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存金
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科苑小學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從2004年起,我先后經過兩輪的教學循環(huán)實踐和創(chuàng)新求索。我認為小學生的習作起步可以提前到一年級下學期。習作起步課既要從興趣入手,從生活入手,注重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fā),更要運用評價手段,保護學生習作的熱情。
一、小學生習作起步的時間基礎
一年級下學期的小學生,經過了一個學期漢語拼音的學習和鞏固,大量漢字的認識和積累,奠定了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知識基礎。再加上深圳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庭和園方都會組織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也增強了學生愿意表達的實踐基礎。這些因素都為小學生習作起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小學生習作起步的創(chuàng)新實踐
在教學實踐中,我在小學生習作起步方面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和創(chuàng)新活動如下:
(一)標點符號的指導。我借助信息媒體先出示幾種常用標點符號,并親自在黑板上逐一示范書寫,然后讓學生在本子上逐一練習書寫。在此基礎上,出示不同的句子,讓學生試點標點,并對書寫規(guī)范的給予表揚,糾正書寫中的錯誤。我還編寫了標點符號規(guī)范書寫歌:
標點符號很重要,組成文章不可少。
該用哪種小符號,都要認真來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號,逗號點在左下角;
一句完了用句號,句號也點左下角;
喜怒哀樂感嘆號,嘆號點在格中央;
提出問題用問號,問號也點格中央;
并列詞語用頓號,頓號點在格下方;
并列分句用分號,分好也點格下方;
提示下文用冒號,冒號點在左下角;
(略)
(二)習作興趣的激發(fā)
學生習作興趣的激發(fā),是習作起步課的關鍵。無論是習作內容的選擇,還是習作氛圍的營造,都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從生活導入,從興趣入手,做到了以下幾點:
1. 觀一觀。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的觀察力是很敏銳的。我在習作課上牢牢抓住這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比如:課上,我拿來兩枚雞蛋,讓學生來分辨生熟,學生拿在手里看看、聞聞、搖搖、掂掂,從顏色、重量、形狀來做出初步判斷,我在每枚雞蛋上做好標記。然后我采用在桌面上轉動雞蛋的方法,教給學生辨別的最快方法。學生看著都驚呆了,紛紛表示要回家做做這個實驗。
2. 編一編??葱∪藭呛⑼囊淮筇攸c,因此我在習作課上,會出示一組連環(huán)圖畫,讓學生觀察、說話、習作。比如:《蘑菇傘》的兩幅圖,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幾個問題:小白兔在哪里干什么?這時天空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天下起了雨,小白兔沒有帶雨傘,他會怎么想?通過這些問題的啟發(fā),學生編故事的興趣高漲。
3. 拼一拼。在課上,我會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或者是喜歡的數(shù)字,然后讓學生挑選出幾種圖形或者幾個數(shù)字,進行組合。有的用圖形拼成了交通標志、房屋、桌子等,也有的用不同的數(shù)字拼成了“61”兒童節(jié)、“38”婦女節(jié)、自己的生日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
4. 想一想。在一次習作課上,我出示了一張中國地圖,學生雖不以為然,覺得太熟悉了,但是經過我的一系列提問,學生漸漸進入了想象的世界。這些問題是:從整體上看,中國地圖像什么?找找我們的出生地廣東省,像什么?再找找自己的老家在哪里,像什么……觀察水果、觀察花卉、畫圖形、畫事物都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
5. 比一比。一次課上,我拿來了兩種水果:桔子和廣柑。學生對食物是很敏感的,但是當我提出這是什么水果時,能回答的孩子很少。于是進行了如下環(huán)節(jié),引導他們觀察,提高他們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先讓他們回憶吃桔子、吃廣柑的經歷,然后觀察水果的表皮,緊接著讓他們觀察果肉、品嘗果肉,說說感受。學生很快就記住了桔子的皮紅一些,果肉甜一些。此外,也可以比較圖畫、比較事物、比較音樂等,提高學生的鑒別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習作能力。
這些年的實踐中,我深深地感到學生習作早起步的好處,學生不僅增強了學習語言、表達思想的興趣,而且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打開了學生認識世界的窗戶。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