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錫
摘 要: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正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將在這個階段逐漸形成。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也比較容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不良的因素將直接的影響到其思維意識的形成發(fā)展。本文主要對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希望為初中的政治教學開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學模式
政治的教育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提升學生的良好的思想品質和思維能力,促使學生能在未來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成為社會中有用的人才。初中階段是學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怎樣幫助學生抵擋外部不良的環(huán)境誘惑,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和思想是當前的關鍵所在。下面將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開展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討論。
一、生活化思維教學模式概述
所謂生活化思維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在生活基礎上進行教育。將日常的教學與生活化思維之間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應用政治知識。在進行生活化思維在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研究之前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生活化思維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1]。初中在進行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對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經驗基礎上進行了解,然后從生活實際入手進行教學的綜合設計,然后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講述和教學活動的開展。在現(xiàn)代化社會當中,學生受到網絡的影響非常大,網絡當中的內容有好也有壞,不良的內容將直接的影響到學生的思維和思想,教師只有將生活化思維教學模式融入到教學當中去,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將政治理論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當中去,減少外部不良環(huán)境對學生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從身心發(fā)展角度上來看并沒有完全的發(fā)育完善,這個時候他們的思維能力不足,很容易表現(xiàn)出感性的一面。在初中的政治教育當中就教師首先應當看到的就是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然后在此基礎上來進行工作的逐步完善。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當中教師一直采取的都是灌輸式方式,政治教育本身就缺少趣味性,因此更加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和乏味,教學也成為了提升成績的一種方式,無法體現(xiàn)出政治教育的真實意義。在這樣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會逐漸的喪失掉對政治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政治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積極的構建起生活化思維模式,將學生生活當中所容易接觸到的事物融入到政治課堂當中去,促使學生能對政治教學產生更好的學習興趣[2]。同時,通過構建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可以看出,這種教學模式能起到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價值觀處于不斷完善的階段,這個時候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也是最為重要的時期。再加上學生這個階段正處于青春期,會遇到生活上和學習上的很多問題。將生活和政治教育之間結合在一起,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的認識到自身所遇到的問題和存在的困難,從而促使他們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做出貢獻和保障。
三、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以學生為主提
政治課程教學實施中教師需要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實際情況才能進行生活化思維的教學模式實施,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政治的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始終占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完全發(fā)揮不出自己的意識,也不需要過多的進行思考。這樣以來導致學生學習政治的效果下降,并且學生對于政治的學習也很難產生興趣。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建立起與學生之間平等的關系[3]。不要總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看待學生,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敢于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這才是促使教學效果得到提升的關鍵所在。
(二)積極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存在著一個明顯的缺陷問題,那就是過于看重書本上的知識傳授,而無法進行知識的活學活用。一般來說教師在講完一個章節(jié)以后,學生所接受的內容只有“第一段是重點、第三段是重點”這樣的信息,即便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教師也不會在進行細致的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對于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大大降低,只能盲目的背書,無法真正的理解內涵。政治教育的內涵是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價值觀發(fā)展等內容的,是一門具有指導意義的課程,因此當前階段教師一定要積極的轉變教學方式,做到與時俱進,將教學當中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之間進行融合,從而促使學生能活學活用,真正的去理解政治、理解生活,更好的得到思想上的提升。
(三)結合生活社會實踐內容
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常識,對于社會上的普遍現(xiàn)象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認識,只不過他們看待問題不夠透徹,這個階段就需要教師來進行積極的指導和幫助。例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以往所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汶川地震”等等來與學生進行討論研究,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政府職能內容[4]。同時,教師也要認識到課本上的內容是具有局限性的,很多的案例都是杜撰的,學生在學習起來可能會覺得不夠真實,這時候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在學生原有的基礎能力上來進行實際案例的教學拓展,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政治是與我們很近的,是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的,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此外,傳統(tǒng)政治教育是很無聊的,教師要想讓學生能真正的參與其中還需要結合他們的興趣所在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例如將一些電視上的新聞和周圍有趣的事情等結合到政治教學當中去,這樣能讓學生感到更多的學習興趣,從而發(fā)自內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四、結語
政治本身就來自于生活,所有的思想政治內容都是在生活當中所形成的,因此要想更好的開展初中政治教學,那么就一定要將生活和政治之間結合起來,在生活當中引導學生進行政治分析,并讓學生將政治教育的內容逐漸的融入到生活當中去,實現(xiàn)教育的有效應用。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提供更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梁思敬.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02):77-80.
[2]翟春英.初中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學周刊,2014,(02):44-50.
[3]梁思敬.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4,(05):21-26.
[4]周麗.論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教育滲透[J].學周刊,2012,(29):65-69.endprint