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璟
“眾器之作中,琴德最優(yōu)”的觀點在魏晉時期已經(jīng)確立,并被視為八音之首,特別是在文人中已將琴作為一種專用樂器。如嵇康、阮籍、王子猷、陶淵明等,都把琴當作他們修身自娛的工具。這些文人,都是當時有名的文人琴家,但他們并沒有把琴當作自己的謀生工具。從朱長文《琴史》記載看,魏晉時期的三十多位琴家中,沒有一人是職業(yè)琴家。這些琴人擅長琴棋書畫,有著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他們不光是當時文人的代表,也是文人琴隊伍的主力軍。
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晉書》記載,嵇康“博綜技藝,特妙絲竹”。他在文學上也有著很高的成就,他集詩文、書畫、音樂等才藝于一身。同時代的阮籍和嵇康一樣,博覽群書,嗜酒能嘯,善彈琴。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于散文和辭賦。在文學上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他的文章為時人所嘆服。而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家族不僅書法藝術水準極高,于琴也頗有造詣。據(jù)《琴史》記載,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不僅能彈琴還擅長作曲,曾創(chuàng)作有《訪戴吟》、《對竹引》等曲子。
再如東晉末年的陶淵明,不僅是杰出的詩人,還是散文家和辭賦家,而且在琴樂思想的推動上起到過很大的作用。他所創(chuàng)作《歸去來辭》直至今日還吸引著無數(shù)琴人。此外,魏晉時期的戴颙還先后創(chuàng)作了十六首琴曲,改編了《游弦》、《廣陵》、《止息》等琴曲。是一流的琴家。
魏晉時期,由于文人琴家的修養(yǎng)全面、個性彰顯,所以他們在琴格的追求上也自立新標。當然由于魏晉時期歷史的復雜性,這一時期的琴人琴格的追求也和時代一樣具有多樣性:
1 任情恣性
嵇康是這一琴格的代表。這些琴人是任情的,他們的任情往往是內心真性的體現(xiàn),從表象來看有些違理、狂放甚至乖戾。如性烈才俊嵇康,由于性烈,所以對司馬氏集團懷著憎惡與輕蔑,并采取了堅決不與合作的態(tài)度。嵇康的行為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出發(fā),而并不按照哪種規(guī)矩行事。這在表面上看似乎嵇康有一種出世的性格,但實際上他的任情違理緣于對司馬氏集團的憤恨。
嵇康愛琴,也緣于他在一個無聲時代將自己滿腔憤慨的寄托和宣泄。嵇康曾經(jīng)說“處獨窮而不悶者,莫近于音聲也”。痛魏之將傾,其憤恨司馬氏之心,無所于泄,這也是嵇康之所以喜愛《廣陵散》的原因。
琴曲《廣陵散》以反暴弒君為特殊主題,其音樂表現(xiàn)既激昂慷慨又氣勢磅礴,它的外向、直露、起伏而洶猛的特點與其它琴曲大為不同。而自從嵇康“廣陵絕響”后,琴人對此的扼腕,以及之前袁準半夜偷學等情況看,我們又可以感受到魏晉時期琴人對《廣陵散》的喜愛,也反映了當時琴人對激烈慷慨琴格的鐘情。
2 沉郁悲哀
在魏晉之前,音樂很少出現(xiàn)悲樂。但到了魏晉時期,音樂的表現(xiàn)漸漸趨向于哀了。人們對琴樂的欣賞標準,也日益以能表現(xiàn)哀,使人流淚為能。如曹丕說“蓋聞琴瑟高張則哀彈發(fā),節(jié)士抗行則榮名至?!?/p>
這種哀樂的追求,與魏晉時期社會的狀態(tài)和琴人的現(xiàn)實密切相關。因此,這時期出現(xiàn)了大批演奏沉郁悲哀琴樂的文人琴家。這些文人琴家以悲哀的琴聲讓自己苦悶的心聲得到共鳴。這是魏晉文人琴家身處亂世而又無法逃脫悲哀的一種特殊的痛苦心態(tài)。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只有悲哀的琴樂才能對悲哀的現(xiàn)實進行看似麻痹解脫,這也是魏晉琴人抒發(fā)真實內心情感的一種最佳方式。
3 清虛寡欲
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曾經(jīng)提到,“……善養(yǎng)生者則不然矣,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并用“綏以五弦”以獲得“清虛靜泰”,通過彈琴使自己“少私寡欲”。這是嵇康等魏晉文人琴家的精神快樂和自由,也是他們追求曠然寂然、少私寡欲,以達到一種清新而又生動的“清”的境界。
在嵇康的《琴賦》中,琴聲、琴品、人品、乃至琴材的生長環(huán)境等內在的精神,都是“清”的體現(xiàn)。嵇康認為的“清”的概念,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清”,其內涵深邃高遠。是“清琴橫床,濁酒半壺”式的純凈和自由。讓人能領略到自然和人性中的那一份曼妙境象和風采。這種“清”的理念,在此后的琴學思想中得到了進一步傳承,使之成為琴樂的精神核心。
4 游心太玄
古代琴人選擇彈琴環(huán)境,在于琴與山水自然相融通的妙趣,在于可以用俯仰自得的心情去欣賞自然,在自然宇宙的節(jié)奏中去“游心太玄”,感悟生命的律動。因此在山水怡情成為士人精神生活重要內容的魏晉時期,琴人擇地彈琴,是有深意的。
魏晉時期琴人在山水自然間撫琴,是他們安妥精神方式。在這種方式中琴永遠是通聯(lián)人與天地自然的媒介。因此擇地彈琴,其實是魏晉琴人對心境、對自我的要求。陶淵明曾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彼褜⑶偃藢Νh(huán)境的追求做到了極致。陶淵明還認為心遠、心靜是關鍵,不必太追求琴樂本身的聽覺美,這是他彈無弦琴的含義所在。也是琴樂追求空靈、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為最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