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編輯:李峯
最近一段時間,內容創(chuàng)業(yè)和新媒體們哀鴻遍野、KOL頭滾滾。好家伙,他們一直嗷嗷地虐我們傳統(tǒng)媒體,可算有人替我們出口惡氣了。還有人不懷好意地給我們發(fā)來賀電,意思是一一貴傳統(tǒng)媒體的春天可能要來了。
呵呵。貴圈兒啊,還是壞人多。反正我是沒聽出來,這話是罵人呢,還是罵人呢。
當然了,有關部門犁庭掃穴、重錘出擊,依法依規(guī)嚴格管理敗壞社會風氣、拉低青少年品位的三俗內容,我是舉雙手贊成的。管你是已經完成B輪融資估值多少個億,管你多少百萬粉絲,管你身后那個在時尚和娛樂團說一不二的傳媒巨頭讓不讓穿秋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前無大V。不含糊!
不管是不是有個慈父一般的有關部門,深情凝視著我們,幫我們這幫不爭氣的清掃障礙,我都必須旗幟鮮明地明確表示——不需要!瞧不起誰?作為一本已經撐了22年的老牌專業(yè)汽車雜志,我們什么風浪沒見過?
什么是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誰命長誰就是。
最近又風聞幾本友刊又說準備關張,我們開競刊評刊會一攤開,蓋不滿一張辦公桌。三五年之內,可以預見還得少一半。這已經不是專業(yè)汽車雜志自己的困境,亞馬遜熱帶雨林有救了!綠色和平那么多年想干的活兒,讓蘋果、微信和微博干成了。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和同事們手刀搬磚,像沒腳的小鳥一樣狂奔,微信、微博、直播、短視頻……只要是客戶爸爸們需要的,能整的都給它整上。一個實際感受是,我們整個行業(yè),都陷入了一種對數(shù)據(jù)泡沫的狂歡與合謀。
互聯(lián)網和高科技以顛覆的姿態(tài)橫掃各個行業(yè),但似乎歸根結底無法解答:真正的、有效的終端用戶在哪兒?在這個問題得到科學且可驗證的解答之前,“到達率”只是海市匿樓。
回頭看看,回歸實體和線下的VIVO和OPPO成為現(xiàn)象級的黑馬,在所有人都在“互聯(lián)網+”的潮流中,它們異軍突起用市占率和爆發(fā)式的增長打了所有預言家一巴掌。從而形成了一邊是李寧等傳統(tǒng)品牌在大幅收縮線下門店,一邊是VIVO和OPPO遍地開花合圍城市的盛世奇景。
其實我要說的是,砍掉雜志聚力新媒體,又或者回歸實體下沉線下,很可能都是對的。我們雜志佬要想明白的是,如果被關賬號的是你,你還有啥招?
想明白了,該????,不失為一種解脫。也好給我們的《改裝與四驅》,騰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