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輝
摘要:趙葵是南宋寧宗、理宗時期的名將,這一時期正是宋、金、蒙古三方互相角逐的時代。金朝攻宋,青年趙葵隨其父趙方與金軍激戰(zhàn)于襄陽、棗陽,取得勝利。其后趙葵用計平定了“李全之亂”。其后作為主帥率兵收復(fù)“三京”,大敗。趙葵是這一時期重大軍事事件的親歷者,本文通過對幾個方面對趙葵的專著和論文進行綜述和梳理。
關(guān)鍵詞:趙葵;李全之亂;綜述
趙葵,字南仲,號信庵,生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是衡山人,南宋末名將,史料載“朝廷倚之如長城之勢”,近些年來學(xué)術(shù)界對宋金、宋蒙戰(zhàn)事研究結(jié)果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對其經(jīng)歷者趙葵尚未有綜述性文章,筆者稍加整理,希望有助于加深對趙葵的了解,并且為研究南宋末年軍事提供參考。
一、介紹趙葵的學(xué)術(shù)論文
(一)從家族方面介紹趙葵論文
啟昌的文章《南宋湖南一世家—衡山趙氏》文章從介紹湖南趙葵家族入手,寫趙葵父子早年受到理學(xué)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了其關(guān)心國家安危的品格,同時文章分析了趙葵父子能夠脫穎而出的原因,重點提到了趙葵為主帥的“端平入洛”軍事行動失敗的原因。駱嘯聲、駱曉曙的文章《論南宋中晚期中流砥柱—趙方》文章從趙葵之父趙方入手,寫趙方時刻對金朝保持足夠的警惕能夠“獨招兵擇將”,同時提拔其子趙葵、趙范于軍中。重點提到了趙葵父子大敗金軍于棗陽、襄陽等地,為鞏固宋朝的統(tǒng)治做出了貢獻。
方震華《軍務(wù)與儒業(yè)的矛盾—衡山趙氏與晚宋統(tǒng)兵文官家族》文章提到了趙方病逝以后,朝廷奪情起復(fù)趙葵,去處理當時直面的軍事危機,平定“李全之亂”。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趙葵上疏朝廷請求北伐,同時也提到“端平入洛”兵敗,最后特別提到趙葵由邊帥到執(zhí)政大臣的轉(zhuǎn)變。汪圣鐸《趙范、趙葵研究》文章提到趙氏兄弟青年隨父抗金、擒殺李全,文章最后提及趙葵在端平兵敗之后依然受到朝廷的信任,成為東線抗元的主要將帥之一,為抵抗蒙古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二)從所經(jīng)歷戰(zhàn)事介紹趙葵論文
楊倩描《端平入洛“三京之役”新探—兼為“端平入洛”正名》提到了趙葵聽信降將國用安之言,向朝廷提出“據(jù)河守關(guān)”的用兵計劃,建議朝廷出兵收復(fù)“三京”。對趙葵率軍收復(fù)“三京”的戰(zhàn)役經(jīng)過進行了詳細的描述。鄭壹教《端平入洛對會子的影響》文章從“端平入洛”的背景分析趙葵率兵收復(fù)“三京”兵敗對宋朝財政狀況的影響。
李佳敏《1234—1238年闊出出征南宋研究》文章中提到了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蒙古軍隊主將收縮兵力,對此趙葵等將帥覺得有機可乘,對形勢發(fā)生了誤判,建議朝廷出兵收復(fù)“三京”,導(dǎo)致兵敗。
二、關(guān)于趙葵的學(xué)術(shù)專著
(一)介紹趙葵的古籍
黃道周《廣名將傳》對趙葵一生所經(jīng)歷的戰(zhàn)事進行了詳實的敘述。青年時期隨其父抗金,與金人激戰(zhàn)于棗陽、襄陽。與其兄趙范率軍在唐、鄧二州大破金軍。其后平定“李全之亂”,率軍收復(fù)“三京”慘敗。都有詳實的敘述。周密《齊東野語》書中提到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當時以趙葵為代表的將帥輕信降將國用安的話,向朝廷提出“據(jù)河守關(guān)”的建議,并對戰(zhàn)爭的經(jīng)過做了很詳實的描述,對兵敗的原因也做出了分析。陸壽名《續(xù)太平廣記》書中記載了青少年在其父趙方軍中面對危機,一言定軍心,每遇警報與諸將拼死力戰(zhàn)的故事。
張翥《行書跋趙葵杜甫詩意圖》是歷代行書真跡匯編,里面記錄了趙葵的畫作《杜甫示意圖》此圖筆墨秀逸,百竿修竹情態(tài)各異,變化多端。陳世隆《宋詩拾遺》書中記錄了趙葵的詞《秋浦樓》、《惠山寺》、《貞義女詠》,詞風(fēng)高曠雅量。
(二)介紹趙葵的現(xiàn)代著作
何忠禮《南宋全史》《南宋政治史》書中對趙葵兄弟平定“李全之亂”的過程進行了敘述。也提到了青年趙葵在其父趙方軍中成長戰(zhàn)斗的過程。也重點提到了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以趙葵為代表的將領(lǐng)建議朝廷出兵收復(fù)“三京”,并且由趙葵親自率兵進軍中原,兵敗的全過程。也提及了趙葵在兩淮地區(qū)成功的阻擊了蒙古的入侵。何忠禮,徐吉軍《南宋史稿 政治·軍事·文化》書中提及了青年趙葵隨父抗金,大敗金軍于襄陽、棗陽等地。也提到了“李全之亂”的經(jīng)過,對趙葵平定叛亂做了描述。對“端平入洛”的戰(zhàn)斗經(jīng)過做了分析,指出兵敗對南宋造成的影響。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書中在第三章中提到了端平年間以趙葵等將領(lǐng)力主收復(fù)“三京”,以及“端平入洛”兵敗后宋朝派遣趙葵等將領(lǐng)防御蒙古入侵方面所采取的措施。粟品孝《南宋軍事史》書中提到,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四月,金朝南下攻宋,青年趙葵在其父帶領(lǐng)下與金軍在棗陽城激戰(zhàn)大敗金軍,在提到南宋出兵之前,鄭清之、趙葵代表的主戰(zhàn)派與朝廷反對出兵的大臣進行激烈論戰(zhàn),筆觸詳實的記錄了趙葵率軍戰(zhàn)斗的過程,對兵敗原因進行了分析。包偉民,吳掙強《宋朝簡史》書中提到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但對滅金之后的河南地歸屬,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以趙葵為代表的邊帥主張發(fā)兵收復(fù)“三京”,此建議得到宋理宗的支持,并且不顧朝臣的反對,任命趙葵為主帥出兵進軍中原,對戰(zhàn)爭經(jīng)過做了描述。同時指出“端平入洛”揭開了宋蒙戰(zhàn)爭的序幕。
顧宏義《天平十三世紀宋蒙(元)和戰(zhàn)實錄》書中對宋蒙聯(lián)合滅金之后,出于形勢的發(fā)展,趙葵等將帥建議“劃河而守”,但此舉遭受到朝臣的反對,認為在軍力、財力、外交上南宋都沒有力量去與蒙古抗衡。但是趙葵作為宋朝將帥對形勢產(chǎn)生了誤判,蒙古軍隊并沒有放棄中原之地的控制。但是從理宗來說傾向于支持趙葵等將帥,并且任命其為主帥出兵中原,對其兵敗的原因都作了分析。皮明庥《武漢通史》書中提到了南宋嘉定年間,金兵大舉進犯棗陽、襄陽等地,趙葵之父趙方率領(lǐng)宋朝軍民與金軍浴血奮戰(zhàn)。此時青年趙葵便開始在其父軍中嶄露頭角。其后趙葵受命平定“李全之亂”受到皇帝褒獎,書中還特意提到了趙葵的出生地在鄂州。
注釋:
啟昌. 南宋湖南一世家——衡山趙氏[J]. 湖南社會科學(xué),1991,(05):55-57.
駱嘯聲 ,駱曉曙. 論南宋中晚期中流砥柱——趙方[J]. 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2,(06):121-126.
方震華.軍務(wù)與儒業(yè)的矛盾-衡山趙氏與晚宋統(tǒng)兵文官家族[J].新史學(xué),2006,(第2期).
辛薇主編.南宋史及南宋都城臨安研究 續(xù) 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楊倩描. 端平“三京之役”新探——兼為“端平入洛”正名[A]. .宋史研究論叢 第8輯[C].:,2007:22.
鄭壹教. 端平入洛對會子的影響[A]. .宋史研究論叢 第15輯[C].:,2014:14.
李佳敏. 1234-1238年闊出征南宋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6.
(明)黃道周注斷,孟冰點校.廣名將傳[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宋)周密著;高心露,高虎子校點.齊東野語[M].濟南:齊魯書社.2007.
(清)陸壽名輯.續(xù)太平廣記[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元)張翥,(元)楊維楨書.行書跋趙葵杜甫詩意圖[M].合肥:黃山書社.2008.
(元)陳世隆編;徐敏霞校點.宋詩拾遺 第2冊[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何忠禮.南宋全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9-112.
何忠禮.南宋政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91-299.
何忠禮,徐吉軍著.南宋史稿 政治·軍事·文化[M].杭州:杭州大學(xué)出版社.1999.
張金嶺.宋理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0-117.
粟品孝.南宋軍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3-216.
包偉民,吳錚強著.宋朝簡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顧宏義著.天平 十三世紀宋蒙(元)和戰(zhàn)實錄[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皮明庥主編.武漢通史 圖像卷 10[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
參考文獻:
[1]啟昌.南宋湖南一世家——衡山趙氏[J].湖南社會科學(xué),1991(05):55-57.
[2]駱嘯聲,駱曉曙.論南宋中晚期中流砥柱——趙方[J].湖北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2(06):121-126.
[3]方震華.軍務(wù)與儒業(yè)的矛盾-衡山趙氏與晚宋統(tǒng)兵文官家族[J].新史學(xué),2006(2).
[4] 辛薇主編.南宋史及南宋都城臨安研究續(xù)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5]楊倩描.端平“三京之役”新探——兼為“端平入洛”正名[A].宋史研究論叢 第8輯[C].:,2007:22.
[6]鄭壹教.端平入洛對會子的影響[A].宋史研究論叢 第15輯[C].:,2014:14.
[7]李佳敏.1234-1238年闊出征南宋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6.
[8](明)黃道周注斷,孟冰點校.廣名將傳[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9](宋)周密著;高心露,高虎子校點.齊東野語[M].濟南:齊魯書社,2007.
[10](清)陸壽名輯.續(xù)太平廣記[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11](元)張翥,(元)楊維楨書.行書跋趙葵杜甫詩意圖[M].合肥:黃山書社,2008.
[12](元)陳世隆編,徐敏霞校點.宋詩拾遺 第2冊[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13]何忠禮.南宋全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59-112.
[14]何忠禮.南宋政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91-299.
[15]何忠禮,徐吉軍著.南宋史稿 政治·軍事·文化[M].杭州:杭州大學(xué)出版社,1999.
[16]張金嶺.宋理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0-117.
[17]粟品孝.南宋軍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3-216.
[18]包偉民,吳錚強著.宋朝簡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19]顧宏義著.天平 十三世紀宋蒙(元)和戰(zhàn)實錄[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20]皮明庥主編.武漢通史 圖像卷 10[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