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美麗 張存瑞(北京市畜牧總站)
科技與推廣
我國地方豬種的多樣性及保護現狀
文│鄭美麗 張存瑞(北京市畜牧總站)
我國地方豬種的遺傳資源非常豐富,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家豬馴化較早的國家之一。由于多樣化的地理、生態(tài)、氣候條件,眾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習慣,加之長期以來廣大勞動者的馴養(yǎng)和精心選育,形成了我國豐富多彩的豬種資源。根據2004年出版的《種畜禽遺傳資源狀況》統(tǒng)計,我國已經認定的豬品種有99個,其中地方品種為72個,培育品種為19個,引入品種有8個。另外加上2004年以來審定的新品種和豬配套系9個,共計108個。其中,2011年出版的《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豬志》將我國地方豬品種數量更新為76個,分布在21個省和1個直轄市內。1986出版的《中國豬品種志》根據地方豬種的體型外貌、生產性能以及當地的農業(yè)生產情況和生態(tài)自然條件等因素,將我國地方豬種大致劃分為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華北型。華北型豬主要分布在我國淮河、秦嶺以北,在我國地方豬種中地理分布最廣。其體軀健壯,四肢粗壯,背腰狹長,肌肉發(fā)達,頭部平直,嘴筒較長,毛色多為黑色,偶在末端出現白斑。母豬性成熟早,繁殖能力強,泌乳性能好,一般窩產仔12頭以上,乳頭8對左右。耐寒、耐粗飼,消化能力強,屠宰率較低,一般為60%~70%。代表品種有東北民豬、西北的八眉豬、黃淮海黑豬、漢江黑豬和沂蒙黑豬等。
2.華南型。華南型豬主要分布在我國的云南、廣東、廣西、福建南部和臺灣等地。個體偏小,體型豐滿,骨骼細小,背腰寬闊下陷,腹大下垂,頭較短小、面有橫行皺紋,毛色多為黑白花。性成熟早,乳頭多為5~7對。繁殖力較低,產仔數較少,每胎6~10頭,脂肪偏多。代表品種有藍塘豬、香豬、桃源豬、陸川豬、五指山豬、滇南小耳豬等。
3.華中型。華中型豬主要分布于長江和珠江之間的廣大地區(qū),江西和湖南全省、湖北和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廣東和廣西的北部,安徽和貴州也有局部分布。體型與華南型豬相似,但體格較大,毛色以黑白花為主,頭尾多為黑色。背腰較寬而多下凹,乳頭6~7對。生產性能介于華南型與華北型之間。繁殖性能中等偏上,每窩產仔10~13頭,早熟。代表品種有華中兩頭烏豬、湖南寧鄉(xiāng)豬、廣東大花白豬、浙江金華豬、莆田黑豬。
4.江海型。江海型豬主要分布于我國的華北型和華中型分布區(qū)之間的狹長過渡地帶,即漢水和長江中下游沿岸以及東南沿海地區(qū)。頭大小適中,額寬皺紋深,耳大下垂,背腰較寬,平直或稍凹,腹部較大,骨骼粗壯,皮厚而松軟,毛色自北向南由全黑逐步向黑白花過渡,個別豬種全為白色。性成熟早,繁殖力高,乳頭多為8對或8對以上,窩產仔13頭以上,高者達20頭以上。代表品種有太湖豬、姜曲海豬、虹橋豬等。
5.西南型。西南型豬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湖北西南部和湖南西北部地區(qū)。個體較大,頭大,腿粗短,額部多有旋毛或橫行皺紋,毛色復雜,毛以全黑和六白(包括不完全六白)較多,也有黑白花和紅花豬毛色,繁殖力較低,產仔數一般為8~10頭,屠宰率低,脂肪多。代表品種為內江豬、榮昌豬、烏金豬等。
6.高原型。多為黑色,體型緊湊,頭狹長呈錐形,身體健壯,善于奔跑,四肢發(fā)達,系短而有力,蹄小結實,嘴尖長而直,耳小直立,背窄微弓,腹??;屬于小型早熟品種,乳頭為5對。繁殖力低,每窩產仔5~6頭,背毛粗長,耐寒性強,能適應高寒氣候。代表品種為藏豬。
為了加大對地方豬種的保護力度,我國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性文件,包括《畜牧法》和《種畜禽管理條例》等,從而為進一步加強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相應的法律支持,同時,我國先后成立了20多個育種委員會或育種協(xié)作組等,農業(yè)部還依法成立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進一步完善了地方豬種遺傳資源的鑒定與評估體系。加強了保種場和保護區(qū)的建設,國家通過加大資金等投入,保證了全國各地保種場的建設工程,“十一五”期間,全國共建設了79個保種場,劃定了37個保護區(qū),其中國家級保種場有39個,保護區(qū)有5個。另外開放推廣了多種地方遺傳資源具體的保護形式,在活體原地保護的基礎上,建立了基因庫保存的先進保護技術。
通過一系列舉措,有效地保護了一批地方豬種資源。
目前,我國已經通過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有效地保護了一批地方豬種,但由于我國地方豬種數量較大,大部分的養(yǎng)殖場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不愿意養(yǎng)殖地方豬種,對地方品種的保護意識不強。長期以來,過于追求產品的專一化和高產化,忽視了我國地方品種的特性和生態(tài)意義。同時,外來品種的大量引入,并和地方品種雜交,都導致了地方豬種的遺傳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許多地方土豬品種數量急劇減少,甚至已經瀕臨滅絕。另外,政府雖然已經有一定的支持,但力度仍顯不足,由于資金不足,導致保護場、保護區(qū)特別是基因庫體系建設長期滯后,存在設備陳舊、人員不足、技術落后等問題,大大增加了地方豬種保護的工作難度。
針對目前保護工作存在的多方面問題,建議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地方品種保護,提高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視程度,并定期開展我國地方豬種遺傳資源的普查工作,及時更新相關數據,動態(tài)監(jiān)測,及時予以保護。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完善保護體系,在保證保種場、保護區(qū)建設的基礎上,推廣基因庫建設等新的保種手段,還可以通過保存地方豬種的冷凍胚胎、冷凍精液等來達到保護目的,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金的大量耗費。
當然,中國地方豬種的保護,不能僅僅依靠政府,更需要企業(yè)、市場的推動,而企業(yè)的目標在效益,市場在于需求,針對我國地方豬種普遍耐粗飼、繁殖力強和肉質鮮美的特點,應該加強市場推廣,促進地方豬種的市場需求量,從而讓企業(yè)看到效益所在,通過積極利用,良性帶動地方豬種的保護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