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健強
佛山市高明區(qū)楊和鎮(zhèn)中心小學
顧名思義,應用題的解題就是把學到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學習、工作、生活、科研中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這就是學習數(shù)學的最終目的與歸宿。應用題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由此及彼,循序漸進,螺旋上升,覆蓋小學各年級,身邊處處都有數(shù)學問題。
如何進行課標理念下應用題基本技能的訓練?
一、訓練“三個說出”,這是最起碼的技能
首先,說出條件和問題。引導學生理解一些題目中關鍵的字、詞、句的含義。例如,紅星化工廠有28噸純硫酸,如果2噸純硫酸要用16方水稀釋。照這樣計算,剩下的純硫酸還要用水多少方?
條件:28噸 問題:剩下
2噸 16方 照這樣計算 還要用水多少方?
其二,說出得數(shù)范圍,讓學生在計算前進行估算。例如,小華從家步行到學校,如果每分鐘走40米,10分鐘可以到校。實際他每分鐘走了50米,只要走幾分鐘?(不用10分鐘,超過10分鐘)
其三,說出每個算式的實際意義,計算前后各說一次。例1. 小英有12元壓歲錢,買課外書用去9元,還剩多少元?(12-9,12-9=3元)例2. 李師傅要做800個零件,他每天做50個,已經(jīng)做了6天。(50×6,800÷50,800-50×6,800÷50-6)
二、訓練“兩個分析”,這是最根本的認識
第一,要教會學生分析每個數(shù)量的名稱,一般在分析數(shù)量關系之前進行。例1. 三年級訂《數(shù)學報》,一個月要2元錢,訂一年要多少錢?[2元——單價,一年(12個月)——數(shù)量,要多少錢——總價] 例2. 自來水公司要安裝1200米水管,已經(jīng)安裝了850米,還剩下多少米沒有安裝?(1200米——總量,850米——去掉的部份,剩下多少米——未安裝部份)
第二,分析數(shù)量關系。有從問題想和從條件想兩種方法,很多老師喜歡第一種方法,學生也容易學會。例1. 四(2)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這個班共有學生多少人?(男生人數(shù)+女生人數(shù)=全班人數(shù))例2. 光明電廠四月份計劃燒煤900噸,實際燒煤800噸,節(jié)約了幾分之幾?(計劃燒煤噸數(shù)-實際燒煤噸數(shù))÷計劃燒煤噸數(shù)=節(jié)約幾分之幾。
三、訓練“兩個確定”,這是正確解答的關鍵
確定解答步驟。在此之前,要教給學生辨清“多余條件”“重用條件”“隱蔽條件”“間接條件”等的技能。例1. 嚴老師買了3本教學參考書共620頁,計劃八月份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3本——多余條件,八月份——隱蔽條件,即31天) 例2. 希望工程小學今年植樹節(jié)種樹2006棵,比去年多種200棵,兩年共種樹多少棵?(2006棵在列綜合式中“重用”,“比去年多種200棵,沒有直接給出,是間接條件)。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算什么,分步列式解答還是列綜合式解答。
確定列式方式。是一種選擇正確算式的訓練。例:學校藏書室有科普書200本,借給五年級5個班,每班30本,還剩多少本?[200÷5-30,200-30×5,(200-30)÷6]
四、訓練“三個完成”,這是突破難點
教學應用題,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找出數(shù)量關系,往往采用畫實物圖,或畫線段圖,從中突破難點。我們可以訓練學生完成圖示,加深認識。例如圖:有兩條電線,第一條長85米,第二條比第一條短28米。兩條電線共長多少米?
現(xiàn)行小學數(shù)學課標實驗教材,許多題目采用題組形式出現(xiàn),便于學生正遷移解決問題,分散了難點。教學時,老師要著重完成比較一組題的不同部份。例如:
1. 徒弟做了36個零件,師傅做了72個零件,兩人一共做了多少個零件?
2. 徒弟做了36個零件,師傅做的個數(shù)是徒弟的2倍,師傅做了多少個零件?
3. 徒弟做了36個零件,師傅做的個數(shù)是徒弟的2倍,兩人一共做了多少個零件?
有許多應用題,一道題連續(xù)出現(xiàn)二、三個問題,這也是為了分散難點,可是有的學生往往沒有解答完。老師要提示和訓練學生完成連續(xù)解答每個問題。例如:一項工程,甲隊獨做需要8天完成,乙隊獨做需要12天完成。那么,甲乙隊合做一天完成全工程的幾分之幾?合做5天做了全工程的幾分之幾?兩隊合做7天,還剩幾分之幾?
進行應用題解題基本技能訓練,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在教學實踐中善于積累許多行之有效的經(jīng)驗,提高學生應用題的解題能力。實踐表明,這樣的訓練是數(shù)學科教學貫徹素質(zhì)教育的一條途徑,是學法指導的一種形式,能促進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