姿像是歡迎我般,馬上顯露出來。你看,這里的生活就是這么公平自由,令人羨慕。
村民們在太陽的升起和落下中,結(jié)束了一天忙碌的生活。第二天清晨,他們甚至都不用鬧鐘,只要誰家的大公雞一叫,就都起來了;誰家的娃娃鬧了,就該吃午飯了;誰家的樹上停滿了鳥兒,就該吃晚餐了……慢節(jié)奏的生活,總讓人懶洋洋的,連步伐也變慢了。每每出去走走,總能遇見嘴里叼著一根狗尾巴草的老人問:“吃了沒,我家今天燒了好菜,別忘了叫上你爺爺一起,喝幾口小酒,聊聊天……”有時,我雖然不認識他,但我們又好似就是一家人,這樣的日子真是自在極了。
回家的感覺真的不一般!
(江蘇海門市能仁中學(xué)初一·15班)
點評
回家的感覺總是美好的,但要把這種美好表現(xiàn)出來卻并非易事,可小作者卻做到了,她擷取了自己回家時親身經(jīng)歷的日常瑣事,以小見大,運用靈動的語言,帶領(lǐng)我們走進了心靈深處的精神家園,讀后,令人感到余味無窮。
(徐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