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洪,張 寧,周 眾
(1.山西大學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傳媒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
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分析
——基于制度邏輯的視角
李常洪1,張 寧1,周 眾2
(1.山西大學 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傳媒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文章從制度邏輯的視角出發(fā)界定了異質(zhì)性知識。系統(tǒng)的總結了制度邏輯研究的相關文獻并得出其研究方法和相關結論,結合異質(zhì)性知識的特點,提出了制度邏輯視角下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因素的研究框架,并構建演化博弈模型來研究其演化軌跡。研究發(fā)現(xiàn),制度邏輯視角下主體之間的四種關系(即:沖突、競爭、合作和獨立)都會對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沖突會導致知識沖突;競爭會導致知識傳播方規(guī)避傳播知識;合作時,只有在制度邏輯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博弈雙方會趨向于傳播知識和接受知識的演化穩(wěn)定策略;而獨立會造成知識閑置。同時也發(fā)現(xiàn)制度邏輯的特征也是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重要因素。
制度邏輯;異質(zhì)性知識;演化博弈;演化穩(wěn)定策略
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異質(zhì)性的知識(Heterogeneous knowledge, HK)是構成組合創(chuàng)新的基礎[1],而知識傳播是知識獲得、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Davenport等人認為知識傳播過程包含著發(fā)送和吸收兩方面的活動[2],在這個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效率低下,甚至產(chǎn)生沖突和矛盾,尤其是在涉及不同身份、信念、政治、宗教等不同場域的制度邏輯的異質(zhì)性知識時,在其傳播的過程中更是如此。如國家、政府或組織所制定的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上意下不達”、“陽奉陰違”等現(xiàn)象,個人或組織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往往并不能對知識的接受者產(chǎn)生影響,雙方甚至會產(chǎn)生沖突和矛盾等一系列問題。本文從制度邏輯的角度出發(fā),在總結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得出制度邏輯視角下主體之間的四種關系(即沖突、競爭、合作和獨立),并結合制度邏輯的相關特征,運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對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進行探討,并根據(jù)結論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文章進一步豐富了分析知識傳播影響因素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基礎,同時也為制度邏輯在知識傳播領域的研究做出貢獻。
(一)制度邏輯的概念
Alford和Friedland在1985年提出了制度邏輯的概念,主要用來描述西方社會宏觀層次的制度和實踐[3],隨后,他們又將其應用于個體、組織和社會相互關系等微觀層次的研究中。Thornton和Ocasio等學者又對制度邏輯展開了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4,5],將制度邏輯的概念定義為一系列物質(zhì)實踐和標志性的組織結構原則,詳盡地闡述了組織和個人的價值、信念和規(guī)則等,并能夠在社會層面的文化、信仰和規(guī)則上,塑造主體的認知及行為[5]。制度邏輯的理論概念為宏觀結構層面的制度和微觀層面?zhèn)€體或組織的行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分析方法。
(二)制度邏輯與異質(zhì)性知識
由于異質(zhì)性知識在企業(yè)、政府、高校等組織的成長與發(fā)展中具有獨特價值,因此對它具有較為廣泛的研究。對以往文獻分析和總結中發(fā)現(xiàn),異質(zhì)性知識并沒有十分明確的概念,國內(nèi)外學者在對其的表述上也不盡相同。如孫凱等人認為異質(zhì)性知識是個體擁有的多樣性知識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xiàn)在知識背景、認知方式、知識結構等方面[6]。也有人從具體的角度來對異質(zhì)性知識進行定義,如,曹勇等人從技術角度對異質(zhì)性知識進行定義[1],而Jehn等人從信息的角度將知識異質(zhì)性等同于信息異質(zhì)性[7]等。結合異質(zhì)性知識的特點和制度邏輯的概念可以看出,異質(zhì)性知識和制度邏輯具有天然的耦合性,而制度邏輯作為一種分析視角,可以更加透徹地了解到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
從制度邏輯的視角來思考,本文所研究的異質(zhì)性知識具有多層內(nèi)涵:(1)異質(zhì)性知識的形態(tài)主要包含顯性與隱性異質(zhì)性。顯性異質(zhì)性知識主要指在各自場域中所能接觸和了解到的個人或組織的宗旨、使命、目標等,同時也包括像政策、措施等相關知識。而隱性知識的特點就是高度個人化,主要是通過個人體驗習得、根植于知識擁有者的情緒、感情和心智模式[8],因此,隱性異質(zhì)性知識包含個人或組織知識多樣化的背景、認知慣例、心智模式等所形成的知識方面的差異。(2)異質(zhì)性知識的層次主要包含個體、組織內(nèi)部以及組織間的知識異質(zhì)性。個體知識異質(zhì)性主要指個人擁有知識的差異程度如教育背景、職能背景、工作經(jīng)歷、行業(yè)經(jīng)驗以及組織地位等差異;組織內(nèi)部知識異質(zhì)性主要指組織內(nèi)各種知識的異質(zhì)性,包括組織內(nèi)部不同部門的目標、宗旨、理念等的知識差異;組織間知識異質(zhì)性主要指各類組織(如政府、企業(yè)、高校、科研機構、家庭等)在各自場域之中所形成的知識差異程度。(3)異質(zhì)性知識的異質(zhì)標準主要強調(diào)共同知識與特殊知識出現(xiàn)的頻率。共同知識很容易被主體獲取,為大眾所共同擁有和熟知,并不受任何特殊場域的約束;特殊知識游離于大眾情景中,被少數(shù)個體所掌握或個人、組織等在不同的場域內(nèi)所形成與其制度邏輯相符合的信念、目標、宗旨等知識。
(三)制度邏輯相關研究綜述
制度邏輯在組織理論中已經(jīng)成為發(fā)展最迅速的知識領域之一。制度邏輯理論作為一種研究視角和方法論,目前已經(jīng)深入到各個方面的研究中,其文獻主要從宏觀層次的制度和微觀層次的個體和組織來展開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制度邏輯在新制度理論的基礎上,結合了制度特征和邏輯特征,對組織各類現(xiàn)象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一系列的理論研究框架。在實證研究中圍繞著存在一種主導邏輯[9]和多元邏輯共存[10,11]的兩個焦點,制度邏輯之間存在著對立和兼容互補的關系,各個主體之間大致存在著沖突[10,12](不同制度邏輯間的主體產(chǎn)生了相互抗衡的力量便帶來了沖突的關系)、競爭[10](各主體之間相互競爭以獲得核心地位而產(chǎn)生了競爭關系)、合作[10,12](不同制度邏輯間的主體基于共同利益、需求等而展開合作)和獨立[14](各種制度邏輯的主體之間并不都會產(chǎn)生交互關系,因此往往存在著多元制度邏輯共存,而主體之間卻保持相互獨立的關系)等復雜關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制度邏輯視角下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因素的研究框架
國內(nèi)外學者在制度邏輯影響個人和組織的行為方面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Thornton等人指出,制度邏輯能夠引導個人和組織行為[4]。Christiane等人提出了制度邏輯影響組織行為的框架,得出了制度邏輯能夠影響個人和組織的行為選擇[13]。Anne-Claire Pache等人研究了在組織內(nèi)存在競爭和沖突的制度邏輯的情況下個人所采取的行動的分析框架[14]。王凱和鄒曉東從制度邏輯的視角出發(fā),對大學和產(chǎn)業(yè)知識生產(chǎn)模式的異質(zhì)性與融合性進行了研究,認識到知識生產(chǎn)模式的異質(zhì)性和融合性,對形成科學、合理的產(chǎn)學合作政策,從而更有效地促進產(chǎn)學協(xié)同創(chuàng)新起著重要作用[11]等等。在分析相關文獻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制度邏輯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代表各個制度邏輯的個人和組織的行為選擇,進而可以得出制度邏輯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和分享,但是發(fā)現(xiàn)學者們均未將其作為專門的研究內(nèi)容來進行深入剖析,從制度邏輯的角度分析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據(jù)此來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和改進措施。
(四)演化博弈
演化博弈理論來自達爾文的生物進化理論,R. C. Lewontin用進化博弈理論來解釋生態(tài)現(xiàn)象,J. M. Smith等提出進化穩(wěn)定策略(ESS)。進化博弈理論結合了博弈理論及生態(tài)理論的研究成果,并以有限理性的參與人為研究對象,利用動態(tài)分析方法把影響參與人行為的各種因素納入其模型之中,并利用進化穩(wěn)定均衡來預測參與人的群體行為。進化博弈論更加強調(diào)經(jīng)濟決策者的個人有限理性,強調(diào)通過規(guī)則、機制和制度的設計和優(yōu)化在個人理性得到滿足的基礎上達到個人理性和集體理性的一致。目前進化博弈理論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知識傳播的研究領域。因此,本文選擇使用進化博弈的方法來分析不同制度邏輯下的知識傳播具有很好的適用性和科學性。
文章通過總結現(xiàn)有相關研究結果,基于制度邏輯的視角,從主導邏輯和多元邏輯共存的兩個角度,得出主體之間大致存在沖突、競爭、合作和獨立四種關系,據(jù)此并結合制度邏輯的特征,提出了制度邏輯視角下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影響因素的理論研究框架(圖1)。通過采用博弈論的方法分析了知識傳播方和知識接受方的非對稱演化博弈的情況,并運用Matlab進行數(shù)字仿真,進而分析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根據(jù)相應的結論提出政策建議。
根據(jù)Davenport等的研究結論,認為知識傳播過程包含著發(fā)送和吸收兩方面的活動[2],因此,本文將博弈雙方設定為知識傳播方和知識接受方。由于制度邏輯視角下的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方和接受方是有限理性的群體,并且博弈雙方的策略選擇和得益情況是非對稱的,所以采用非對稱動態(tài)復制演化博弈的方法進行分析。將知識傳播群體和知識接受群體看成是決策的主體,每個知識傳播方可以選擇知識傳播或知識不傳播,每個知識接受方可以選擇接受異質(zhì)性知識或不接受。為了便于分析問題,以下將討論兩個主體(知識傳播方和知識接受方)之間的博弈來建立模型。
(一)基本符號和假設
1 基本符號及含義
(1)πi(i=1,2)為博弈雙方在各自不傳播、不接受狀態(tài)下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帶來的收益。
(2)ki(i=1,2)為知識主體間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量,體現(xiàn)了知識傳播方的傳播愿望和傳播量。
(3)ri(i=1,2)為知識接受方的接受系數(shù),表示知識接受方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愿望。
(4)pi(i=1,2)為知識創(chuàng)新系數(shù),當知識接受方接收到異質(zhì)知識后可以利用接受到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新,則pirikj(i,j=1,2)為知識創(chuàng)新帶來的收益。
(5)ci(i=1,2)轉移成本系數(shù),表示在知識傳播和接收過程中存在的轉移成本的系數(shù)。
(6)mi(i=1,2)制度邏輯成本,表示雙方制度邏輯差異給知識傳播和接受所帶來的成本。
(7)qi(i=1,2)機會成本,異質(zhì)性知識是知識創(chuàng)新的重要來源,qi表示知識在進行傳播時會帶來一定收益的情況下而未能成功傳播所帶來成本。
2 基本假設
(1)假設博弈雙方所傳播的知識是異質(zhì)性知識,并且知識接收方在接受到知識傳播方的異質(zhì)知識后能夠帶來創(chuàng)新收益,即,pirikj(i,j=1,2)為知識創(chuàng)新帶來的價值,假設博弈雙方獲得的創(chuàng)新收益相等,并且將知識接受方所獲得的異質(zhì)性知識視為收益的一部分,即r2k1,則知識傳播方收益為:π1+p2r2k1,而知識接受方的收益為:π2+r2k1+p2r2k1。
(2)假設無論是知識的傳播方還是知識的轉移方都存在知識的轉移成本,即對知識的傳播方為c1k1,對知識接受方為接受知識k1的成本,即c2k1。
(3)假設博弈雙方存在制度邏輯差異,并且在知識傳播過程中制度邏輯的協(xié)調(diào)或者無論對方接受與否都會對雙方產(chǎn)生制度邏輯成本即mi(i=1,2)。也就是說,知識傳播方傳播知識時,無論對方接受與否都會對雙方產(chǎn)生制度邏輯成本。
(4)當博弈雙方選擇(不傳播,不接受)時,則將其視為知識沒有傳播的價值,或者所帶來的收益不足以傳播知識等因此博弈雙方的收益分別為本身所擁有的知識所帶來的收益,即為(π1,π2)。
(二)模型建立、求解與分析
1 模型建立
綜上所述,得到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過程中博弈雙方的得益矩陣(表1):
表1 博弈雙方得益矩陣
2 模型求解
本文采用復制動態(tài)機制來分析模型。因此可假設x為知識傳播方選擇傳播異質(zhì)性知識的比例,則(1-x)就是選擇不傳播的比例;同樣的,設y為知識接受方選擇接受異質(zhì)性知識的比例,(1-y)表示選不接受的比例。根據(jù)復制動態(tài)機制可得出以下求解過程:
知識傳播方選擇傳播的收益:
u1s=y(π1+p2r2k1-c1k1-m1)+(1-y)(π1-c1k1-m1-q1)
知識傳播方選擇不傳播的收益:
u1n=y(π1-q1)+(1-y)π1
知識傳播方的平均收益
知識傳播方的動態(tài)復制進化方程
同理也可得:
知識接受方選擇接受的收益:
u2s=x(π2+r2k1+p2r2k1-c2k1-m2)+(1-x)(π2-m2-q2)
知識接受方選擇不接受的收益:
u2n=x(π2-q2)+(1-x)π2
知識接受方的平均收益
知識接受方的動態(tài)復制進化方程
于是,知識傳播方和知識接受方的演化博弈可以用式子F(x)和G(y)組成的系統(tǒng)來描述。通過令F(x)=G(y)=0,則可得到系統(tǒng)的5個局部平衡點分別是:O(0,0)、A(0,1)、B(1,1)、C(1,0)、D(x*,y*),其中,
3 模型分析
按照Friedman提出的方法,對于一個由微分方程系統(tǒng)描述的動態(tài)群體,其平衡點的穩(wěn)定性可由該系統(tǒng)的雅可比矩陣(Jacobian Matrix)進行局部穩(wěn)定進分析,得到其博弈雙方長期反復博弈所形成的演化穩(wěn)定策略(ESS)。因此可以得到上述系統(tǒng)的雅可比矩陣:
用det(J)和tr(J)分別表示矩陣J的行列式和跡。然后運用動力系統(tǒng)局部穩(wěn)定性的判定方法進行判別,也即是說,當某一平衡點使得det(J)>0且tr(J)<0時,則該點就處于局部穩(wěn)定狀態(tài),經(jīng)計算可以得出(表2):
表2 局部漸進穩(wěn)定性分析結果
通過分析雅可比矩陣的det(J)和tr(J)得出進化博弈模型中有5個局部平衡點,其中A點、C點是不穩(wěn)定平衡點,D點是鞍點,對于點O(0,0)滿足det(J)>0且tr(J)<0,則O點為演化穩(wěn)定策略(ESS)。根據(jù)動態(tài)復制方程,利用Matlab進行仿真,對變量進行數(shù)字賦值:
(1)當不滿足m1+m2+c1k1+c2k1 m1=4,m2=4,c1=0.5,c2=0.6,k1=5,k2=5,r2=0.8,p2=0.8,q1=1,q2=1,則只有點O(不傳播,不接受)是進化穩(wěn)定策略(ESS),如圖2所示。 (2)當m1+m2+c1k1+c2k1 m1=0.5,m2=0.5,c1=0.5,c2=0.6,k1=5,k2=5,r2=0.8,p2=0.8,q1=0.5,q2=0.5,滿足det(J)>0且tr(J)<0,則點O(不傳播,不接受)和點B(傳播,接受)是進化穩(wěn)定策略(ESS),如圖3所示。 圖2 圖3 通過圖1的研究框架,文章將結合非對稱演化博弈模型及Matlab數(shù)字仿真的相關結果,從制度邏輯的角度來分析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 (一)異質(zhì)性知識本身傳播較難 從本文制度邏輯的視角界定的異質(zhì)性知識來看,知識本身在傳播過程中就具有一定的難度,其轉移成本ciki較大,甚至有學者認為異質(zhì)性知識由于容易產(chǎn)生沖突和難以轉移、吸收,對創(chuàng)新具有負面效應,如果從制度邏輯的角度來思考,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情況。首先,由于處在不同場域的個體和組織擁有著屬于自己相應制度邏輯的知識結構,這些知識本身就具有隱性知識的特征;其次,異質(zhì)性知識重點在異質(zhì),不同個體之間知識的相關性、復雜性也不完全相同,這也給知識的傳播帶來較大的難度。所以異質(zhì)性知識本身傳播起來就具有較大的難度。 通過結合博弈模型和運用Matlab仿真分析可知,當知識傳播方的c1k1和知識接受方的c2k1越大,會導致鞍點D(x*,y*)上移,使得四邊形ADCO的面積變大,則點落在此區(qū)域的概率也會變大,導致博弈雙方選擇點O(不傳播,不接受)的進化穩(wěn)定策略的概率也變大。 (二)主體之間的關系對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影響因素分析 1 沖突關系導致知識沖突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多重制度邏輯沖突持續(xù)共存的情況事實上非常普遍,某種制度邏輯并不能完全統(tǒng)領整個場域[10,12]。在這種情況下,結合博弈模型并運用仿真分析可知,當制度邏輯存在沖突的情況下,制度邏輯成本mi較大,使得鞍點D(x*,y*)上移,導致四邊形ADCO面積變大,因此鞍點落在此區(qū)域的概率也逐漸增大,導致博弈雙方選擇O(不傳播,不接受)的進化穩(wěn)定策略的概率也增大。Anne-Claire Pache等人總結出個人或組織在對待沖突性制度邏輯的情況下有五種不同的行為方式[14]。因此可以得知,在制度邏輯沖突和矛盾的情況下,不同的知識接受方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如何弱化沖突和矛盾,降低邏輯成本,如何提高知識的接受率,顯得十分重要。持續(xù)的制度邏輯沖突給組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造成了嚴峻挑戰(zhàn),甚至會導致制度變革,甚至有學者認為知識沖突是制度變遷的基礎和根本原因,制度變遷的過程就是知識尋求新的平衡的過程。 2 競爭關系導致知識壟斷 競爭的制度邏輯對于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組織內(nèi)部和組織之間經(jīng)常會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個人或組織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例如擔心將自己掌握而他人缺乏的知識完全的共享以后,會導致自身地位的降低等因素,而不愿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同樣的,個人或者組織所擁有的異質(zhì)性知識本身在獲取的過程中就具有較高的成本,如金錢投資、時間投資、個人實踐經(jīng)驗等,一旦知識共享,個人所擁有的素質(zhì)和能力優(yōu)勢就將無法體現(xiàn)。因此,許多研究者認為,在競爭的制度邏輯下,與對手之間的信任和合作是很難實現(xiàn)的[10]。 在主體之間是競爭的制度邏輯的情況下,結合博弈模型及數(shù)字仿真結果可以看出,知識傳播方本身就不愿意將知識傳播,而知識獲取方卻渴望獲得知識,知識的傳播和共享可能帶來一定的收益,此時知識的傳播就存在著機會成本qi,當機會成本較小時,鞍點D(x*,y*)將上移,使得選擇進化策略O的概率增大。當機會成本qi增大時,直到p2r2k1 3 合作關系引起知識合作 創(chuàng)新往往依賴異質(zhì)性知識的合作,當其他條件不變時,當知識合作的收益p2r2k1增大時,運用仿真分析并結合圖3中看出鞍點D(x*,y*)下移,使得點落在ADCB區(qū)域內(nèi)的概率增大,博弈雙方趨向于選擇策略B(傳播,接受)的進化穩(wěn)定策略。同時,不同制度邏輯之間的合作依賴于共同利益,但是這種合作關系具有不穩(wěn)定性[12]。首先,當博弈雙方的制度邏輯成本mi較大時,各自雙方的成本變大,使得鞍點D上移,其次,當博弈雙方所涉及的制度邏輯差距較大時,會使得知識傳播過程中的轉移成本ciki變大,也會使得鞍點D上移。當p2r2k1 4 獨立關系導致知識閑置 許多研究都表明,組織中長時間多種制度邏輯持續(xù)并存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12],組織內(nèi)部的個人或組織本身就存在相應的主導邏輯,而多元邏輯共存并不代表各自主體完全接受其他制度邏輯和其所代表的知識,這些知識往往獨立于本職工作之外,在接觸到這樣的知識的時候難免會毫無接受的興趣,即使被迫接受,也總是敷衍了事。 在多元制度邏輯獨立共存的情況下,結合博弈模型及圖3可以看出,當知識傳播方在進行知識傳播的過程中,存在著轉移成本ciki,此外,基于制度邏輯的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可能對博弈雙方帶來制度邏輯的成本mi,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來源,因此存在著機會成本qi,而知識接受方則存在著制度邏輯成本mi和機會成本qi。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機會成本qi較小,而制度邏輯成本mi較大時,則鞍點D向上移動,則四邊形ADCO的面積變大,則點落在此區(qū)域的概率也會變大,導致博弈雙方趨向于選擇點O(不傳播,不接受)的進化穩(wěn)定策略。 (三)制度邏輯特征的角度分析 1 制度特征的角度 根據(jù)Scott 提出的制度三大特征:規(guī)則性、規(guī)范性、文化-認知性,來研究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影響因素,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組織內(nèi)還是組織間,制度邏輯的特征也是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重要因素。 如規(guī)則性,所有的學者都承認制度會制約、規(guī)制、調(diào)節(jié)行為,按照迪馬吉奧和鮑威爾在影響個人與組織行動的制度性機制中的分類來看,這些建立規(guī)則與追求利益的行動者所使用的基本控制機制就是強制機制。因此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不僅在選擇知識傳播的途徑上,還是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幾乎不考慮主體對于知識接受的態(tài)度。通過博弈模型分析可知,當傳播的方式不恰當時,會造成接受者的接受成本ciki增大,當傳播的知識與接受者之間構成沖突關系時也會造成制度邏輯成本mi變大,當所傳播知識對接受者來說機會成本qi較小時,接受者也不會選擇接受知識,這些都會導致鞍點D上移,使得選擇進化穩(wěn)定策略O的概率變大。規(guī)范性,體現(xiàn)出制度具有約束性和激勵性,確定了目標和追求這些目標的方式,所處在場域的規(guī)范的制度結構和激勵制度同樣會影響知識在此傳播的效果,如個人或組織所處的場域中對傳播者所傳播的知識的激勵度較小也即接受新知識所帶來的機會成本qi較小時,接受者也不會選擇接受知識。文化-認知性,體現(xiàn)了制度是一種凝結的文化、意義的沉淀,在多數(shù)情景中,人們會遵守文化-認知性制度,是因為理所當然地認為那些慣例是“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恰當方式,這些文化底蘊和慣性思維恰恰給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和接受帶來了挑戰(zhàn),使得自我封閉,不愿意去嘗試接受新知識,同時也不能正確評估展開異質(zhì)性知識的合作所帶來的機會成本。 2 邏輯特征的角度 對于制度邏輯中邏輯特征的理解,大致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邏輯存在于一定的場域之內(nèi),是由一定場域內(nèi)的組織團體或個人所承載,能夠組織和規(guī)范集體的行為,并且不能只從單個成員來理解。其次,邏輯也具有連接社會結構和實踐的意義,如通過文化價值觀連接成員之間的身份和行為價值觀。 人的因素對知識傳播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制度邏輯中的邏輯特征規(guī)約著個人的行為選擇,不同的個人或組織在各自不同的場域中形成了各自鮮明的邏輯特征,無論是對知識傳播還是接受別人傳播的知識的態(tài)度、動機及行為都是不相同的。組織中各個個體的教育背景,知識結構、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都會存在區(qū)別,是否愿意將知識進行傳播和當接觸到別人傳播的知識時是否接受,不僅受到各主體的個人邏輯意愿而定,而且邏輯的差距也深刻地影響著知識的傳播和共享。結合博弈模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當邏輯之間的差距較大時,博弈雙方的轉移成本ciki都會變大,使得鞍點D(x*,y*)上移,導致選擇進化策略O(不傳播,不接受)的趨勢變大,當r2k1+p2r2k1<-q2+c2k2時,知識接受方將選擇不接受知識傳播方所傳播的知識。同時,邏輯差異也影響著知識的吸收效率ri和知識的創(chuàng)新能力系數(shù)pi,進而影響鞍點D的移動。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宣傳在高校、企業(yè)、研究機構中可以得到很好地吸收,而在農(nóng)村等區(qū)域卻完全不能展開,為什么在宣傳“三個代表”思想的時候,農(nóng)民會問為什么只來了兩個代表的笑話了。 通過建立上述演化博弈模型,從制度邏輯的相關視角來分析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可以得出異質(zhì)性知識在傳播過程中不僅受到異質(zhì)性知識本身和主體之間的制度邏輯關系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制度邏輯本身的特征的影響。因此,在不斷重復博弈的過程中,博弈雙方根據(jù)轉移成本、制度邏輯成本、機會成本、創(chuàng)新收益等因素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策略。在本文研究的范疇中,轉移成本受到邏輯差異、制度特性、邏輯特性等方面的影響,制度邏輯成本受到主體之間的關系的影響,機會成本和創(chuàng)新收益受到博弈雙方合作所取得的收益的影響等等,因此為了減少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阻力,根據(jù)文章的研究內(nèi)容,并結合相關的文獻研究,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對于異質(zhì)性知識本身傳播較難的情況,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應該選擇合適的傳播方式來降低知識模糊性、復雜性、專業(yè)性,這將更加有利于知識接受者接受本不屬于自己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如國家、政府、企業(yè)等組織,管理者在制定相關的政策,宣傳相關知識的時候,盡量降低知識的復雜程度和專業(yè)術語的使用,使知識接受者更容易理解到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以降低知識傳播和接受的轉移成本。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過發(fā)展協(xié)作關系,同時降低雙方的制度邏輯成本,可以推動知識傳播方的傳播意愿和接受方的接受所傳播的知識。如Reay等人(2009)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保持身份的獨立性而發(fā)展合作關系,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制度邏輯沖突管理[10]。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每個人或組織都有各自的制度邏輯,充分考慮接受者的身份、價值觀、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因素,盡量不要與其核心利益、主導邏輯發(fā)生沖突。在沖突的情況下,建立信任關系,找出其合作的基礎,有效的進行沖突管理,實現(xiàn)知識的有效傳播。在競爭的情況下,惡性競爭會帶來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壁壘,無論是組織內(nèi)部還是組織之間都應該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來促進知識合作,提高和促進知識傳播方對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和共享的積極性。在各自獨立的情況下,加強組織之間的接觸與溝通,提高異質(zhì)性知識的接觸率,通過建立學習型組織、培養(yǎng)個人和組織的學習興趣等方式來提高知識的接受率。 在組織層面,也可以通過建立新型混合組織來實現(xiàn)組織之間在制度邏輯上的平衡,從而在制度邏輯上形成合作的關系,促進知識的交流和傳播。在對待不同的、可能存在沖突和競爭的制度邏輯時,積極去探索制度邏輯之間的可能存在的合作的基礎,實現(xiàn)制度邏輯的選擇性耦合,將其整合到混合型實踐中,從而實現(xiàn)混合組織的制度邏輯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而減少知識傳播和接受的成本,促進異質(zhì)性知識的傳播。在許多學者眼中,制度邏輯不僅僅是一種制度性約束力量,更是一種制度性戰(zhàn)略資源[5]。 從制度邏輯特征的角度來思考,在進行知識傳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知識接受者所在場域的制度邏輯特征,選擇合理的、多渠道的、高效的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方式,從而減少制度邏輯沖突所帶來的阻礙。同時,也應該提高個人的知識和文化修養(yǎng),提高知識的創(chuàng)新能力,降低個體之間的邏輯差異,進而降低知識傳播和接受方的轉移成本,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分享效率。 [1]曹 勇,孫合林,蔣振宇,熊素瑩.異質(zhì)性知識對企業(yè)創(chuàng)新績效的影響:理論述評與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6(02):168-171+178. [2]Davenport T H,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3]Friedland R,Alford R.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M]∥Powell W W & DiMaggio P J.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232-263. [4]Thornton P H,Ocasio W.Institutional logics[M]∥Greenwood C,et al.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London: Sage,2008: 99-129. [5]Thornton P H, et al.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perspective: A new approach to culture, structure, and process[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6]孫 凱,柳艷婷,劉曉婷.研發(fā)團隊知識異質(zhì)性對知識共享影響研究[J].情報科學,2016(02):59-64. [7]Jehn K A, Northcraft G B,Neale M A.Why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 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 44(4):741-763. [8]Small C T,Sage A P.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sharing: a review[J]. Information, Knowledge, Systems Management, 2006,5(3):153-169. [9]Goodrick E,Reay T.Constellations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Cha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work of pharmacists. Work and Occupations, 2011,38(3):372-416. [10]Reay T,Hinings C R. Managing the Rivalry of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J]. Organization Studies, 2009,30(6): 629-652. [11]王 凱,鄒曉東.大學和產(chǎn)業(yè)知識生產(chǎn)模式的異質(zhì)性與融合性研究——基于制度邏輯的視角[J]. 自然辯證法通訊,2016(01):110-115. [12]Waldorff S B,Reay T,Goodrick E. A tale of two countries: How different constellations of logics impact action[M]∥Lounsbury M & Boxenbaum E. Institutional Logics in Action, PartB: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Bingley, UK: Emerald,2013,39(a):99-129. [13]Christiansen L J H,Lounsbury M.Strange Brew: Bridging logics via institutional bricolag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organizational identity[M]∥Lounsbury M &Boxenbaum E.Institutional Logics in Action, Part B: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 Bingley, UK: Emerald,2013,39(b):199-232. [14]Anne-Claire P,Filipe S.Embedded in Hybrid Contexts: How Individuals in Organizations Respond to Competing Institutional Logics[M]∥Lounsbury M, & Boxenbaum E.Institutional Logics in Action, Part B: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3,39(b):3-35. (責任編輯 耿曄強) An Analysis of Factors in Affecting the Transmission of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LI Chang-hong1,ZHANG Ning1,ZHOU Zhong2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2.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Shanxi,Jinzhong030619,China) This paper defines the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ogics.Besides,it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finding its research methods and drawing the relevont conclusions.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it proposes a framework of influencing 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logics,and constructs an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to study its evolution trail.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relationship among actors in the prerspective of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namely,conflict,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independence,and all of them have effect on the transmission of heterogeneous knowledge.Conflict will lead to knowledge conflict;competition will lead to knowledge disseminator’s avoidance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and cooperation, only in the case of lower institutional logic costs,will make gaming parties choose the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 of spreading knowledge and accepting the knowledge; and independence will leave knowledge unused.At the same time,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heterogeneous knowledge. institutional logics;heterogeneous knowledge;evolutionary game theory;ESS 2017-01-20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1YJC630090) 李常洪(1973-),男,山西洪洞人,山西大學經(jīng)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組織生態(tài)管理、合作與競爭等研究。 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7.04.015 F019.8 A 1000-5935(2017)04-0112-08三 制度邏輯視角下影響異質(zhì)性知識傳播的因素分析
四 管理啟示及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