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東
先來看一組數據:庫拍APP上線8個月來,已累計在手機端拍出10000件拍品,涵蓋書畫、茶禪、瓷器、玉石等20多種藝術品類,實現(xiàn)交易金額1.01億元;在庫拍APP注冊的收藏家、藝術愛好者逾50萬人,匯聚了200位權威專家簽約入駐,為近1000家藝術品機構搭建了合作平臺……
這一切,庫拍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創(chuàng)新!
玩過的人都知道,在庫拍上拍東西,和常規(guī)的藝術品電商APP不一樣。
常規(guī)的APP是競拍者輪流出價,最后價高者得,過程中,拍賣主持人還要確定出價,控制時間。這樣的傳統(tǒng)拍賣方式有用,但一定不好玩,價高者得天下的規(guī)則,注定是少數人的游戲。
在如今碎片化閱讀、社交化生存的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把原來的線下拍賣的模式搬到手機端來做,一定是沒有未來的。
既然要在手機端玩藝術品拍賣,就應該先好玩再好用,當然要符合互聯(lián)網的本質,就是“分享”。
所以,庫拍從誕生之日起,就顛覆了傳統(tǒng)藝術品拍賣的游戲規(guī)則,用全新的“分享式拍賣”模式,讓每一個參與拍賣的玩家都能有收獲。
分享式拍賣,就是在某件作品的拍賣過程中,成功出價者可以獲得紅包傭金,而這個紅包里金額的多少是依據舉牌者出價高低和這個價格保留的時間有關,和AlphaGo下圍棋一樣,有一個算法來確定這個傭金紅包的數字。
在“分享”這個游戲規(guī)則下,參與競拍的人就算最后未能如愿拿下拍品,也能或多或少拿到紅包,不會像傳統(tǒng)拍賣那樣,忙了半天,浪費了時間,卻空手而歸。
在庫拍上,最后競拍成功者,也會在出價過程中獲得紅包,而且,最終成交的拍品價格又是另一種驚喜。
庫拍的“參與拍賣傭金制”和“傳播式眾享”成為藝術品拍賣電商的全新模式。而分享給成功出價參拍用戶的紅包總金額,是最終拍品成交價的5%,由送拍的合作機構拿出來,通過庫拍分享給參與者,這樣的“成交+分享”,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目前,在庫拍上有拍賣、主題、社區(qū)和眾籌四大功能,我們就是希望通過“分享式拍賣”帶動藝術品電商的游戲化和娛樂化,構建一個更多人參與的熱鬧的在線拍賣場景,開創(chuàng)一個藝術品在線交易的新物種。
8個月的實踐,我們這個藝術品線上拍賣新物種萌芽了,還長勢不錯。我們還將為它加料,這些新玩法,又是傳統(tǒng)藝術電商所無法理解和做到的。
記得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一個行業(yè)的顛覆者往往來自外行。從傳統(tǒng)的房地產服務,一步跨界到藝術品線上拍賣,我們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住”為原點,以服務為半徑,為大家連接藝術人文的居住生活。有藝術圈的業(yè)內朋友擔心我們跨界的步子有點大,但我卻認為創(chuàng)新的過程就應該如此,痛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