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玉玲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 050031)
認知心理學揭示:學習主動性的本質是認識主體的主動建構,只有當學生意識到是其自身在影響和決定學習成敗時,知識建構才有可能實現[1]。高中學段是學生積淀對知識的喜好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力求稚化自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的眼光審視問題。稚化的教師會以與學生同樣的好奇心、求知欲、認知興趣和學習情緒,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與認知特點開展教學。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一“細胞的生命歷程”一章為例,教師以稚化視角調整教學節(jié)奏、擴容教學信息,將認知主體置于飽含吸引力和內驅力的問題情境之中,可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本章內容較多,教師根據學生面對新授知識時可能的思維障礙,適當擴容、延展、創(chuàng)新,可使概念更清晰,脈絡更清楚,知識聯系更明確。
1.1 教材模塊分析,挖掘內在聯系 本章的一般教學處理是以教材編排順序為主線,按照圖1所示處理。稚化角色要求教師經常思考“如果我是學生,會有怎樣的需求?”如果我是學生,除了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時間軸外,并不知道這幾個過程是否具有內在聯系,我期待用一條內在主線串起這幾節(jié)內容。其實“細胞周期”就是這條主線,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始終處于細胞周期當中,分化的細胞是脫離細胞周期的,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而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呈現穩(wěn)定性差異。分化的細胞分裂能力下降,而當其被重新召回到細胞周期中,便恢復分裂能力,發(fā)生癌變。圖2顯示以細胞周期為核心的知識串。
1.2 適當擴容延展,突重破難遷移 教師稚化的另一個特點是站在學生的高度來思考,關注學生的元認知和知識遷移的可能性,力求學生收益最大,效能度最高。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積累了細胞增殖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知識,且細胞增殖是后續(xù)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變異及組織培養(yǎng)的基礎,因此可適當擴充課堂容量,以期突破學生學習中的諸多難點,拓寬新知范圍。
圖1 “細胞生命歷程”的一般處理
圖2 以“細胞周期”為主線的處理
1.2.1 引入“Check Point(檢測點)”概念,透析間期特點 教材中對間期的介紹非常簡單,僅說明“分裂間期在時間上占細胞周期的90%~95%,為分裂期做活躍的物質準備,完成DNA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又適度生長?!辫b于間期的重要地位及在考題中多樣的呈現方式,可依托圖2,引入各個“Check Point(檢測點)”的概念,所謂“檢測點”是指在從細胞周期的一個階段向下一個階段轉換之前,細胞內必須完成的一系列自檢過程。如在G1→S檢驗點需要檢測的內容包括:DNA是否損傷、細胞外環(huán)境是否適宜、細胞體積是否足夠大?檢驗合格,就刺激產生激活因子(細胞周期蛋白、蛋白激酶等),促進細胞進入下一階段;檢驗不合格,不釋放激活因子,細胞周期停在某一個階段不再進行[2]。學生弄懂每一個“Check Point”的作用,有利于透徹理解和精準記憶細胞周期各個階段的生理特征。
1.2.2 p53蛋白分析,挖掘癌變與周期聯系 每一個檢測點的檢測過程都需要特定的功能蛋白參與,可以例舉p53蛋白,它在G1期參與檢測DNA是否有損傷。如DNA有損傷,p53蛋白就會阻止DNA復制,以提供足夠的時間使損傷DNA修復;如果DNA修復失敗,p53蛋白則引發(fā)細胞凋亡,以防止遺傳信息的錯誤傳遞。如果p53基因發(fā)生突變,細胞的增殖有可能失去控制,錯誤的DNA遺傳信息不斷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累積,極易導致細胞變成惡性增殖的癌細胞[2]。
1.2.3 充分利用教材圖片,詳解分化實質 教材中給出了動物的紅細胞、心肌細胞,植物的葉肉細胞、表皮細胞等圖片,這些圖片往往僅被作為細胞分化的證據。教材中提到的“有關基因”是學生期待了解的,可充分利用這些圖片將其明確化,適當拓寬和加深。告訴學生“有關基因是什么基因”,通過講解“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橫向對比同一生物細胞中含有的基因和表達情況,既利于理解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細胞(核)的全能性,亦可與選修3中“脫分化、再分化、動物細胞核移植”等知識點相關聯。
教師稚化自身,便可發(fā)現學生的問題沒有小問題,任何一個知識的“虛焊”都可能導致整個體系出現問題,因此學生的問題應該是教學的主要關注點,尤其注意“頑固性”問題。“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無疑則不進”,優(yōu)秀教師應該有更高的“容錯力”,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預設時,不強行將學生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不武斷地中斷學生的思維過程,不以教材的結論來束縛學生,而是引導學生審視其觀點,探究其過程,推出其結論。
對生成性問題的處理有以下層次:鼓勵質疑→利用困惑→巧對疑難。在實際教學中,常見問題的傳統(tǒng)處理與創(chuàng)新對策可參考表1。
表1 常見問題的傳統(tǒng)處理與創(chuàng)新對策
在疑和思的矛盾與循環(huán)中,學生不斷產生認知沖突,教師始終以稚化的視角,審視和面對學生的疑,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和深度來確定多元教學方式,力爭釋疑建模,完善知識體系。課堂是學生的生命課堂,教師在稚化的角色中,用心、用情、用法,找到支撐點、用好啟動點、選準落腳點,師生互動,不斷提升學生的能力和主體感,使高中生物學課堂成為“生態(tài)”課堂,帶給學生情、智、知、能的全面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