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認(rèn)為,河南獲嘉句末的“來”是個兼表時態(tài)的語氣詞,由先秦始用的語氣詞“來”與中古時由連動式“V(NP)來”中的“來”虛化而來,用于疑問句末,具有助疑功能。
關(guān)鍵詞:獲嘉方言;疑問句;時態(tài);語氣詞;“來”
作者簡介:賀芳(1992-),女,河南省獲嘉縣人,現(xiàn)就讀于天津師范大學(xué),研究方向:方言學(xué)。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1--02
漢語中用在句末的虛詞“來”,通常被認(rèn)為是事態(tài)助詞[1],甚至現(xiàn)代方言中還較廣泛地使用。本文重點討論獲嘉方言疑問句末的“來”,兼及句末“來”的整體性質(zhì)。據(jù)統(tǒng)計,“來”字用于疑問句句末所占的比例較大,疑問句末的“來”,其作為句末助詞,公性和個性由“來”的語法意義和功能顯示出來?!皝怼敝饕娪谔刂竼枺欠菃柡瓦x擇問,而獲嘉方言中,“來”字主要用于特指問和選擇問,反復(fù)問中很少用,而是非問句尾不用“來”字。
一、獲嘉方言特指問句末“來”字
(一)問事物
疑問代詞:啥/啥個/啥慌,其意思與現(xiàn)代普通話的“什么”相同,句末都可以加上“來”字。例如:
(1)這是啥/啥個/啥慌來?(這是什么?)
“啥”也可以問姓名:
(2)恁姓啥來?(你姓什么?)/恁叫啥來?(你叫什么?)/恁叫個啥名來?(你叫什么名字?)
“啥”還可以單獨成句,表示否認(rèn)或質(zhì)疑,不過需要加上語氣詞,口氣可稍微和緩一些:
(3)啥/啥個/啥慌來?啥/啥個/啥慌來?恁再說一遍?。ㄊ裁囱??什么呀?你再說一遍?。?/p>
(4)啥/啥個/啥慌來?我不是那個意思。(什么呀?我不是那個意思。)
例(3)說明聽話人沒有聽清楚說話人說了什么,表示質(zhì)疑;例(4)表示說話人否認(rèn)對方的判斷,可能對方對自己產(chǎn)生了誤會,所以提出否認(rèn)。
(二)問人
疑問代詞:誰/誰家(輕聲)/哪一(“一”是“一個”的合音),句尾都可以加“來”字。
獲嘉方言中“誰/誰家/哪一”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誰”,在語義上和語用上并無明顯分別,可互換。比如詢問敲門聲或來電話的人是誰,可以問:
(1)你是誰/誰家/哪一來?(你是誰?)
其中,“誰/誰家”是一般性詢問,而如果有選擇性要求在一些人中選擇出一個來,就得用“哪一”,“哪一”側(cè)重于選擇性。
(三)問時間
疑問代詞:幾/幾點/啥時候/多旦,句尾可以加“來”字。
(1)今個幾來?/今個幾兒來?(今天是幾號?)
“幾”用于問時間,“今個陰歷幾來?”問今天陰歷日期,“幾”也經(jīng)常兒化成“幾兒”。另外,“幾點”詢問時間具有針對性具體性,而“啥時候/多旦”詢問時間是可有可無針對性,具有一般性。例如:
(2)那輛公交車開車是幾點來?(那輛公交車是幾點開車的?)(具體詢問時間是幾點鐘)
(3)你啥時候/多旦去地來?(你什么時候去農(nóng)田的?)(問話人只是一般性的詢問時間,答話人可以回答具體時間也可以不回答)
但是,如果已知事情發(fā)生在距離當(dāng)下較遠(yuǎn)的過去或?qū)?,一般就用“啥時候/多旦”,而不用“幾點”,例如:
(4)你啥時候/多旦來過天津來?(你什么時候來過天津?)
(四)問處所
疑問代詞:哪/啥地張兒/哪圪塔兒/哪向,句尾加“來”字。
(1)哪/啥地張兒/哪圪塔兒/哪向有賣蘋果來?(哪里有賣蘋果?)
(2)賣蘋果哩擱哪/啥地張兒/哪圪塔兒/哪向來?(賣蘋果地在哪里?)
(五)問目的或原因
疑問代詞:咋/咋哩(輕聲)/咋是,句尾加“來”字。還有問“為啥來?”句尾也是“來”字,問原因。
(1)你的衣裳是咋穿來?(你的衣服是怎么穿的?)(原因)
(2)你咋去趕會來?(你為什么去趕集?)(目的或原因)
獲嘉方言中的“咋、咋的”是在句中表示“怎么、怎么了、為什么、干什么呀”的意思,例如:
(1)咋哩來?人家正難受哩?。ㄔ趺戳??人家正難受呢?)
(2)車還沒到站哩,你要下車?咋來?(車還沒有到站呢,你就要下車?是怎么了呢?是為什么呢?)
另外,還有“咋是來”,這類疑問代詞多了一層追究意味,大致相當(dāng)于普通話的“怎么弄的/怎么搞的”,例如:
(1)雞蛋是咋是孵出小雞來?(雞蛋是怎么孵出小雞的呢?)
(1)(2)這碗是咋是來?沒碰它就碎了。(這碗不知道是怎么弄的/怎么搞的就碎了。)
(六)問數(shù)量
疑問代詞:幾(“幾個”的合音)/多少,句尾可加“來”。
其中,獲嘉方言中的表示詢問數(shù)量的疑問代詞“幾(“幾個”的合音)/多少”與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的用法相比較,并無明顯區(qū)別,基本相同,舉例如下:
(1)恁家有幾口人來?(你們家有幾口人?)
(2)恁家有多少人來?(你們家有多少人?)
“幾/多少+名詞/量詞”結(jié)構(gòu),如:幾人/多少人;幾斤/多少斤。
(七)問情狀、方式、程度
獲嘉方言中問情狀、方式、程度的特指問句尾不用“來”字,因此不予討論。
二、獲嘉方言選擇問句末“來”字
獲嘉方言中的選擇問跟普通話基本相同,疑問點均由并列式承擔(dān),連詞“(是)……還是……”可用可不用,常用的語氣詞有“啊”、“呀”、“哩”等,每個選擇項后可加“來”字。下面根據(jù)并列項X、Y有無連詞的情況分兩類說明:
1.有連詞“(是)……還是……”連接的選擇問
當(dāng)并列項X、Y有連詞“(是)……還是……”連接時,獲嘉方言選擇問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格式:
A式:(是)X來(,)還是Y來?
B式:(是)X來啊/呀/哩(,)還是Y來?
C式:(是)X來(,)還是Y來啊/呀/哩?
D式:(是)X來啊/呀/哩(,)還是Y來啊/呀/哩?
例如:
(1)你(是)喜歡這來(,)還是喜歡那來?
(1)(2)你(是)喜歡這來啊/呀/哩(,)還是喜歡那來?
(3)你(是)喜歡這來(,)還是喜歡那來啊/呀/哩?
(4)你(是)喜歡這來啊/呀/哩(,)還是喜歡那來啊/呀/哩?
2.無連詞“(是)……還是……”連接的選擇問
當(dāng)并列項X、Y無連詞“(是)……還是……”連接時,獲嘉方言選擇問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四種格式:
E式:X來?Y來?
F式:X來,Y來?
G式:X來Y來?
H式:X來啊/呀/哩Y啊/呀/哩?
例如:
(1)雞蛋炒著吃來?燉著吃來?
(2)雞蛋炒著吃來,燉著吃來?
(3)雞蛋炒著吃來燉著吃來?
(4)雞蛋炒著吃來啊/呀/哩燉著吃啊/呀/哩?
三、獲嘉方言反復(fù)問句末“來”字
獲嘉方言反復(fù)問中,“來”一般用于肯定項后,而其否定項通常是個近似句末助詞的否定詞,如“沒有”等。例如:
(1)你刷牙來沒有?
(2)小孩睡覺來沒有?
四、疑問句末“來”的性質(zhì)
疑問句末的“來”,是由先秦始用的語氣詞“來”與中古時由連動式“V(NP)來”中的“來”虛化而來。學(xué)術(shù)界關(guān)于句末“來”的性質(zhì)的討論,大致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動態(tài)助詞”說[2];二是“事態(tài)助詞”說[3];三是“語氣助詞”說[4];四是“兼用”說[5]。此外,還有“體助詞”說[6]和“多職能”說[7]等。就目前來看,獲嘉方言中句尾的“來”字可以兼表時態(tài)和語氣,有的甚至純表語氣;就時態(tài)來說,“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表示曾經(jīng)的語法意義,這種語法意義是確認(rèn)無疑的。綜上所述,比較贊同“兼類”的說法,將句末詞“來”定性為兼表時態(tài)的語氣詞。
就漢語疑問句來說,疑問語氣往往是由語調(diào)、疑問代詞、語氣詞、疑問副詞、發(fā)問詞等綜合表達(dá)的,可以由其中一個形式起主要作用,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他形式在疑問表達(dá)中的作用。
另外句末“來”是否具有表達(dá)疑問的作用,學(xué)界有兩種觀點:一種以俞光中、胡竹安等為代表認(rèn)為具有表疑功能;另一種以梁銀峰為代表否認(rèn)其表疑功能,獲嘉方言中的“來”是具有助疑功能,雖然形式上可有可無,但是是一個兼表時態(tài)的助疑語氣詞。
參考文獻(xiàn):
[1][3]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2]胡明揚(yáng).《西游記》的助詞[J].語言研究,1989(1).
[4]胡竹安.宋元白話作品中的語氣助詞[J].中國語文,1958(6).
[5]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6]龔千炎.談現(xiàn)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態(tài)表達(dá)系統(tǒng)[J].中國語文,1991(4).
[7]俞光中.元明白話哩的助詞“來”[J].中國語文,19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