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靜,王 瑤,趙 芳,杜 平*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新,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某骨科醫(yī)院感染臨床常見多重耐藥菌監(jiān)測結果及分析
梁 靜1,王 瑤1,趙 芳1,杜 平2*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六附屬醫(yī)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新,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的 了解新疆骨科醫(yī)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臨床分離的常見多重耐藥菌(MDRO)的構成及抗菌藥物耐藥性,為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該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檢出的非重復MDRO監(jiān)測資料。結果 檢出MDRO共422株,排名前五位的為大腸埃希氏菌87株(20.62%)、表皮葡萄球菌83株(19.67%)、溶血葡萄球菌62株(14.69%)、鮑曼不動桿菌56株(13.27%)、金黃色葡萄球菌35株,占8.29%,標本來源主要以尿液148株(35.07%),傷口滲出物147株(34.83%),呼吸道標本94株(22.27%)為主。大腸埃希氏菌對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碳氫霉烯類藥物耐藥率較低均<10%,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耐藥率為67.85%,對復方新諾明耐藥率較低為28.57%,肺炎克雷伯菌對阿米卡星的耐藥率最低為11.54%,未發(fā)現耐萬古霉素、耐利奈唑胺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結論 該院分離的MDRO主要來源于傷口滲出物、尿液標本,主要以革蘭陽性球菌為主,應規(guī)范手術科室及易感人群的監(jiān)控,合理選用抗菌藥物。
骨科醫(yī)院;多重耐藥菌;抗菌藥物;耐藥性;
由于骨科疾病的特點及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以骨科為主的綜合醫(yī)院分離的多重耐藥菌(multidrug-risistant organism,MDRO)的構比或藥敏譜可能與其他綜合醫(yī)院有差異,現將該院2016年1月~2016年10月MDRO檢出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1.1 菌株來源
2016年1 月~2016年10月在該院臨床住院患者送檢標本中分離的MDRO,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多次采樣的重復菌株。
1.2 菌株鑒定及藥敏試驗
均使用法國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質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腸埃希氏菌ATCC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糞腸球菌ATCC29212;
1.3 菌株判定標準
MDRO判斷依據:按CLSI2015年版文件標準判讀結果[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不是,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MDRO構成及分布 MDRO共422株,其中革蘭陰性菌193株(45.73%),革蘭陽性菌229株(54.26%),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大腸埃希氏菌87株(20.62%)、表皮葡萄球菌83株(19.67%)、溶血葡萄球菌62株(14.69%)、鮑曼不動桿菌56株(13.27%)、金黃色葡萄球菌35株,占8.29%,標本來源以尿液148株(35.07%),傷口滲出物147株(34.83%),呼吸道標本94株(22.27%)為主。見表1。
表1 前五位MDRO在標本類型中的分布(n,%)
(2)MDRO中感染例數前三位的革蘭陰性菌及革蘭陽性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性 大腸埃希氏菌對呋喃妥因、阿米卡星、碳氫霉烯類藥物耐藥率較低均<10%,肺炎克雷伯菌及奇異變形菌對呋喃妥因的耐藥率較高>40%,對阿米卡星的耐藥率最低為11.54%,鮑曼不動桿菌對亞胺培南耐藥率為67.85%,除對復方新諾明耐藥率較低為28.57%,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率均大于80%。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對β內酰胺類、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酰胺類抗生素耐藥率高(40.0%~100%),對奎奴普丁/達福普丁、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四環(huán)素類復方新諾明耐藥率低(2.86%~11.43%),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CNS),對β內酰胺類、環(huán)丙沙星、大環(huán)內酯類、四環(huán)素類、復方磺胺甲噁唑類藥物耐藥率均高于MRSA,但利福平的耐藥率(2.41%~12.90%vs34.29%)明顯低于MRSA。該院未發(fā)現耐萬古霉素、耐利奈唑胺MRSA及MRCNS。見表2。
表2 前三位多重耐藥革蘭陰性菌及多重耐藥革蘭陽性菌的耐藥率(%)
(1)該院MDRO共422株,革蘭陽性菌檢出率229株(54.26%),與2015年CHINET細菌耐藥監(jiān)測相比,檢出率偏高,可能與該院為骨科醫(yī)院,傷口分泌物中革蘭陽性菌檢出率較高有關。大腸埃希菌的感染率最高(20.62%),略低于相關報道[2]。傷口滲出物中葡萄球菌屬檢出率較高,與陳海濱調查基本一致[3],葡萄球菌屬已成為骨科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MRCNS占多重耐藥葡萄球菌屬比例較高(81.01%),MRCNS可定植于人體皮膚及與外界相通的各種腔道表面組織上,當機體抵抗力下降、進行手術、侵襲性醫(yī)療手段時,就會成為感染致病菌。該院尿液與傷口滲出物中MDRO檢出率高,主要原因有①骨科患者手術傷口為主要感染部位,此類患者臥床時間及康復時間較長,胃腸蠕動減弱,血流速度緩慢,對致病菌的抵抗力低下。②廣譜抗菌藥物的應用增多。③部分患者使用呼吸機、氣管切開等侵入性操作易引發(fā)感染[4]。
(2)多重耐藥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大腸埃希氏菌菌對碳氫霉烯類藥物耐藥率最低,鮑曼不動桿菌僅對亞胺培南、復方新諾明敏感性(42.1%~21.1%),與國內閆曉笑報道一致。[5]對于感染MRSA患者,建議首選萬古霉素治療,除糖肽類藥物外,奎奴普丁/達福普丁、替加環(huán)素、利福平對于多重耐藥的革蘭陽性菌耐藥率低,可結合臨床選用。
(3)MORO防控措施
嚴格執(zhí)行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基本原則及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根據微生物的藥敏結果,正確、合理使用抗生素[6]。對于MDRO感染者或定植者,應該早期采取控制措施,如單間隔離、手衛(wèi)生、加強護理等。同時,傷口滲出物感染的病原菌多數為MDRO,臨床醫(yī)生應注意監(jiān)測細菌耐藥性及變遷,加強無菌觀念[7]。
本研究旨在分析MDRO的構比及各類抗生素的耐藥現狀,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據,縮短病程,降低治療費用具有重要意義。
[1]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 Twenty-f i f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2015,M100-S25.
[2]屈 玲,胡 慧,艾 芳.多重耐藥菌醫(yī)院感染特點及耐藥分析[J].延邊大學學報,2016,5(14):16-19.
[3]陳海濱,周 光.骨科病房的葡萄球菌屬耐藥性分析[J]第二屆全國藥物性損害與安全用藥學術會議:2010,213-215.
[4]劉安怡,費廣鶴.多重肺部感染的菌群分布及細菌耐藥性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2,33(12):1677-1679.
[5]閆曉笑,楊立明,苗慧慧.某ICU醫(yī)院感染多重耐藥菌構成及藥敏分析[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6,44(5):536-539.
[6]Kouyama Y,Harada S,Ishii Y,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apenem-non-susceptible Acinetobacter spp.In Japan:predomina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lonal complex 92 and IMP-type metallo-β-lacta-mase-producing non-baumannii Acinetobacter species[J].J Infect Chemother,2012,18(4):522 -528.
[7]嚴汝慶,李瑞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5(6):1054-1056.
本文編輯:李 豆
R181.3+4
B
ISSN.2095-6681.2017.06.93.02
杜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