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賦》是唐代文人杜牧所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體經(jīng)典,它將議論、敘述和描寫結(jié)合起來,而且在文句上顯現(xiàn)出駢散互見、奇偶錯落的特點,可讀性與思想性都很強。在教學中,教師卻容易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有些學生在誦讀此文時,最感興趣的并不是前面揚厲的鋪排,而是最后“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這句顯得拗口的總結(jié),可能正是因為它的拗口,才激起了學生誦讀的欲望吧,而對于教師來講,則應(yīng)當向?qū)W生指出其中的真意,特別是說明“后人”這個詞的特殊意味。
一、“后人”一詞的分析原因
《阿房宮賦》整篇文章從立意到用詞,都可以說是精妙絕倫的,只是最后這“后人”兩個字卻顯得有些平凡,非但平凡,而且反復繞口用之,使人頗覺不解。有的研究者認為,在《阿房宮賦》整篇文章的最后,作者杜牧因為一些現(xiàn)實原因,再加上表達的需要,直接用“后人”進行不厭其煩的指代,且故作高深地四次用之。而正是這種反復應(yīng)用同一個熟語的做法,使得后世的讀者反而難以知其真實意圖,往往在無法探明其內(nèi)在含義的情況下,便急忙給出翻譯與解釋,從而造成了不翻譯還好,越翻譯越亂的問題,最終導致點睛之筆無法發(fā)揮出點睛的作用,全文主旨也遭到了弱化。正因為這樣,對于語文教師來講,更有義務(wù)在引導學生進行賞析的過程中,給出針對性的說明。
二、淺層次詮釋的問題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贝藶椤栋⒎繉m賦》一文最后的點睛文字。很多教師往往將其進行硬性翻譯,比如有人將其譯為:“秦國人沒有時間為自己的覆滅而哀嘆,但是后代人卻為它的覆滅而哀嘆;可若是后代人只是哀嘆卻不借鑒,那么再后來的人又會對后來的人哀嘆了?!边€有人將其譯為:“秦朝統(tǒng)治者沒有時間為自己的覆滅而哀嘆,但是后來的人卻為秦朝的覆滅而哀嘆;后來的人只是哀嘆卻不借鑒,再后來的人還會對秦國的覆滅而哀嘆?!眱煞N譯法稍有出入,都很有代表性,它們的問題也非常一致,那就是生硬的翻譯,卻未能指出問題的實質(zhì),無法達到啟迪思想的效果。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究竟應(yīng)該如何面對“后人”這個詞,及以這個詞為核心的整句話。按理來講,譯者普遍將“后人”解釋成“后代的人”、“后來的人”,并不算錯,但這里面有一個顯然需要說明的情況,那就是秦朝之后的“后人”,很顯然是連作者也包括在內(nèi)的,既然作者也在其中,我們就可以更直接地把整句話中四個“后人”中的三個翻譯為“我們”:秦國人沒有時間為自己的覆滅而哀嘆,但是我們卻為它的覆滅而哀嘆;可若是我們只是哀嘆卻不借鑒,那么再后來的人又會對我們哀嘆了?!边@樣的翻譯方法顯得清晰順暢很多。也就是說,只有進行透過表層的翻譯,指向?qū)嵸|(zhì)的含義,才能更進一步理解本文的主旨所在,真正讓“點睛”之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深層次詮釋的必要
杜牧創(chuàng)作這篇《阿房宮賦》是有其特定時代和歷史背景的,晚唐之際,統(tǒng)治者們縱情聲樂、不理朝政,由此帶來民怨鼎沸、國家危如累卵的局面,作者作為一位憂國憂民的文人,是有著無比憤慨激烈之情的,因此才創(chuàng)作了本文,作者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自然在于以古喻今,依靠秦朝統(tǒng)治者不暇自哀的歷史事實,給當時的統(tǒng)治者以警策。我們都知道,警策若想達到最佳效果,便應(yīng)當是直抒胸臆的,越響亮分明越好,可是,作者在大事鋪排的文章快要完成之時,忽然加了一句極為拗口的句子,四次寫了“后人”一詞,明顯這個詞可以用代表“我們”的其他詞來替代,如唐朝人常用的“吾輩”、“我曹”、“吾儕”等等,可是這些詞作者卻完全沒有用到,而是選擇了一個很奇怪的“后人”,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機呢?當筆者向?qū)W生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普遍認為:這是作者出于煉意的考慮,更有學生指出“文當以意為主,以辭章為輔”,連用“后人”這個詞,是作者為了增強歷史感而有意為之。然而筆者認為,事情并非如此簡單,我們還是要回到《阿房宮賦》的創(chuàng)作年代中去,當時正值唐敬宗寶歷年間,杜牧年僅23歲,還沒有踏入仕途官場,從本質(zhì)上說,他還不屬于國家的統(tǒng)治階層,是沒有資格用“吾輩”、“我曹”、“吾儕”這些詞的,于是,因為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出于避免僭越的考慮,杜牧才用了這個稍顯模糊的“后人”,而無論如何,這個詞的意旨很明確,其所具有的警策意味也非常強,我們只要理解了當時杜牧的身份特征,也就更容易基于這個詞,理解本文的整體,了解到他作為一代文壇巨匠對統(tǒng)治階層的苦心孤詣與殷殷期盼。
杜牧是唐代乃至整個中國古代一位比較特殊的詩人,他的作品有意境,但是這種意境多數(shù)并不建立于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而是建立于對歷史事件的反思之上,因此也就使其所創(chuàng)作的很多作品都有了史論的特征,《阿房宮賦》便是這樣一篇文章。我們誦讀與鑒賞本文時,即應(yīng)當本著研究史論的精神,認真分析文中所出現(xiàn)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從中發(fā)現(xiàn)神秘的文化寶藏。
(吉如杰 江蘇省泰州民興實驗中學 2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