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斯好
摘要 青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重要依托力量和關鍵決定因素,是最富有活力的寶貴人力資源,是當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青年后備力量?;诖?,本文對全員育人理念進行了概述,接著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非全員化”現狀,并結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提出和探討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踐行全員育人理念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全員育人理念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j.cnki.kjdks.2017.05.041
我國歷來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關系著高?!芭囵B(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三個根本性的問題,因此要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習總書記的講話,為新時期新階段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指明了重要方向。要實現全程育人與全方位育人的目標,就需要樹立和強化全員育人理念,就需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強教育主體的全員性,努力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蓋。
1全員育人理念概述
1.1全員育人的涵義
全員育人,是指在現代教育中突出教師的育人首位意識,讓教師能夠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主動承擔自覺育人的責任,充分發(fā)揮好教學、科研、服務、管理等各方面的育人功能,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育人表率和帶頭作用,實現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地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引導、熏陶和教育。在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員育人的內容具體包括三方面:一是育人者不僅僅局限于專業(yè)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而是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職責,因此人人都是育人者,各項工作都有育人功能,各門課程都承擔著育人使命。二是直接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擔思政教育教學任務的專職人員隊伍,包括高校班主任、輔導員、哲學社會科學專業(yè)教師、共青團干部、黨政領導干部等,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居于主導和中堅地位。三是要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目標,需要來自不同工作內容、不同專業(yè)分工、不同工作性質的全體教職員工進行優(yōu)化組合,實現相互配合和交叉合作。
1.2全員育人理念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全員育人理念強調充分發(fā)揮高校全體教職員工的育人作用,一方面有利于充分開發(fā)和利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積極適應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營造“事事育人、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人人育人”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環(huán)境;另一方面,全員育人有助于改變傳統(tǒng)重灌輸、輕互動,重說教、輕疏導,重傳遞、輕思考,重顯性、輕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發(fā)揮高校全體教師和管理服務人員的各自優(yōu)勢、崗位職責和集體智慧,不斷創(chuàng)新嘗試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從而努力構建動態(tài)化、立體性、超時空、無縫隙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此外,全員育人理念有助于整合和凝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從不同地方面去關愛大學生,從而實現課堂育人、課后育人、管理服務育人、校園文化育人的相互促進和有機結合,切實促進和幫助大學生實現全面、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
2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非全員化”現狀分析
2.1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員育人意識比較淡薄
當前,許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沒有完全樹立起全員育人意識,具體表現為:一是許多從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課程的教師還不具備育人意識,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片面重視專業(yè)知識傳授,對學生遵守課堂紀律情況、課堂到課率、學生言行舉止等不注意引導和管理,只知道教書而不會育人。二是一些高校的管理服務部門錯誤地認為育人與自己“無關”,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只是“干活”,忽視了自身對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示范作用和潛隱性影響,有的在為大學生服務過程中態(tài)度生硬,不尊重大學生,造成大學生對管理服務部門的不認可甚至鄙視。三是由于專職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和輔導員、班主任等需要教育和管理的學生數量普遍比較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務虛”的觀念的影響,加之教學、科研、管理等任務比較繁重,使得一些專兼職的思政工作者不能夠專心致志地將足夠的時間、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在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中去。
2.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員育人制度不夠健全
一方面,在高校行政化趨勢越演越烈的背景下,高校內部的教學、管理、服務等部門存在各自為政現象,導致不同院系、部門之間互動溝通不暢、協(xié)作配合不好,從而使得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責任顯得比較困難,往往存在相互推諉、混雜不清的現象。例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一般歸屬于社會科學部等教學部門,而輔導員、班主任等則歸屬于學院等行政部門,這就容易造成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內與課后之間的銜接不暢問題,從而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淪為空談。另一方面,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機制主要是側重于對教師教學業(yè)績(以課時和分數為評價標準)和科研業(yè)績(以課題數量、論文發(fā)表情況為評價標準),而對教師個人的品質素養(yǎng)、思想政治育人效果等沒有實現有效的考核激勵,這就容易使得廣大教師積極主動承擔全員育人責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2.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員育人責任落實不到位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實現全員育人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必須具有相應的保障。一方面,當前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經費投入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經費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經費兩方面,經費保障數量較低且一些高校常常不能夠按時足額撥付到位,這就造成一些高校在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中難以真正得到充足的經費保障。此外,由于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的眼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看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的軟任務,在于教學成績、科研任務、就業(yè)率等指標相比較時常常被置于較不重要的地位,這就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責任難以得到真正有效落實。
3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踐行全員育人理念的對策
3.1積極樹立全員育人理念
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非全員化”現狀,迫切需要樹立全員育人理念。具體來講,一是在學校領導層面,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樹立全員育人理念,制定科學合理的全員育人規(guī)劃和具體實施辦法,讓全員育人成為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任務;二是就教師層面,不但要充分發(fā)揮好知識傳授職能,更要積極履行好立德樹人的育人職責,積極在行為世范中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三是就高校管理服務部門層面,不能將育人職責置身事外,而要積極將管理、服務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在規(guī)范言行、愛崗敬業(yè)、提升管理服務水平中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產生積極的示范性影響。
3.2不斷建立完善全員育人機制
一方面,應積極創(chuàng)新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專業(yè)教材和課程中的價值性教育資源,積極探索將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和有效銜接。另一方面,應積極建立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同主體共同攜手、相互協(xié)作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探索建立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信息反饋機制與教學評價體系。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要積極加強對當代大學生代際特點、個性需求等的調查研究、知識傳播、情感交流和價值引導,及時了解和把握“90后”、“95后”、“2000后”大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學習生活動態(tài),充分利用當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和信息傳播方式、語言風格等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旋律和正能量。
3.3積極落實全員育人責任
一方面要不斷強化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員育人的組織保障、經費保障、時間保障和人才隊伍保障,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另一方面,要樹立“互聯(lián)網+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針對當代大學生個性化鮮明、思想獨立性強、對手機和互聯(lián)網依賴性比較大等特點,要改變傳統(tǒng)行政命令式的禁止手段和死板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尊重大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立性,通過積極、科學的引導,鼓勵教職員工積極與大學生平等交流,充分利用好新媒體平臺在實現大學生全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讓當代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全過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重大的系統(tǒng)工程,高校教師都要自覺承擔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從自身做起,發(fā)揮出榜樣作用、示范作用,把教書、管理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滲透到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構建起全員育人新格局,以此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