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江++武丙琳++劉正瓊++楊肖峰++李小麗++王洪錦++何國鋒
摘要 再生稻是通過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頭季稻收割后稻樁上的休眠芽繼續(xù)萌發(fā)生長成穗后再收一季的水稻,該技術特別適合在兩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方種植,能達到“一種兩收”多產(chǎn)稻谷的效果。本文就達州市適宜發(fā)展再生稻的片區(qū)作了簡明介紹,其栽培的關鍵技術包括選用良種、秧田管理、科學移栽、大田管理、收獲留樁等,以期為達州市更好地發(fā)展再生稻提供理論依據(jù)與技術指導。
關鍵詞 再生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23-01
達州市是四川省水稻主產(chǎn)區(qū)之一,位于四川省東北部,水稻是該市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現(xiàn)有稻田面積17.3萬hm2左右。雖然是再生稻次適宜發(fā)展區(qū),但南部大竹縣、渠縣和東中部達川區(qū)、開江縣的地理條件與光熱資源適宜發(fā)展再生稻。現(xiàn)將再生稻的頭季稻高產(chǎn)栽培關鍵技術簡介如下。
1 選用良種
選用適宜良種是再生稻高產(chǎn)的基礎。根據(jù)達州再生稻適宜區(qū)域的自然條件,應選用頭季成熟期較早,生產(chǎn)潛力高,再生能力與抗逆性強,適應再生稻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水稻品種,如川香優(yōu)198、泰優(yōu)99、Ⅱ優(yōu)602、D香101、Q優(yōu)108等優(yōu)質(zhì)雜交良種[1]。
2 秧田管理
2.1 早育早栽,培育壯秧
適當早育早栽,可延長再生稻的有效生長時期,是奠定高產(chǎn)的基礎。為躲避早春育苗受低溫寒潮的影響,可采用帶拱棚濕潤育秧或旱育秧的方式,根據(jù)本地氣候條件選擇適宜播種期,達州地區(qū)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為宜。重點抓好“開廂培肥、旱育保姆、適時播種、稀播勻播、雙膜覆蓋、溫濕管理、病蟲防控”等配套技術的落實,培育健壯秧苗。
2.2 苗床合理施肥
再生稻播種時,一般溫度較低,需用采用“地膜+小拱棚”覆蓋方式。注意地膜覆蓋的苗床,忌施碳銨作底肥,以免氨氣沖壞種芽或造成秧苗徒長過嫩,揭膜后形成青枯死苗。一般苗床在播種前1~2 d施45%復合肥600 kg/hm2、大粒鋅9 kg/hm2。
2.3 秧田病蟲草害管理
播種后1~2 d秧田用30%掃弗特乳油1 125 mL/hm2(75小包/hm2)對水900 kg/hm2均勻噴霧預防秧田雜草,即每包對大半桶水噴134 m2。待廂面水干后,用呋喃丹37.5 kg/hm2拌毒土150 kg/hm2全田撒施,可有效防治稻薊馬、螟蟲、老鼠等。2葉1心施斷奶肥,施尿素60~75 kg/hm2,力爭早分蘗,培育多蘗壯秧。播種蓋膜前或一葉一心期,噴施敵克松預防立枯病[2]。
3 科學移栽
可采用半旱式小、中苗直插栽培,也可采用超高產(chǎn)強化栽培技術。做埂前,施農(nóng)家肥15 t/hm2、碳銨750 kg/hm2、磷肥750 kg/hm2、鋅肥15 kg/hm2作底肥。栽秧前5 d,按一溝一埂53~60 cm的規(guī)格,拉繩做好初埂。栽秧前1~2 d做成埂面寬20~27 cm、溝深17 cm左右的成型埂,達到埂直、溝深、面平的要求。埂面兩側(cè)各栽1行,窩距13 cm左右,栽22.5萬~30.0萬窩/hm2,做到栽得淺、栽得正、栽得穩(wěn)[3]。
4 合理施肥
再生稻全生育期為頭季稻的1/2,約60 d。再生稻的生長除了依靠稻樁上的儲藏養(yǎng)分外,還需要通過施肥來補充營養(yǎng)。中等肥力稻田,頭季稻植株生長健壯、不脫肥、不貪青的,在頭季稻收割前10~15 d,施尿素225 kg/hm2作促芽肥;若頭季稻植株的長勢過旺、有貪青現(xiàn)象的,則促芽肥應適當遲施、少施;若頭季稻植株明顯脫肥早衰,則應適當早施、多施,用尿素300 kg/hm2分2次施用,第1次在水稻齊穗后10 d左右,用尿素75 kg/hm2,第2次在水稻齊穗后15~20 d用尿素225 kg/hm2。
5 合理管水
采用間歇灌水與濕潤管水相結合的方法。在頭季稻生育后期采用間歇灌水法,即灌水1次,落干后再灌,并隨著水稻的成熟程度,逐漸減少稻田積水時間,增加露田時間,以養(yǎng)根保葉。在灌淺水施用促芽肥以后,不能此后就斷水,因這期間氣溫較高,水分蒸騰較快,要保持田間濕潤或短期內(nèi)淺水層,直至頭季稻收割。為了方便收割,注意不要在頭季稻成熟前過早斷水,否則會造成田泥干旱、成塊開裂而傷根,導致再生稻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吸肥而影響稻株腋芽萌發(fā)。因此,在頭季稻收割前需保持田間稍微濕潤,收割后至再生稻齊苗前則需保持田間淺水層[4]。
6 病蟲防治
再生稻病蟲防治與一季水稻相似,但各項防治指標更低,防治措施要求更為嚴格。主要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根據(jù)田間病蟲測報,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在關鍵時期防治好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要特別注意對頭季稻紋枯病和稻飛虱等的防治。
7 收獲留樁
當全田谷粒黃熟90%以上,且有70%的莖稈倒2、倒3節(jié)腋芽長至3 cm左右時,為頭季稻收割的最佳時期。若腋芽尚未萌發(fā),或萌發(fā)芽不足2 cm時,可推遲3~5 d后收割。一般稻樁蓄留高的度為頭季稻株高1/3左右,中熟品種不低于20 cm,遲熟品種不低于30 cm,注意保留倒2芽和倒3芽,它們是構成再生稻產(chǎn)量的主體,約占再生稻產(chǎn)量的70%[5-6]。
8 其他管理
頭季稻收獲后,在再生稻植株生長發(fā)育期間,禁止人畜下田踐踏,以保護好稻樁。在頭季稻收獲后3~5 d內(nèi),施用尿素45~75 kg/hm2促進幼苗生長,若稻田缺水干旱,應及時灌溉,保護腋芽。同時注意適量施用“九二○”提苗,促進倒4芽、倒5芽成穗,以提高再生稻的產(chǎn)量[7]。
9 參考文獻
[1] 朱永川,熊洪,徐富賢,等.再生稻栽培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3,29(36):1-8.
[2] 楊肖峰,李萬明,謝勇,等.淺談達州市雜交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4(5):18-19.
[3] 蔡志剛.水稻再生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6,34(1):75-77.
[4] 凌啟鴻,張洪程,丁艷鋒,等.水稻高產(chǎn)精確定量栽培[J].北方水稻,2007(2):1-9.
[5] 謝振宇,沈建凱,尹明,等.雜交水稻高產(chǎn)栽培研究進展[J].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2014(7):39-45.
[6] 劉長江,高崇升,金劍,等.黑龍江水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與模式研究[J].中國稻米,2011(5):49-52.
[7] 張桂蓮.雜交稻的腋芽再生特性研究[J].長沙: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