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照,聶慶孟
(四川海大橡膠集團有限公司,四川 簡陽 641402)
在輪胎廠中,蒸汽被廣泛應用在原材料加熱脫水、設備預熱、水加熱和輪胎硫化等方面。受蒸汽使用不均衡影響,鍋爐產汽負荷隨之波動,造成鍋爐熱效率下降。蒸汽蓄熱器是熱能的吞吐倉庫,一般為臥式圓筒體,內裝軟化水。蒸汽蓄充熱過程:當用汽負荷下降時,鍋爐產生的多余蒸汽以熱能的形式通過充熱裝置充入軟化水中貯存,使容器內壓力、溫度上升,形成一定壓力下的飽和水。蒸汽蓄放熱過程:當用汽負荷上升,鍋爐供汽不足時,隨著壓力下降,容器內的飽和水成為過熱水而形成自蒸發(fā),向用戶供汽。通過蓄熱器對熱能的吞吐作用,使供、用熱系統(tǒng)平穩(wěn)運行,從而可使鍋爐在滿負荷或某一穩(wěn)定負荷下平穩(wěn)運行,一般可提高熱效率2%~10%[1]。
本工作針對公司用汽負荷波動率較大的情況,探索使用蒸汽蓄熱器,以提高鍋爐的熱效率。
根據(jù)公司動力分廠改造前記錄的某日蒸汽負荷曲線顯示,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用汽負荷不均衡,波動較大,波動范圍在5.25~7.65 t·h-1之間,平均波動率為23.7%。用汽負荷波動對鍋爐運行操作帶來很多不利因素,造成如下的弊端。
(1)用汽負荷波動迫使供汽鍋爐的負荷隨之波動。由于鍋爐的蓄熱量有限,當外界用汽負荷達到高峰或低谷時,鍋爐的供汽壓力往往隨之升降,司爐難以跟隨用汽負荷進行調整操作,鍋爐的燃燒工況惡化,導致熱效率下降。
(2)供汽鍋爐的燃燒強度隨用汽負荷波動而變化,有時趕火,猛加燃料,爐膛內燃燒劇烈,使爐壁過熱;有時壓火,爐膛內燃燒緩慢,爐膛溫度下降。這樣易導致爐墻開裂、爐管彎曲變形和水冷壁上結渣;爐內燃燒不盡,火焰延伸,可使蒸汽過熱器或對流管超溫,易導致鍋爐故障。
(3)鍋爐蓄熱量有限,遇高峰用汽時供汽壓力下降和蒸汽嚴重帶水,影響生產工藝,進而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4)鍋爐的燃燒不穩(wěn)定,燃料的燃燒與所需空氣量失去平衡,發(fā)生不完全燃燒,造成環(huán)境污染。
因此,設計裝用蒸汽蓄熱器以提高鍋爐熱效率,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工藝控制如下。
圖1 蒸汽蓄熱器工藝流程
(1)蒸汽進入蓄熱器:鍋爐產汽先進入分汽缸1,設定壓力為1.7~1.9 MPa,當壓力低于1.7 MPa時,電動閥1開度減小,蓄熱器進汽量減小,鍋爐分汽缸壓力得到穩(wěn)定,當壓力大于1.9 MPa時,電動閥2開度增大,大量蒸汽進入蓄熱器儲存。
(2)蒸汽排出蓄熱器:分汽缸2壓力設定為生產工藝要求的1.2~1.3 MPa,當壓力低于1.2 MPa時,電動閥2開度增大,滿足用戶側蒸汽需求,當壓力高于1.3 MPa時,電動閥2開度減小,蓄熱器外供蒸汽減少,蒸汽被儲存起來。
(3)汽水分離:蒸汽排出蓄熱器進入汽水分離器,蒸汽里含有的少量水分被分離,蒸汽從頂部送入分汽缸2,當分離器液位達到設定高度時,電動閥3開度增大,分離出的凝結水排入軟化水箱回收利用。
(4)軟化水補充蓄熱器:軟化水泵將軟化水從蓄熱器底部送入蓄熱器,水泵出口端設置止回閥,防止回流。當蓄熱器水位低于設定值,且蓄熱器壓力高于用戶側蒸汽需求壓力1.3 MPa時,軟化水小流量均勻進入蓄熱器,通過分水器與蒸汽充分接觸,儲存熱能。
以上各部位壓力可根據(jù)生產工藝需求設定,分汽缸1與分汽缸2壓差越大,蓄熱器儲能容量越大。同時為了得到更穩(wěn)定的儲能效果,補充到蓄熱器的軟化水溫度不宜過低。
鍋爐的運行熱效率隨鍋爐負荷的變化而不同,鍋爐負荷急劇、頻繁波動時效率較低。鍋爐的熱效率曲線呈拋物線形狀[2],因此,鍋爐在低負荷和超負荷運行時,熱效率均會降低。蒸汽鍋爐的最佳熱效率在額定蒸發(fā)量以下或其附近,最佳效率區(qū)在額定蒸發(fā)量的85%~100%范圍之內[3]。
在用汽負荷劇烈波動的供熱系統(tǒng)中,供汽鍋爐配用蒸汽蓄熱器后,鍋爐就不再追隨波動負荷而改變蒸發(fā)量,基本上保持連續(xù)穩(wěn)定的運行工況,因此可避免燃燒工況變動造成的各種熱損失,節(jié)省鍋爐燃料。
當鍋爐供汽能力低于用汽負荷峰值時,使用蓄熱器可使鍋爐壓力穩(wěn)定,提高供汽量,避免為滿足用汽峰值需求而額外增加鍋爐,其余時間為維持鍋爐燃燒又會導致散熱損失。
裝用蒸汽蓄熱器后,鍋爐負荷穩(wěn)定,燃燒工況和蒸汽壓力平穩(wěn),可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現(xiàn)象。因此,鍋爐檢修工作量減小,維修費用降低,使用壽命延長,這些是短時間內不易確切計算的效益。
供汽鍋爐配用蒸汽蓄熱器可保持供汽壓力穩(wěn)定,提高產品的產量或質量。
鍋爐工況穩(wěn)定后,可以方便地控制風煤比,穩(wěn)定鼓風引風比,改善燃燒過程,減少因不完全燃燒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對于用汽的尖峰負荷未超過鍋爐最大產汽量,用汽的波動幅度也未產生不允許的鍋爐壓降幅度和壓降速度,但用汽波動的頻度很高(例如達到每小時四五次以上的頻率)的情況,從節(jié)能的觀點考慮,也應該裝用蓄熱器。裝用蓄熱器后,可以使鍋爐工況穩(wěn)定,避免了頻繁改變工況操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跑紅火、冒黑煙和過量空氣系數(shù)過大或過小等問題,一般可以節(jié)能5%~7%[4]。
我公司參照鍋爐負荷變化與熱效率曲線并結合鍋爐波動情況,增加蓄熱器后至少可提高鍋爐熱效率3%。
節(jié)能計算以年蒸汽產量(Q)為234 640 t,耗煤量(M)為61 666 t,原煤發(fā)熱量(K)為16 744 kJ·kg-1,蒸汽熱焓(H)為2 794 kJ·kg-1計(下同),改造前鍋爐平均熱效率(η)按下式計算:
以增加蒸汽蓄熱器后提高鍋爐熱效率為3%計,改造后鍋爐熱效率(η′)為66.5%。在保持蒸汽產量不變的情況下,每年節(jié)約煤量(ΔM)按下式計算:
計算全年節(jié)約原煤2 782 t,以原煤價格為500元·t-1計(下同),則全年節(jié)煤價值139.1萬元。
對于平均用汽負荷未超過鍋爐的最大產汽量,但在短時間的尖峰用汽期間需要增加1臺鍋爐運行,而尖峰需汽量并不多且時間又短(例如每天1~2次、每次2~3 h)的情況,適宜裝用蓄熱器。裝用蓄熱器后可以不用每天短時間多運行1臺鍋爐,從而可以取得更大的節(jié)能效果[4]。
近3年我公司每年至少有4個月(以120天計)的時間投入1臺35 t·h-1鍋爐和1臺10 t·h-1鍋爐或1臺25 t·h-1鍋爐和2臺10 t·h-1鍋爐運行,增加蒸汽蓄熱器之后可減少1臺10 t·h-1鍋爐運行,只投運1臺35 t·h-1鍋爐或1臺25 t·h-1鍋爐和1臺10 t·h-1鍋爐,節(jié)約了1臺10 t·h-1鍋爐運行時的散熱損失。
1臺10 t·h-1鍋爐本身散熱損失率為1.7%[4],能量損失率約為668 666.6 kJ·h-1,則4個月鍋爐散熱導致的煤耗為114.9 t,散熱損失價值約為5.745 6萬元。
容積為100 m3蓄熱器的散熱量為59 000 kJ·h-1[4],蓄熱器運行1年(以365天計)的熱損失相當于耗煤30.66 t,則蓄熱器年散熱損失價值約1.533萬元。
蒸汽蓄熱器日常管理與一般壓力容器管理相同,不需增加人工管理;消耗水、電量極低,可忽略不計。
蒸汽蓄熱器運行方便,基本不需要維修。
蒸汽蓄熱器一般可穩(wěn)定運行20年,年折舊率(γ)按下式計算:
式中,δ為預計凈殘值率,取值5%;S為預計使用壽命,取值20年。則年折舊率為4.75%。以總投資為150萬元計,年折舊費為8.55萬元。
多運行1臺10 t·h-1鍋爐時,需要經(jīng)常壓火,壓火過程中不產生蒸汽,造成的燃煤損失、鍋爐輔機電耗、人工費難以統(tǒng)計,故未納入節(jié)能計算。
蓄熱器主體為一臥式圓筒形壓力容器,一般用Q325鋼材制造,內部裝有充熱和放熱設備,外部設有人孔、液位計、控制閥門和安全閥門等,設計、制造、安裝費用約150萬元,土建設計和施工費約30萬元,合計180萬元。
綜上所述,使用蒸汽蓄熱器后每年可節(jié)約費用計算如下:
由此可見,一年半即可收回投資。
由該設計實例可以看出,輪胎廠在蒸汽需求量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鍋爐配用蓄熱器的措施。通過蓄熱器的熱能吞吐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鍋爐熱效率,節(jié)能減排效果明顯,經(jīng)濟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