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的發(fā)展變化

2017-07-17 02:51:18何元媛
現(xiàn)代語文 2017年6期
關鍵詞:葛浩文翻譯變化

摘 要:葛浩文對莫言小說的英譯過程是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向外傳播中較為成功的例子。在葛浩文對莫言小說長達二十多年的英文翻譯過程中,他的翻譯思想和翻譯策略都有所改變并不斷豐富和完善。本文以葛浩文在不同時間段英譯的三部莫言小說《紅高粱》《酒國》以及《生死疲勞》為例,分析葛浩文翻譯策略的變化過程,以及這些變化背后的原因,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走出去”提供一點啟示。

關鍵詞:葛浩文 莫言小說 翻譯 變化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正逐步走向世界,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的中國籍作家。在莫言作品多種語言的譯本中,影響最大且作用最關鍵的是葛浩文的英譯本。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作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首席翻譯家,對中國文學的傳播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在他30多年的翻譯生涯里已先后翻譯出版了30多位漢語作家的50多部小說作品,其中以莫言的小說最多。從1993年至今,葛浩文已成功翻譯并出版10部莫言小說。葛浩文英譯的莫言小說在英語世界得到認同,同時也讓莫言在西方英語世界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一、葛浩文翻譯觀的發(fā)展

雖然葛浩文的翻譯思想沒有明確成文,但是隨著他翻譯實踐的發(fā)展,他的翻譯觀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成熟。葛浩文對翻譯的本質(zhì)以及譯者與作者之間的關系有著自己深刻的認識。

2002年,葛浩文在《華盛頓郵報》上發(fā)表文章《如此筆耕生涯》The Writing Life,其中明晰可見他對翻譯本質(zhì)的認識。他認為翻譯是一種改寫(rewriting)、一種背叛(betrayal),譯者的任務是實現(xiàn)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葛浩文這里的“改寫”與勒菲弗爾在《翻譯、改寫以及對文學名聲的控制》中所提到的“改寫”概念不盡相同。葛浩文認為翻譯的本質(zhì)就是用另一種語言改寫原文,而并非文化學派對“改寫”的描述:“翻譯是一種改寫,改寫即操縱,翻譯的改寫是為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服務的手段。”[1]葛浩文贊同“每一次翻譯都是一次背叛”的觀點,他認為譯者的工作比作者更加微妙更有啟發(fā)性,譯者是緊隨作者、繼往開來的,翻譯是寫作的更高層次。

2007年,葛浩文在與另一位研究中國文學的美國學者凌靜怡(Andrea Lingenfelter)談話時指出,“譯者主要是服務于讀者,而不是作者”[2]。他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了解原文含義,譯著可以升華原著,但是譯著無法復制原著。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必須解決跨文化交流中的難題,讓讀者理解、接受譯文。

2013年,隨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葛浩文的翻譯愈來愈受到關注。學者們對葛浩文的翻譯也提出了諸多質(zhì)疑。葛浩文指出翻譯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認為翻譯不應該僅僅被認為是一種國際或跨文化的工具。葛浩文對翻譯開始有了在翻譯實踐以外新的認識。在譯者與作者的關系上,葛浩文覺得譯者承擔的工作難度要比作者大得多,遺憾的是,譯者對世界文學傳播貢獻巨大,但在文學界,譯者獲得的掌聲、認可卻少之又少。

通過翻譯實踐,葛浩文的翻譯觀,以及他對譯者與作者關系的認識,都得到了升華和發(fā)展。葛浩文觀點和認識的變化,也對其翻譯實踐中翻譯策略的選擇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使其翻譯策略在前后選擇上有所不同。

二、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的發(fā)展

從1993年至今,葛浩文英譯的莫言小說都是以單行本的形式由英美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其中包括8部長篇小說,1部中篇小說和1部短篇小說。從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在海外的傳播趨勢和翻譯風格的發(fā)展角度來看,可以把他的翻譯分為三個階段。譯者經(jīng)歷了一個由早期介紹,到摸索發(fā)展,最后達到高峰的過程[3]。莫言的小說創(chuàng)作本身經(jīng)歷了一個從萌芽期到醞釀期最后走向收獲期的過程。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的階段過程與莫言自身的小說創(chuàng)作階段過程十分相似,二者是遙相呼應的。

1993年至1999年是早期萌芽期,此時的莫言小說剛開始進入西方英語世界并嶄露頭角,葛浩文先后翻譯出版了《紅高粱》和《天堂蒜薹之歌》兩部莫言的長篇小說。進入二十一世紀直至2007年是葛浩文對莫言小說翻譯的醞釀期,他陸續(xù)翻譯出版了莫言的短篇小說集《師傅越來越幽默》、長篇小說《酒國》和《豐乳肥臀》三部作品。從2008年至今,葛浩文對莫言小說的英譯進入黃金期,他共翻譯出版了5部莫言作品,其中,《生死疲勞》《檀香刑》《四十一炮》和《蛙》4部為長篇小說,僅《變》1部為中篇小說。

在萌芽期,葛浩文翻譯的莫言作品以故事情節(jié)為重點,以西方讀者的閱讀習慣為導向。在翻譯當中對原文進行大膽的刪減或添加以迎合西方讀者。葛浩文此時對莫言小說的翻譯沒能做到“忠實”,也沒能很好地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正因為他迎合西方讀者口味的翻譯策略讓他早期翻譯的莫言小說能順利進入西方世界,讓莫言被西方讀者接受。

進入醞釀期后,葛浩文開始關注到翻譯莫言小說時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而不僅僅是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他意識到了對原文的忠實性,并且努力嘗試在翻譯中實現(xiàn)對莫言原文的忠實;但他在翻譯中仍然采用了歸化的翻譯策略去修改原文以吸引西方讀者。此時的西方讀者對莫言的作品不再僅限于追求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他們希望在譯著中讀到更多、更真實的中國元素。同時,莫言也更加受到西方讀者和媒體的關注。

達到黃金期后,葛浩文英譯的莫言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方面,葛浩文努力讓自己翻譯的譯著更具可讀性從而被西方讀者接受;另一方面,他也意識到讀者對譯著中中國文化的好奇和渴望。在這一階段,莫言本人和他的小說都備受西方讀者的青睞和認可。這也使得葛浩文在翻譯過程中不得不從語言、結(jié)構到敘事方式各個方面都必須遵循忠實原則。此時,葛浩文的翻譯已從讀者導向轉(zhuǎn)移到文本導向,力求做到對原文的忠實。

譯者在各階段的翻譯風格上都會有自己的特點。《紅高粱》《酒國》《生死疲勞》這三部不同時期的代表譯著在西方世界較受關注,下面以葛浩文英譯的這三部譯著為例分析其翻譯風格的發(fā)展變化。endprint

三、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翻譯的變化

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三十載,從最初的以讀者為導向到后來的源文本導向,葛浩文采用的翻譯策略逐漸發(fā)生變化,前后有所不同。下文從意識形態(tài)的翻譯、人物名字的翻譯以及文化負載信息的翻譯三方面來分析葛浩文翻譯莫言小說過程中翻譯策略的變化。

(一)小說中意識形態(tài)翻譯的變化

意識形態(tài)是人們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意識形態(tài)源于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tài)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莫言小說中所描寫的中國對于那些意識形態(tài)完全不同的西方人而言,是一個難以理解更難以置信的世界。

在葛浩文最初翻譯的莫言作品《紅高粱》當中,那些帶有明顯政治色彩,如“八路軍”“共產(chǎn)黨”“國民黨”這樣的詞匯;還有一些對他們的段落描寫,如原文第三章第四節(jié)中有一段江隊長對余占鰲所說的話,正是江隊長對八路軍的贊揚,總共308個字,但在譯文中對這段八路軍的贊揚僅僅只用了11個單詞。譯者采用刪譯的方式,把這些內(nèi)容省略以避免和讀者的意識形態(tài)發(fā)生沖突。

在《酒國》當中,葛浩文把原文中的“白匪”[4]譯為“the Kuomingtang‘white bandits”[5],用加注的方式翻譯了原文,既滿足了讀者的好奇心又忠實于原文的描寫。原文中出現(xiàn)了一些對“資產(chǎn)階級”和“社會主義”的描述,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為了展示這兩種社會文化的不同,沒有刻意刪除類似的詞語,例如:“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傾向”“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優(yōu)越性”“資產(chǎn)階級淫亂思想”和“無產(chǎn)階級的凜然正氣”分別被譯為“bourgeois liberalization potential”“the unsurpassable superiority of our socialist system”“bourgeois promiscuous inclinations”和“awesome proletarian righteousness”。

在后期對莫言小說《生死疲勞》的翻譯中,葛浩文不再避諱這種意識矛盾和階級沖突,而是把這些意識形態(tài)詞進行了一一對應的翻譯,做到忠實于原文,傳播不同文化。例如:他們也許聯(lián)想到中國工農(nóng)紅軍在井岡山會師,要把紅旗插遍亞非拉,把世界上受苦受難的無產(chǎn)階級從水深火熱中解放出來[6]。譯文:They may have been thinking about how the combined forces of Chinas peasants,workers,and soldiers at Jinggangshan had vowed to plant red flags all over Asia,Africa,and Latin America and free all oppressed members of the proletariat from the abyss of suffering.[7]

從對意識形態(tài)的翻譯上可以看到,葛浩文在英譯莫言小說的過程中,隨著讀者期待值的增加和對文化傳播的需求,要求他的翻譯必須從以讀者為導向轉(zhuǎn)移到以原文為導向,翻譯中更多的不是刪減,而是加注甚至是做出直譯。

(二)小說中人物名字翻譯的變化

莫言小說中的人物名字都是根據(jù)作品精心安排的,有的能代表人物身份,有的能反映故事的時代特色,有的具有深層的內(nèi)涵。

在《紅高粱》當中,對幾乎所有的人物名字,葛浩文都用漢語拼音的方式進行了音譯。只有膠高大隊江隊長,人稱“江小腳”[8],被譯成了“Little Foot Jiang”[9],葛浩文對這個名字采用了意譯。稱呼江隊長“江小腳”是因為他個子很大,腳很小。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小腳女人”一說,對江隊長的這一稱呼也寓意他在某些方面像個女人,從后面他和余占鰲的對話能看出,他是一個保守又啰嗦的人。譯者在翻譯的時候,用意譯的方式透過字面譯出了這一稱呼的含義。

同樣,在《酒國》當中,也有類似對名字的意譯,例如酒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金剛鉆”這個名字,就被譯成“Diamond Jin”。但是,譯者對人物名字的翻譯還是以漢語拼音音譯為主,同時加入了注釋。例如:原文中的名字“李一斗”,在英譯時葛浩文將其譯為“Li Yidou——One Pint Li”。我們都知道“斗”在漢語中是與酒有關的,葛浩文用“Pint”這一西方的液體度量單位對其注釋,使西方讀者更能理解原作者的用意。[3]

葛浩文在英譯《生死疲勞》時,他在文章前面加上了漢語拼音發(fā)音表和主要人物名字,這些人物名字都是用漢語拼音直接音譯過來的。在譯著當中,葛浩文幾乎對每個主要人物的名字都用了音譯加注釋的方式,例如:“西門鬧”被譯成“Ximen Nao,whose name means West Gate Riot”,“藍解放”被譯成“Lan Jiefang——Liberation Lan”,“黃互助”被譯成“Huang Huzhu——Cooperation”。這些名字,有的帶有明顯的中國時代特色。全書中,只有“白氏”的名字,葛浩文采用了意譯的方式譯為“Ximen Bai”。

通過分析對這些人物名字翻譯的不同處理,可以發(fā)現(xiàn)葛浩文在英譯莫言小說時,從最初的用單純音譯和意譯的方式,到用單純音譯、意譯以及音譯加注釋,再到后來廣泛采用音譯加注釋的方式,他不僅在翻譯中注重表達原文的內(nèi)容,還意識到這些名字的內(nèi)涵,通過注釋表達出這些人物名字中所蘊含的特殊含義。

(三)小說中文化負載信息翻譯的變化

不同的語言決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語言表達方式。因此,語言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巨大的文化差異,進而產(chǎn)生了一定數(shù)量的文化負載詞[10]。文化負載詞是最能體現(xiàn)語言中濃厚的民族色彩和鮮明的文化個性的詞匯。莫言的小說本身就具有濃厚的中國民間特色,其中包含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表達。如何將這些西方人陌生的民間文化含義準確地傳遞給英語讀者,對譯者有很高的要求。endprint

在莫言的《紅高粱》中有這樣一句話:“焦灼的牛郎要上吊,憂愁的織女要跳河”[8]。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由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是中國人民最早關于星的故事。葛浩文在翻譯時,采用直譯加注釋的方式,將牛郎譯為“Herd Boy(Altair)”,織女譯為“Weaving Girl(Vega)”。如果直接采用直譯,西方讀者只能讀到這兩個人物的名字,而無法了解他們的身份。通過括號內(nèi)的注釋,西方讀者可以清楚地知道這個兩個人物名字代表的是牽牛星和織女星,從而讓讀者了解到中國文化當中對牽牛星和織女星的不同稱呼,也能知曉兩位人物的具體身份。

在《酒國》中,譯者對中國文化負載詞的翻譯更加變通。例如,在原文中莫言這樣描述:“白酒杯里斟上了茅臺,葡萄酒杯里斟上了王朝干紅,啤酒杯里斟上了青島啤。”[4]而在譯文中,葛浩文的翻譯為:“The strong colorless liquor was genuine Maoai,the grape wine was from Mount Tonghua,and the beer was Tsingtao.”[5]在中國,眾所周知,茅臺酒產(chǎn)于貴州仁懷市赤水河畔的茅臺鎮(zhèn),是知名的白酒品牌之一;王朝干紅是中國葡萄酒品牌的一種,而吉林通化的葡萄酒則是家喻戶曉的葡萄酒品牌之一;提及啤酒時,中國人立刻想到的當屬青島產(chǎn)的青島啤酒。這些酒的品牌在中國有著一定的歷史和文化,中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感到陌生。但西方讀者對于這些中國的知名品牌未必知曉,譯者在翻譯時用地名來介紹這些中國文化負載詞的含義,讓譯文讀者在知曉該品牌名稱的同時也知曉了其產(chǎn)地,從而了解到更多的與中國文化相關的知識。

到后期翻譯的《生死疲勞》中,葛浩文的翻譯不僅僅表現(xiàn)在對中國文化負載詞的處理上,更多的表現(xiàn)在對中國文化負載表達方式的處理上,更具中國文化本身的特點,譯文以原文為導向,而不再趨向于讀者?!渡榔凇吩且徊空禄伢w小說,而章回體作為中國古典長篇小說的主要形式之一,小說每一章節(jié)前,用單句或兩句對偶的文字作為標題?!渡榔凇吩械臉祟}形式均為對偶句,在翻譯時,譯者不僅注意了信息的轉(zhuǎn)述而且保留了原文中對偶句的形式。例如:第四十三章:黃合作烙餅泄憤怒 狗小四飲酒抒惆悵[6],譯文:Angered,Huang Hezuo Bakes Flat Bread Drunk,Dog Four Displays Melancholy[7]。譯者將原文標題中的含義和形式都很好地保留了下來。

從中國文化負載信息的翻譯上看,葛浩文在英譯莫言小說的過程中,對文化負載信息,從最初的直譯加注釋,幫助讀者理解譯文,到后來不僅在內(nèi)容上讓譯文傳達原文負載信息,而且在形式上也與原文文化形式保持一致,采取異化翻譯的形式。

四、結(jié)語

葛浩文對莫言小說的英譯過程是中國文學對外傳播中一個較為成功的例子。葛浩文在對莫言小說長達二十多年的翻譯過程中,翻譯思想不斷發(fā)展和豐富,翻譯的作品也越來越豐富,翻譯的策略也在不斷改進和豐富。

葛浩文的翻譯思想一直指導著他的翻譯實踐,以讀者為中心,翻譯的目的是為了文化的交流。隨著莫言在世界文學中地位的改變,西方讀者對莫言小說的期待值也在發(fā)生改變。葛浩文對莫言小說的翻譯從最初的讀者導向發(fā)展到后來的源文本導向,翻譯策略逐步發(fā)生改變,譯文中采用異化翻譯,這也正是讀者對中國文化逐步接受的表現(xiàn)。

所以,我們在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西方讀者對中國文化的接受存在“語言差”和“時間差”這一特點,在文化傳播的不同時期運用不同的翻譯策略,讓中國文化逐步被西方讀者所接受,最終達到中國文化外傳的目的。同時,作為傳播中介的譯者,在文學翻譯的過程中要有鮮明的翻譯思想,關注中國文學譯著在譯入語文化中的地位和讀者的期待視野;在不同時期,對作品的翻譯策略應該有所變化,不僅要滿足讀者的需求,還要努力推動中國文化傳播。

參考文獻:

[1]Lefevere,A.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7.

[2]Lingenfelter,A.Howard Goldblatt on How the Navy

Saved His Life and Why Literary Translation Matters[J].Full Tilt,2007,(2):45-56.[OL].2013-02-03.http://fulltilt.ncu.edu.tw/Content.asp?I_No=16&Period=2.

[3]何元媛,張冬梅.葛浩文英譯莫言小說的歷程分析[J].湖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0):112-116.

[4]莫言.酒國[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5]Goldblatt,H.The Republic of Wine[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 Inc,2000.

[6]莫言.生死疲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7]Goldblatt,H.Life and Death Are Wearing Me Out[M].New York:Arcade Publishing Inc,2008.

[8]莫言.紅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9]Goldblatt,H.Red Sorghum[M].NewYork:Penguin,1993.

[10]Larry A.Samova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endprint

猜你喜歡
葛浩文翻譯變化
從9到3的變化
學生天地(2020年14期)2020-08-25 09:20:58
這五年的變化
特別文摘(2018年3期)2018-08-08 11:19:42
省譯策略指導下的葛浩文《狼圖騰》英譯本研究
翻譯家葛浩文研究述評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長江叢刊(2016年30期)2016-11-26 23:12:57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mào)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鳥的變化系列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1
從認知隱喻角度解讀葛浩文的“隱”與“不隱”——以《紅高粱家族》英譯本為例
“讓路”讓出的變化
中國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4
盐城市| 潼关县| 那曲县| 吉林省| 弋阳县| 洛宁县| 池州市| 买车| 泰顺县| 沙坪坝区| 朝阳市| 梧州市| 宕昌县| 尉犁县| 金山区| 新邵县| 米易县| 商城县| 宣武区| 湟源县| 资中县| 林西县| 本溪市| 苍溪县| 扎囊县| 偃师市| 响水县| 泸定县| 平山县| 永仁县| 鹰潭市| 宁强县| 获嘉县| 陇川县| 平山县| 二连浩特市| 麦盖提县| 高邑县| 曲松县| 应城市|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