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娟娟
摘要:在泰國近代文學史上,西巫拉帕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地位,《畫中情思》是西巫拉帕的代表作之一,小說講述了青年男子諾帕朋和貴族女子吉拉娣之間的愛情悲劇,抨擊了封建的婚姻制度,要求個性解放。本文以《畫中情思》在意境、人物命運和故事情節(jié)上所體現(xiàn)的美學特色為視角,旨在分析小說從意境美、凄切美中體現(xiàn)的審美內涵。
關鍵詞:《畫中情思》;西巫拉帕;意境;人物命運;審美內涵
一、西巫拉帕及其作品《畫中情思》
西巫拉帕原名古臘·柿巴立,一九零五年生于曼谷一個中等職員家庭。中學畢業(yè)后,開始擔任新聞工作和文學創(chuàng)作。后來進入曼谷法政大學深造,獲得法學士學位。西巫拉帕是泰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流派杰出的代表。西巫拉帕前期的作品充滿了反封建的精神,后期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他的作品曾長期被查禁,1973之后才在讀者中廣泛流傳,西巫拉帕的作品對泰國新文學的產生、發(fā)展都具有深遠影響。在漫長的創(chuàng)作生活里,他寫下了近二十部重要作品,成名作為小說《生活的戰(zhàn)爭》和《畫中情思》,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向前看》,他的作品豐富了泰國的文學寶庫,為泰國新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泰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他是一位開拓者和先鋒者?!拔魑桌潦冀K為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民主與自由而奔走呼號,他舍棄了安逸的生活,選擇了一條斗爭的道路,他屢遭反動派的迫害,兩次被捕入獄,晚年被迫流亡海外?!雹?/p>
1936年年底,西巫拉帕創(chuàng)造了中篇小說《畫中情思》。該小說是泰國近代小說的經典之作,被泰國教育部規(guī)定為泰語言文學課本的補充讀物,在泰國文學發(fā)展史上具有突出地位。②
《畫中情思》以一幅看上去很平常很普通的畫作為開端,采用倒敘的敘述方式講述了青年男子諾帕朋和貴族女子吉拉娣之間的愛情悲劇,抨擊了封建的婚姻制度,要求個性解放。小說中的悲劇色彩是它的特色之一,其中描寫了主人公吉拉娣三十五歲還未嫁人,被父親禁錮于他的世界之中,與外界鮮少聯(lián)系,后來父親把她嫁給一個中年侯爵,原本以為就這樣過一生,但和昭坤在日本度蜜月時遇見了諾帕朋,她的愛情慢慢開始萌芽。迫于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軟弱的性格,吉拉娣無力反抗自己悲慘的命運,無論是自己的愛情還是人生她都只能妥協(xié),直到最后抱病而終。作者從人物命運悲劇和愛情悲劇上來描寫了當時的社會背景,讓人對這一時代的封建禮教感到無奈,以及對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二、《畫中情思》所體現(xiàn)的審美內涵
內涵是一個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③它指的是一種抽象的感覺,是某個人對一個人或某件事的一種認知感覺,內涵不是廣義的,是局限在某一特定人對待某一人或某一事的看法。它不是表面上的東西而是內在的,是隱藏在事物內部的東西,需要深入了解、挖掘才可以看到。
《畫中情思》是“美”的呈現(xiàn),無論是語言美、意境美還是細節(jié)描寫呈現(xiàn)出的人物形象美等,小說從多方面為讀者呈現(xiàn)了美的感受。本文以審美內涵為側重點來分析《畫中情思》所蘊含的“美”,從小說中描摹的意境美和勾勒出的孤獨哀婉的凄切美兩方面來進行具體分析小說為我們呈現(xiàn)的“美”。這部小說所呈現(xiàn)的美學特色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一)描摹含蓄深沉的意境美
意境指文藝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調和境界,是作者通過將思想、立意、情感與作品中所描繪的具體景象相融合,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也可以說是作者將通過視覺得到的物像,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不斷地對物像進行提煉與升華,最終達到精神層面的享受。
小說中通過生動細致的細節(jié)描寫,從語言、動作、環(huán)境以及心理等方面著手,描摹了鮮明的人物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清新唯美的意境。
頭一次同那位女士見面時,她那藍底白花衣服、白帽、白鞋的身影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亭亭玉立、氣度非凡的印象。蒙拉查翁·吉拉娣體態(tài)豐滿,但不臃腫,皮膚光滑、白嫩,越是久看、近看、細看,就越會發(fā)現(xiàn)她的娟秀。兩彎長眉下面的大眼睛,仿佛是一泓清澈的秋水。下頜微翹,細嫩的面頰上有著一對迷人的酒窩,嘴唇好似二上一下鑲在一起的三個紅色三角,顯得格外好看。
這段話通過細致的服飾和外貌描寫,把吉拉娣的美麗容顏描述得形象生動,讓人覺得即使沒有親眼所見,但吉拉娣動人的容顏仿佛就在眼前。雖然這段話中的細節(jié)描寫主要是為了表現(xiàn)生動的人物形象,但也營造出了優(yōu)美的意境,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深切感受到作者表達的具體生動的人物特征,也能感受到諾帕朋在見到吉拉娣美麗容顏時內心的真實感受。
床頭桌上的玻璃花瓶插了束鮮艷奪目的紅色圣誕花,旁邊的窗口還掛著兩個鳥籠。小鳥正歡快的跳躍著,幸福而婉轉地啁啾不停。房間里陳設典雅,根本不象垂危病人的居室。我簡直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受騙了。
如果對于一般人來說,對于這個場景的描述并不奇怪,但當時的吉拉娣已處于病危狀態(tài),在諾帕朋來看望她時,她在房間里擺放著“鮮艷奪目的紅色圣誕花”,懸掛著鳥籠,籠中的鳥還在“歡快的跳躍著”,這些細節(jié)的描寫都襯托出了吉拉娣因為諾帕朋來看望她,她內心的喜悅,而這些看上去讓人愉悅的景物也反襯出吉拉娣生命垂危的凄切,讓讀者深切感受到當時諾帕朋和其他人內心對吉拉娣的同情與悲憫。作者用對比的手法,讓人從歡欣愉悅的意境中感受到故事的凄婉和悲涼,通過對比展現(xiàn)出的意境讓人印象更深刻,更能深刻體會作者寓于其中的情感。雖然這樣的意境表現(xiàn)出的是傷感的情緒,但它同樣是一種美,一種以喜襯悲的意境美。
小說中在很多景物和情節(jié)的描寫上運用了精湛的表現(xiàn)手法,作者把自己內心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小說中的很多意境產生了美感,讓人覺得不僅僅是在閱讀,仿佛身臨其境,能夠真實的體會到小說中所描述的情境,使情感得到升華,從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二)勾勒孤獨哀婉的凄切美
1.人物命運悲劇
小說中塑造了最主要的三個人物,諾帕朋、吉拉娣和昭坤,其中吉拉娣這個人物形象最讓人印象深刻,吉拉娣是親王的女兒,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但長大之后就被父親禁錮在他的世界里,與外界接觸很少,她長期在王公貴族中周旋,甚至沒有機會去想青春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她35歲還沒有嫁人,而姐姐和妹妹早已嫁作人妻找到自己的幸福,吉拉娣一直很羨慕她們,后來父親把她嫁給了年老的昭坤,雖然昭坤對她很好,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直到昭坤帶吉拉娣去日本度蜜月,遇到諾帕朋,他們情投意合,她找到了真正的愛情,但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最終沒有和她愛的人在一起。后來吉拉娣得了肺結核,在病重時得知她深愛的諾帕朋將要結婚,深受打擊,病情日趨惡化,最后離開了人世。這部小說以悲劇結尾,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悵然若失,為主人公命運的悲劇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悲憫。
2.愛情悲劇
諾帕朋與吉拉娣在日本相遇,因有共同語言,逐漸暗生情愫,當諾帕朋對她表明心意時,她冷靜的克制自己的感情,勸告諾帕朋理智對待眼前的事實,要面對道德和命運的安排,在小說中她說道“諾帕朋,相信我吧,這就是現(xiàn)實,而且只有現(xiàn)實才是決定我們命運的東西,規(guī)律和理想很美,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沒有任何價值。”④從這段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飽含著吉拉娣對諾帕朋的愛,但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作為已婚婦女她又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感情,告誡年輕沖動的諾帕朋冷靜下來,先完成學業(yè),而不是只顧眼前的享樂和情愛,要面對現(xiàn)實。在小說中,后來諾帕朋忙于學習,慢慢淡忘了他們之間的這種特殊的情誼,而是把對吉拉娣的情感視為了一種朋友或者姐弟的關系,并且跟家人安排好的未婚妻結婚了,吉拉娣內心卻一直沒有放下諾帕朋。諾帕朋的愛情在日本山鷹嶺上萌發(fā),也在那里消逝,而吉拉娣的愛情卻在她行將崩潰的體內熊熊燃燒,在小說的結尾,吉拉娣在紙上寫道,“我死了,沒有愛我的人;但我感到滿足,因為我有了我愛的人?!雹菁舳痰囊痪湓拝s道出了吉拉娣心中深深的遺憾和無奈,直到她生命即將結束的時候她依然是孤獨一人,那個曾經愛她愛得熱烈的人也已經結婚,她的愛情也以悲劇結尾。小說也反映了當時封建禮教下的婦女,無力反抗命運的無奈。
小說中把吉拉娣的命運悲劇和她與諾帕朋的愛情悲劇描寫得深刻動人,讓人為之感到深深的同情和遺憾,但小說的悲劇也是它的特色所在,雖然人們都向往完滿的生活,但生活總有一些時候是不盡人意,要積極面對生活,作為新時代的女性,應該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輕易向現(xiàn)實低頭,敢于爭取自己正確的利益。
三、結語
《畫中情思》是泰國近代文學的代表性作品,對泰國新文學起到了先導的作用,引領了新的文學潮流,小說無論從詞匯、語言結構、表現(xiàn)手法、人物形象還是敘事結構上都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本文從意境、人物命運以及小說情節(jié)變化上來對其進行分析和思考,以求進一步了解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作者蘊含其中的情感,由于閱歷和知識儲備還不夠深厚,在分析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意境美的分析應該更加深入等,如有機會將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進。
注釋:
①欒文華,邢慧如譯.畫中情思[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101頁.
②唐旭陽:《翻譯美學視角下泰國小說《畫中情思》中譯本研究》,大陸橋視野,2016年。
③羅琦、周麗萍:《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6年,第828頁。
④欒文華、邢慧如譯:《畫中情思》,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56頁。
⑤欒文華、邢慧如譯:《畫中情思》,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年,第100頁。
參考文獻:
[1]欒文華.邢慧如譯.畫中情思[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2.
[2]唐旭陽.翻譯美學視角下泰國小說<畫中情思>中譯本研究[D].大陸橋視野,2016.
[3]羅琦,周麗萍.現(xiàn)代漢語詞典[M].2006.
[4]黑格爾.美學(第一卷)[M].商務印書館,1979.
[5]鄒由.西巫拉帕代表作<畫中情思>中典型人物形象分析[J].河南: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
[6]張法.美學概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4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