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枝梢病害的防治
該病主要危害果樁;即果柄坐落處。染病初期,果樁由上而下變黑,干枯,縊縮,有明顯的病健界限;發(fā)病后期,病部表皮下出現黑色粒狀突起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座;后突破表皮縱向開裂。翌春病斑向下蔓延,嚴重時新梢枯死。葉片萎蔫,并殘留于樹上不易脫落。
山楂枯梢病的病原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中的櫻桃枝枯殼梭孢菌。又稱枝枯病。該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二至三年生的果樁上越冬,翌年6~7月遇雨產生分生孢子,此時可進行再次侵染,一般會從二年生的果樁入侵,形成病斑。老齡樹、弱樹、修剪不當及管理粗放的果園發(fā)病重。一般是在樹冠內膛發(fā)病較多。此外,該種病害的發(fā)生與否與當年生果樁基部的直徑密切相關,一般說來,直徑0.3厘米以下,發(fā)病重;0.3~0.4厘米發(fā)病較輕,0.4厘米以上,基本不發(fā)病。
一是選擇抗病品種。
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如合理修剪。采后及時深翻土地,同時溝施基肥100~200公斤/株。早春發(fā)芽前15天,施碳酸氫銨1~1.5 公斤/株或尿素0.25 公斤/株,施后澆水。
三是病菌主要在2~3年果樁上越冬和造成病枯梢,因此應采取冬季修剪和發(fā)病期及時剪掉病枯枝梢以消除菌源,可以有效地減少菌源控制病害??稍诎l(fā)芽前噴45%晶體石硫合劑30倍液,或1:I:100倍式波爾多液,或10%銀果乳油500~600倍液等。
四是發(fā)生期進行藥劑防治。5~6月進入雨季后.噴灑62%噻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近年來,山楂枝梢病害有蔓延趨勢,嚴重影響著山楂的產量、品質和價值。常見的枝梢病害有山楂枯梢病、山楂叢枝病等。現將山楂枝梢病害的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參考。600~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15天噴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染叢枝病的山楂樹早春發(fā)芽遲,一般較正常植株晚1周左右,無明顯節(jié)間枝條,可致使小葉簇生或黃化,病枝由上向下逐漸枯死或花器萎縮退化,花芽不能正常抽出果枝或花小、呈畸形,花多由白色變成粉紅色至紫紅色,不結果。病株根部萌生蘗條,易帶病,移栽后顯癥,1~2年內枯死。病原為山楂植物菌原體。發(fā)病規(guī)律是:多與蝽象、葉蟬、蚜蟲等刺吸式昆蟲在病、健樹上危害、交叉?zhèn)魅居嘘P,其自然擴散存在初次侵染源,其分布特點為常在發(fā)病嚴重地塊有幾棵山楂樹同時感病,呈點片狀分布。
一是培育無病苗木。在無病區(qū)采取接穗、接芽;接穗消毒,對于帶病接穗,用1000毫克/公斤鹽酸四環(huán)霉素液浸泡30分鐘可消毒滅病;苗木培育時可噴灑鹽酸土霉素溶液500~1000毫克/公斤,連噴3次有效果;苗圃中一旦發(fā)現病苗,立即拔除。
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深翻土地。土質較差的可換土,改良土壤,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三是鏟除病株,防止傳染。結合冬季修剪,將病枝殘枝剪除,發(fā)現有病樹及時刨除,清除傳染源。清理果園,集中燒毀。
四是主干環(huán)剝??稍诖杭緲湟毫鲃忧?,在樹主干的中、下部進行環(huán)狀剝皮,阻止病由下向上蔓延。
五是及時防治蝽象、葉蟬、蚜蟲等刺吸式昆蟲,防止傳病。
六是灌藥防治。4月、8月在病枝同側樹干鉆2~3個孔,深達木質部,將薄荷水50克、龍骨粉100克、銅綠50克研成細粉,混勻后注入孔內,每孔3克,再用木楔釘緊,用泥封閉,殺滅病體,根治病害。
七是涂去瘋靈。春季發(fā)芽前,于樹干基部開1個環(huán)狀小槽,深達韌皮部112,將藥液灌入槽內,用塑料薄膜包扎嚴密,隔1個月再涂1次。樹粗20厘米施8克,40厘米施16克,療效較好。(叢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